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将至,洛阳的灯市比往年热闹百倍。归宗大阵连通后,各地的灯艺巧匠都赶来献艺,西域的转经灯、北境的冰灯、归墟的海灯与江南的莲灯齐聚街头,光脉在灯影中交织,连空气都飘着灯油与花香混合的暖意。
陈文瀚与林晚晴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小灯盏”逛灯市,孩子穿着绣灯纹的棉袄,小手紧紧攥着一盏迷你铜灯,眼睛被街头的光海映得亮晶晶。“你看那盏‘百鸟朝凤灯’,”林晚晴指着空中的走马灯,灯影里的凤凰翅膀竟用星瀚的光脉晶编织,扇动时洒下银紫色的光屑,“是卡文迪派工匠来做的,说要让星瀚的灯也融入人间烟火。”
街角的摊位前,韦小宝正指挥孩子们用八旗灯盏拼“福”字,掷灯轮的笑声引得路人围观。他看到陈文瀚一家,立刻嚷嚷着:“文瀚快来!你儿子的第一盏灯轮,得由韦爷爷亲手教!”说着就塞给小灯盏一个缀着铃铛的灯轮,孩子摇摇晃晃举起,铃铛“叮铃”作响,惹得众人发笑。
苏樱的琉璃灯铺前挤满了人,灯壁上正循环播放归墟的海灯奇观:蓝旗章鱼用蓝光在海面画灯纹,鱼群追逐光脉形成流动的灯河。“这叫‘光影灯’,”苏樱笑着向顾客介绍,“能把各地的光脉故事映出来,让没见过归墟的人也能感受海灯的美。”
李华元的医灯坊则推出了“暖灯膏”,用护灯草花蜜和樱籽油调制,涂在灯芯上能让灯焰更柔和,还带着安神的香气。“今年冬天冷,不少百姓夜里畏寒,”他给老人们分发试用品,“这灯膏燃着不呛人,还能暖屋子,就当是医灯坊的元宵礼。”
灯市深处,阿古拉夫妇的转经灯摊前围满了孩童。他们改良的转经灯能随着转动播放西域的灯谣,灯架上还挂着用樱花瓣和驼绒做的小灯笼,卖得格外红火。其其格抱着女儿教她唱灯谣,小姑娘的笑声混着灯谣的旋律,像一串跳动的光符。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西域商队带来的“沙漠流星灯”升空了。数十盏灯被热气托向夜空,灯焰炸开时化作金色的星雨,与归墟的海灯信号在空中交汇,拼出“万域同春”四个光字。百姓们纷纷抬头欢呼,小灯盏也举着迷你铜灯,咿咿呀呀地跟着喊。
陈文瀚抱着儿子站在灯市中央,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守灯人与百姓笑着交谈,不同地域的灯艺在街头交融,孩子们举着各式各样的灯盏奔跑,光脉在他们脚下流淌,像一条温暖的河。他突然明白,归宗大阵的终极意义,不是光脉的汇聚,是让光真正融入人间烟火,成为寻常日子里的温暖底色。
林晚晴轻轻靠在他肩头,护族灯的光与铜灯的光在孩子头顶交织成小小的光罩:“你看,这才是最安稳的守灯。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只有家家户户的灯亮着,孩子们笑着,光脉就永远不会断。”
灯市尽头的戏台上,正演着新编的《灯史传奇》,戏里陈文灏劈沙暴、林晚晴寻灯湾、韦小宝掷灯弹的故事引得满堂喝彩。老人们摇着蒲扇讲灯语暗号,年轻人用光影灯传情,连蹒跚学步的孩童都知道:举着灯,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夜深时,陈文瀚一家提着灯往住处走,小灯盏已经在父亲怀里睡熟,手里还紧紧攥着迷你铜灯。沿街的灯渐渐熄灭,光脉却在地面留下淡淡的暖痕,像在记录这平凡又珍贵的夜晚。
“明年灯市,该教他学掷灯轮了。”陈文瀚低头看着儿子的睡颜,轻声笑道。
林晚晴点头,眼中映着远处的灯影:“还要告诉他,每盏灯里都藏着故事,每个守灯人都在守护这人间烟火。”
月光下,洛阳城的轮廓被光脉勾勒得格外温柔。陈文瀚知道,江湖的风雨或许仍在远方,但只要灯市的烟火不断,只要家家户户的灯还亮着,守灯人的故事就会永远延续下去,在人间烟火中,在代代相传的温暖里,生生不息。而这,就是光脉归宗最圆满的结局——人间有灯,灯火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