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和林薇每周五都会回来住。林薇很喜欢和小念晨玩耍,常常带着她认植物图卡。
有个周末,他们带来一只温顺的金毛犬,小念晨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咯咯笑着去摸狗狗柔软的耳朵。
亮亮起初有些吃醋,但很快和新朋友成了玩伴。
深秋时节,陆砚京带着小念晨去大学校园散步。经过晨曦工作的教学楼时,他指着窗明几净的教室告诉外孙女:“妈妈以前就在这里上课。”
小念晨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紧紧抓着外公的手指。路过的学生都笑着和这一老一小打招呼,有些还认得这是陆老师的父亲。
感恩节前,晨曦寄回一个包裹。
里面装着给每个人的礼物:给父亲的羊毛围巾,给母亲的护肤套装,给弟弟弟媳的当地特色工艺品,还有给小念晨的木质玩具。
最特别的是一本相册,记录着他们在异国生活的点滴。
陆砚京翻看时,发现女儿特别标注了每个地方的植物种类。
小念晨的生日快到了,这是她两岁生日。周屿父母提前赶来,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周母亲自下厨准备长寿面,面团在她手中灵活地变成细长的面条。
小念晨看得入神,踮着脚尖想摸案板上的面粉。苏窈笑着把孩子抱到儿童餐椅上,给她一小块面团玩耍。
生日当天,视频电话接通时,晨曦和周屿那边正是深夜。
他们特意等到零点,就为了第一时间给孩子送上祝福。
小念晨穿着红色的新衣,对着屏幕吹灭数字蜡烛。
周屿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一个毛绒玩具,逗得孩子笑个不停。那一刻,虽然相隔万里,但温暖仿佛能穿透屏幕。
冬至那天,全家一起包饺子。小念晨也有自己的小面团,认真地学着大人的动作捏出各种形状。
暮云悄悄在孩子包的饺子里放了颗花生米,煮好后特意盛到她的碗里。当小念晨咬到花生时,眼睛惊讶地睁得圆圆的,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春节前夕,晨曦和周屿终于结束访学回国。飞机落地时,小念晨被外公抱着站在接机口。
当看到父母推着行李车走出来时,孩子突然清晰响亮地喊了声:“妈妈!爸爸!”
晨曦瞬间泪如雨下,扔下行李冲过来抱住女儿。
周屿的眼圈也红了,紧紧拥抱妻女。
回家后的日子格外温馨。小念晨成了妈妈的小尾巴,连备课都要坐在晨曦腿边玩积木。
周屿重新适应了国内的工作节奏,但每天准时下班回家陪家人。
有个周末,他特意下厨做了一桌异国风味的菜肴,向大家展示在海外练就的厨艺。
春天再来时,陆砚京开始教小念晨认字。
他做了许多识字卡片,每天教三个新字。
孩子学得很快,已经能认出几十个常用字。
最让人惊喜的是,她居然能指着阳台上的橘树,准确地说出“外公的树”。
暮云和林薇带来好消息:他们要当父母了。
苏窈高兴得立即开始准备婴儿用品,把当年给小念晨做的小衣服又找了出来。
陆砚京则开始设计新的婴儿床,这次他打算做一张可以调节高度的床,方便不同阶段使用。
小念晨似乎感知到家里喜悦的气氛,常常摸着林薇的肚子说“妹妹”。
大家都笑说孩子的直觉最准。果然,产检时医生确认是个女孩。暮云激动得当天就去买了很多粉色的小衣服,摆满了半个沙发。
初夏的清晨,陆砚京带着小念晨在公园散步。
孩子已经能自己走得很稳,偶尔还会小跑几步。他们在湖边停下看鸭子,小念晨学着外公的样子,把面包屑掰碎了喂给水鸟。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祖孙俩身上,温暖而宁静。
晨曦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主旨报告。这次她决定带着家人一起去。
陆砚京和苏窈起初有些犹豫,但经不住女儿女婿的劝说,最终答应了。周屿细心为每个人办好签证,预订了适合老人的行程。
出国前,陆砚京特意带了小念晨的照片和一小包家乡的泥土。苏窈则准备了很多常用药和中成药,分门别类装好。
飞机上,小念晨表现得出奇乖巧,空乘们都夸她是见过最乖的宝宝。
国际会议的举办地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城。
报告当天,晨曦穿着得体套装,自信地走上讲台。陆砚京抱着小念晨坐在台下,听着女儿流利的英语演讲,忽然想起她第一次上台试讲时的紧张模样。
时光流转,那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学者。
会议结束后,全家在这个欧洲小城多住了几天。
周屿租了辆车,带着大家去郊外踏青。
小念晨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奶牛,兴奋地学牛叫。陆砚京和苏窈手牵手走在乡间小路上,仿佛回到年轻时的时光。
回国后,生活重回正轨。
暮云和林薇的女儿在桂花飘香的季节出生了。小念晨当上了姐姐,每天都要去看望小妹妹。她学着大人的样子,轻轻抚摸婴儿的小手,眼神温柔得像个小大人。
陆砚京的阳台越来越热闹。除了菊花和橘树,又添了几盆新品种。
小念晨有自己的小水壶,每天跟着外公一起浇水。她记得每种植物的名字,还会提醒外公哪盆该施肥了。
苏窈常常坐在摇椅上,看着这一老一小忙碌的身影。
重阳节那天,全家照例去登山。这次队伍壮大了许多,周屿抱着小念晨,暮云推着婴儿车。
在山顶的平台上,陆砚京抱着小外孙女,指着远处的城市轮廓:“看,这是我们的家。”
小念晨突然说:“还有妹妹的家。”众人都笑了,笑声随着秋风传得很远。
新年将至时,晨曦收到大学聘书,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庆祝宴上,她郑重地向父母敬酒:“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陆砚京举杯的手稳如当年,眼中满是自豪。小念晨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果汁杯,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除夕夜,周屿父母再次北上团圆。三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小念晨和堂妹被安排在儿童餐椅上,每人分到一小块面团。
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晨曦和周屿相视而笑,暮云和林薇依偎在一起,两个小朋友已经睡得香甜。
开春后,陆砚京开始教小念晨写毛笔字。他握着孩子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写下“春”字。
墨香弥漫在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宣纸上。苏窈端着刚做的点心进来,看到这一幕,悄悄用手机拍了下来。
生活就像溪水,平静地向前流淌。
每个周末的家庭聚餐依然雷打不动,只是餐桌越来越长。
小念晨已经会照顾妹妹,给她喂饭、擦嘴。亮亮依然忠诚地守护着这个家,只是现在更多时候是趴在孩子们身边打盹。
初夏的傍晚,陆砚京抱着小念晨在阳台看夕阳。
橘树又开花了,清香弥漫在空气里。孩子指着天边的晚霞说:“像外公画的画。”
老人微笑着亲吻外孙女的发顶,心中满是宁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