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央,一尊金光闪耀的巨像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面容慈祥,目光低垂,俯瞰着身下的芸芸众生。那巨像高约两米八,宽近八十厘米,全身镀金,显得威严而神圣。其身旁还雕刻着两位金童玉女:一个手持长杖,另一个怀抱净瓶,同样以慈悲的目光注视着下方的人们。巨像身后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镌刻着繁复的字迹,但萨尔鲁并不认识这些文字,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施主……施主……”一个剃光了头的僧人见这位胡人久久不动,有些疑惑地上前询问。此时,殿外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进香的民众已经露出不耐烦的神色,然而碍于佛天大神的威严,他们并未敢直接表达不满。
“大师……”胡为听到呼唤后急忙转身行礼。
“储位施主,可曾礼佛完毕?”僧人礼貌地问道。
“大师,我们这就走。”胡为看了一眼殿外的情况,立刻明白了原因,连忙招呼众人退出大殿。来到外面,只见许多人正将铜钱投入一个木箱中。
“他们在干什么?”昂克鲁皱起眉头,满脸不解。
“这是他们在向佛主捐献香火钱。”胡为解释道。
“香火钱?”其他人显然还是不明白,于是胡为继续说道:“这寺庙里的神仙要靠信徒的供奉才能显灵,和尚们没钱点灯、烧香,就需要信徒自愿捐些钱来维持日常开销。比如刚才你们看到的大殿中的佛像,它身上所涂的黄金,就是城中一位富商许员外捐赠的。”
“你说那佛像是……黄金做的?”众人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尊巨大的金像。
“不是!不是!”胡为赶紧摆手,“那只是镀了一层金,所以我们称它为‘金身’。不过就算只是镀金,也得花不少钱吧?那尊像这么高大,至少也要用上半斤金子。”
维本克盯着大殿的方向,喃喃自语:“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啊。”
“胡为,这个箱子没人看守,难道不会被人抢走或偷走吗?”昂克鲁提出了新的疑问。
“会有人拿,但只有那些真正走投无路的人才会这么做。而且一旦他们的境遇好转,通常都会加倍归还。”胡为语气笃定。
“这怎么可能?如果是我家乡的教会,绝对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昂克鲁摇头不信,又追问:“如果钱不见了,寺院的大师们难道不会追究吗?”
“不会。”胡为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简直不可思议……”萨尔鲁忍不住插话,“在我们的天父教里,传教士为了收取信仰税,甚至会上门催讨。如果有人拒绝缴纳,就会被冠以‘对天父不敬’的罪名,然后由士兵拖到广场上活活烧死。而在你们这里,信徒可以随意选择是否捐香火钱,甚至连穷人都可以从功德箱里取钱——这难道就是圣经中描述的天堂吗?”
就在这时,一名身披袈裟的老和尚缓步走到众人身后,轻声说道:“施主。”
“主持!”胡为闻声急忙转身行礼,萨尔鲁等人也依样画葫芦地跟着鞠了一躬。
“诸位施主,可是有什么疑惑?”老和尚微笑问道。
萨尔鲁刚想开口提问,却被主持打断:“请随我来。”说罢,他领着众人走进后院。后院中央矗立着一座九层高的宝塔,气势恢宏,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建造的?”斯凯奇和利沃夫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叹。
“这是舟航的匠人们精心打造的杰作,具体细节还得去问他们。”主持苦笑回应。
“主持,刚才我的同伴提到,这里的功德箱即便被穷人拿走了钱,他们日后还会数倍归还。这种事真的可能发生吗?”昂克鲁依旧难以置信。
“阿弥陀佛,确实如此。”主持点头笑道,“当然,也有永远不还的人。但我们佛门讲究慈悲,这些钱本就是信徒自愿捐献的,若能帮助他人渡过一时难关,岂非也是一种功德?”
“可是,这样岂不是让寺院蒙受巨大损失?”利沃夫仍然觉得匪夷所思。
“佛祖慈悲,施主或许无法理解。”主持双手合十,缓缓说道,“香火钱是信徒对佛祖的敬意,既然来自信徒,那么当信徒遇到困难时,从功德箱中取用也是理所当然。只要能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就是一种善举。”
利沃夫愣住了。在他的记忆中,纳地奥的神父为了敛财不惜剥削平民,完全不顾及普通人的死活。而现在,这位主持的话让他哑口无言,无从反驳。
“主持,你们对异教徒没有敌视的情绪吗?”萨尔鲁试探性地问道。他原本以为这个国家皇权至上,皇帝是个不敬神明的狂徒,但今天踏入佛寺之后,却发现这里的宗教与自己所熟悉的教义截然不同,更加平和宽容。
“敌视?为什么要敌视?”主持先是一怔,随后耐心解释道,“我佛慈悲,众生平等。在我佛眼中,不管是佛教信徒,还是其他神只的追随者,都是一样的。我们不会因为信仰不同而怀有偏见。”
萨尔鲁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感慨。他突然生出一个念头:“主持,你们的圣经,能不能借我一观?”
“圣经?”主持微微一愣,“我们没有圣经,但有诸佛所书的佛经。”
“对!对!”利沃夫迫不及待地附和,“我想知道天父教和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
于是,在主持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经堂。推开门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几排高大的书橱整齐排列,里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书籍,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这里面的书,都是佛经?”利沃夫结结巴巴地问道。要知道,在天父教的世界里,只有一本《圣经》,而眼前这些书架上少说也有几千本书籍。
“嗯,这里有《少华经》《佛经》《清心咒》《药佛心经》等等,总计十二部经典。”主持指着书橱一一介绍。
“仅仅十二部经书就占满了这么多书架?”利沃夫震惊不已。
“不,并非如此。”主持虔诚地朝天空鞠了一躬,“这些书是历代主持和高僧对各部经典的注解与阐释,历经三百二十年才汇聚于此,形成了如今的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