小念晨睁大眼睛:“妈妈哭鼻子?”
晨曦脸微红:“妈妈那时候是大学生,比现在的晨晨大一点点,但还是会紧张呀。”
“晨晨上台表演都不哭!”小念晨自豪地说。幼儿园六一活动,她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了摘果子舞,确实没怯场。
“对,我们晨晨最勇敢了,比妈妈厉害!”周屿给女儿夹了一筷子青菜,换来一个小鬼脸。
吃完饭,周屿主动收拾洗碗,晨曦则陪着女儿玩积木。陆砚京照例看新闻,苏窈在沙发上整理着小念晨和小外孙女的一些小衣服,看看哪些还能穿,哪些需要添置。
“妈,您别总忙这些,歇会儿吧。”晨曦看着母亲说。
“歇什么,又不累。你看这件,”苏窈拿起一件淡黄色的小罩衫,“这是你姑妈前年给晨晨买的,没穿几次,我看洗洗干净,等林薇家的小家伙再大点就能穿。这料子多软和。”
小念晨听到说起小妹妹,抬起头:“妹妹,睡觉觉。”
“对,妹妹还小,要多睡觉才能长高高,像晨晨一样高。”苏窈笑道。
“晨晨高!”小念晨站起来,踮起脚尖比划着。
玩了一会儿积木,到了识字时间。小念晨立刻跑过去拉外公的手:“外公,识字卡!”
这是每天的固定节目,雷打不动。陆砚京笑呵呵地关掉电视,拿出那盒他亲手制作的识字卡片。
“今天我们来学哪三个字呢?”他戴上老花镜,慢慢翻看着。
“学‘妈妈’!”小念晨抢先说。
“妈妈早就学过了呀。”晨曦在一旁笑道。
“学‘开会’!”小念晨又说,还记得妈妈刚才说的事。
陆砚京笑了:“开会这个词有点难,我们先学‘会’字好不好?还有‘杭州’,妈妈要去的地方。”
他找出相应的卡片,开始耐心地教:“看,这个就是‘会’,很多人聚在一起……”
小念晨学得很认真,跟着外公一遍遍地读。教完新字,还要复习旧的。她现在已经能认出很多字了,常常给大人惊喜。
复习到“树”字时,她立刻指着阳台:“外公的树!”
“对啦!那是什么树呢?”
“橘子树!开花花,香香的!”
“真棒!”陆砚京毫不吝啬地夸奖,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识字课结束,又到了绘本时间。今天轮到周屿讲故事,他夸张的语气和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总是逗得小念晨哈哈大笑。
洗完澡,香喷喷的小人儿被裹进睡衣里。睡前仪式最后一步,是给国外的爷爷奶奶视频通话。虽然两位老人中文不算流利,但和小孙女的交流却充满爱与笑意,夹杂着简单的英文单词和大量手势。
结束通话,小念晨终于揉起了眼睛。晨曦抱着女儿上床,哼着轻柔的摇篮曲。周屿靠在门边,温柔地看着这一幕。
等到孩子呼吸变得均匀深沉,晨曦才轻轻起身,吻了吻女儿的额头,悄声走出卧室。
客厅里,苏窈还在缝补一件小衣服上的扣子,陆砚京则在看晨曦带回来的会议资料,偶尔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看。
“睡了?”苏窈轻声问。
“嗯,睡了。”晨曦点点头,在父母身边坐下,“爸,您还看这个呢?”
“随便看看,了解一下你现在的研究方向嘛。”陆砚京放下资料,“很有价值。去杭州开会,就是讲这个?”
“对,主要是这部分新发现。”晨曦凑过去指给父亲看。
周屿端来切好的水果,一家人吃着水果,聊着天,声音都压得很低,生怕吵醒睡梦中的孩子。亮亮趴在沙发边,也打起了盹。
窗外月色正好,宁静而安详。
第二天是周六,家庭聚餐日。还不到中午,暮云和林薇就带着他们的小女儿来了。
小念晨听到门铃响,第一个跑到门口:“姑姑!姑父!妹妹!”
林薇抱着孩子进来,暮云手里提着大包小袋的水果和零食。
“姐,姐夫,爸妈,我们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苏窈迎上来,接过林薇手里的孩子,“哎哟,小宝贝,又精神了不少啊。睡得还好吗?”
林薇笑着回答:“挺好的妈,现在晚上能睡四五个小时整觉了,省心多了。”
小念晨踮着脚尖:“外婆,看妹妹,看妹妹!”
苏窈弯下腰,让她能看到襁褓里的小婴儿。小念晨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妹妹的小手,动作轻柔得像个小大人。
“妹妹好小。”
“晨晨以前也这么小呀。”林薇笑道,“现在都是大姐姐了。”
周屿和暮云坐在沙发上聊着工作的事,晨曦帮着母亲准备午餐,陆砚京则抱着小外孙女,逗弄着。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满室温馨。
午餐时,话题自然又转到晨曦下周去杭州开会的事。
暮云说:“姐,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啥事随时打电话。爸妈这边有我们呢。”
林薇也点头:“是啊,姐,工作需要嘛。小家伙现在乖得很,妈也不用天天过来。”
晨曦感激地笑笑:“其实就去两天,就是觉得每次出差,家里担子就落到你们和爸妈身上,有点过意不去。”
“这有什么,”陆砚京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工作是正事。”
苏窈给每个人盛汤:“就是,你安心去。晨晨最乖了,好带。”
小念晨听到自己的名字,抬起头,小脸上还沾着饭粒:“晨晨乖,等妈妈下班!”
大家都笑了。周屿帮她擦掉饭粒:“对,爸爸和晨晨一起等妈妈下班。”
下午,周屿和暮云带着小念晨下楼去玩滑板车,苏窈和林薇照顾着小婴儿,陆砚京和晨曦则在阳台上下棋。
“将军。”陆砚京落下一子,微微一笑。
“哎呀,又没看到这一步。”晨曦懊恼地拍拍额头,“爸,您这棋力真是宝刀未老。”
“下得多了而已。”陆砚京慢慢收拾棋子,“工作上顺心就好,家里别担心。周屿是个靠谱的,你弟弟弟媳也离得近。现在两个小的都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