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灯脉连通后,四十二章经的拓印图谱在灯盟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陈文瀚发现,经书上的四十二道灯纹并非孤立存在,每四道纹组成一组“守脉阵”,十组阵纹环环相扣,竟与传承之樱的根系纹路完全吻合。
“这是‘归宗大阵’!”林晚晴将护族灯的光脉注入图谱,十组阵纹在光中转动,拼出一幅完整的光脉图腾,“初代守灯人早就布下了局,让江湖、归墟、星瀚的光脉最终归于一处——灯湾的传承之樱。”
苏樱用琉璃灯投射出星瀚的星图,发现星瀚的光脉坐标与阵纹中的某组符号完全对应:“卡文迪说星瀚的‘母星灯’最近能量异动,怕是在呼应归宗大阵的启动。”她指着星图上的银线,“星脉与地脉的交汇点,就在传承之樱的树心。”
李华元在研究守经灯油时,从油渣中提炼出一种特殊的“脉引晶”,晶体在光中会浮现出四十二章经的微缩纹。“这晶体能作为大阵的钥匙,”他将晶粉涂在图谱上,“每道纹对应一种光脉属性,金、木、水、火、土,再加上星瀚的晶、归墟的海,正好七种本源之力。”
韦小宝捧着从京城带回的“八旗灯盏”赶来,盏上的八旗纹与经书中的阵纹隐隐共鸣:“这些灯盏当年是镇府之宝,原来也是大阵的一部分!你看这正黄旗的灯纹,和归墟灯座的纹一模一样!”他将灯盏按方位摆开,盏中立刻亮起不同颜色的光,与图谱上的阵纹呼应。
启动归宗大阵的日子定在传承之樱结果的那天。这日,守灯人们将八卷四十二章经的拓本围在樱树周围,陈文瀚与林晚晴分别持铜灯、护族灯站在阵眼,苏樱的琉璃灯悬于空中接引星脉,李华元的医灯护持众人灯魂,韦小宝则指挥孩子们用八旗灯盏布下外围阵。
“起阵!”陈文瀚一声令下,铜灯的金焰冲天而起,四十二道灯纹从拓本中飞出,缠绕上传承之樱的枝干。护族灯的银焰随之而起,将归墟的海脉光引入阵中,樱树的叶片瞬间亮起,每片叶都成了光脉的节点。
星瀚的母星灯在此时发出强光,银紫色的星脉穿透云层,与琉璃灯的光交汇,注入樱树树心。八旗灯盏的光顺着地面的纹流动,与江湖各传灯点的光脉相连,整个灯湾被光网笼罩,连空气都泛着温暖的光晕。
“还差最后一步!”林晚晴望着树顶未成熟的混沌樱果,“需要用守灯人的初心灯焰催熟果实,让它吸收所有光脉之力!”
守灯人们立刻举起各自的灯盏:阿竹的莲花灯、阿波的破浪灯、北境的冰灯、南疆的藤灯……无数灯焰连成光带,流向樱果。陈文瀚将铜灯贴在树干上,轻声道:“爹,哥,所有光脉都回来了。”树干微微震颤,仿佛在回应。
混沌樱果在光脉滋养下迅速成熟,裂开的果壳中飞出无数光粒子,融入归宗大阵的每个节点。四十二道灯纹在此时完全合一,化作一枚巨大的灯形光印,悬于樱树上空,印上刻着“光脉归宗”四个古字。
“成了!”苏樱看着光印下流转的光脉,“江湖、归墟、星瀚的光脉彻底连通,再无阻隔!”她的琉璃灯映出远方的景象:西域的沙漠光轨与星脉相连,北境的冰原光河汇入海脉,江南的荷灯光顺着水脉流向归墟……
大阵稳定后,传承之樱的树干上浮现出清晰的光脉图,图上不仅有江湖的山河,还有归墟的海沟、星瀚的星系,所有光脉都以灯湾为中心,像无数条支流汇入大海。陈文瀚伸手触摸树干,光脉图上立刻显示出各传灯点的状态,连星瀚的母星灯能量都清晰可见。
“这才是真正的光脉归宗。”林晚晴望着光脉图,眼中满是震撼,“初代守灯人留下的不仅是经书,是让所有光脉和谐共生的智慧。”她捡起一枚掉落的樱籽,籽上的灯纹竟包含了四十二道纹的所有特征,“这是新的传承种子,能将归宗大阵的光脉带到任何地方。”
韦小宝抱着个刚熟的混沌樱果,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这果子甜!比京城的蜜饯还甜!”他把果核递给孩子们,“种下去!让天下的樱树都长这样,走到哪都有光脉护着!”
归宗大阵的光芒持续了三日三夜,消息传遍万域。江湖各派派人前来朝圣,星瀚的卡文迪带着星核灯加入光脉循环,归墟的渔民则在海边筑起灯台,让海脉光与地脉光日夜共鸣。
陈文瀚将四十二章经的拓本郑重收好,在经书最后写下:“经非秘宝,纹非奇术,所谓归宗,是让每个守灯人都知,光脉本为一体,守护从无边界。”
夕阳下,传承之樱的光影在地面拼出完整的灯纹,陈文瀚与林晚晴并肩站在树下,看着孩子们将新的樱籽埋入土中。铜灯与护族灯的光在他们掌心交融,与归宗大阵的光脉共鸣,像在诉说一个圆满的结局——
光脉归宗,守灯人归心,从此万域同辉,再无黑暗。而四十二章经的秘密,最终化作了最朴素的真理:
守护,从不是孤军奋战;光明,终会归于一处。这故事,会随着每颗种下的樱籽,继续流传下去,直到光脉覆盖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