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是皇帝的话题,大家来了兴趣。
李承乾上位十二年了,再怎么偏远的地方,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听说过他。
更何况,他在位这十二年,大唐的改变历历在目。
百姓不是瞎子,不可能一点都看不到。
关于皇帝的话题,都不知道有多少。
御史台的人,就曾经跟李承乾说过。
李承乾一句话打发:万事无不可对人言。
他都把自己和后妃的头像印到钱上了,怎么可能在意这个?
虽然说,民间胡乱讨论皇帝的话,容易让皇帝的威严受损。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民间老是讨论皇帝的话,他们就会觉得皇帝并不遥远,皇帝在他们心中就更加的具体,而不再像神佛一样。
他们会深深的感受到,皇帝也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灵。
李承乾接话道:“兄台,这皇帝微服私访,跟你有啥关系?
既然是微服私访,就算是见到了,你也认不出来。
莫非你还想直面皇帝申冤?
皇帝既然是微服私访,肯定是不想人知道,他去了哪儿的,莫非你知道?”
李承乾本来就长得年轻,在这个普遍显老的时代,对于某些人来说,最多也就二十来岁。
莽汉张口就来一句:“嘿,你这小郎君,怎能说跟俺们没关系?
这皇帝微服私访,具体要做什么,俺们这些百姓肯定不知道。
但是,皇帝一微服私访,就意味着接下来肯定有大变动。
上次微服私访之后,你看这天下变得有多快?
具体的我说不上来,反正是好过多了。
不说别的,这走远路的话,要轻松多了吧?
所以大家伙要不要猜猜,这次微服私访之后,皇帝又想干啥?”
这话一出,彻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有人断然道:“俺觉得,又要打仗了!”
听到说要打仗了,其他人顿时没了分享自己想法的兴趣,气氛陡然一紧。
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战乱之中,但没有人希望打仗。
有人一拍桌子,吼道:“彼其娘之,大唐何其强大,怎么可能还要打仗,打谁?”
有人插言道:“不是别人要打我们,那位兄台说得对,我感觉皇帝又要往外打了!”
“对对对,皇帝不就是那么回事嘛!
行的时候往外打,不行的时候我们被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总而言之,没有消停的时候。”
“……”
不知是恐惧还是其他,这么一说,大家都七嘴八舌起来。
绝大多数都认为,肯定是要打仗了。
这太平日子还没过几年,又要打仗了,谁不慌?
虽然说,李承乾上位之后,就算是打吐蕃,打突厥残部,打高句丽那些,也并没有死太多的人。
可对于百姓来说,打仗死的始终是他们。
一打仗就意味着征兵,一征兵就意味着他们要上战场。
能在这客栈住的人,大多都不是特别年老,上战场的正好就是他们。
在一片嘈杂之中,李承乾大声道:“兄台可知道,皇帝已经改革了兵制?”
他的声音,把其他所有杂音都给压了下去。
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军队的改革,很多人无法关注到,因为跟他们生活关系不大。
“不管怎么改,那也是要死人的,何况这不变成年年征兵了吗?”有人嘀咕道。
在这片突然安静的环境中,这一声嘀咕,尤其显眼。
“没错,打仗没有不死人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又反问:“可尔等想想,咱们现在这位皇帝,算是好皇帝吗?”
“那必须是好皇帝,我家田产不多,都不交税了。”
“你还别说,我家是经商的,虽然现在交的税多了。
不过,没有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孝敬,留下的反而更多。
以前,我们家那种小商人,老实说,过得还不如稍微好点的平头百姓,多数的钱都被权贵拿去了。”
“好什么呀,我家的舅爷就是皇帝杀的,就因为他们家和一个贪官有关系。”
“……”
说好的有,也有说不好的。
果然,百姓的想法是控制不住的。
无非就是强权的时候,他们不敢说话,但不代表心里没想法。
“我听见了,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皇帝是个好皇帝,对不对?”李承乾问。
“对!”
“不对!”
“……”
李承乾展开双手压了压,然后道:“没有谁是完美的,那咱们就不说皇帝是好是坏。
最起码,现在的皇帝在位,让绝大多数人活得更好了,对不对?”
“对!”
“对!”
“……”
这一次没人反对了,想昧着良心的人都说不出话来。
“既然大家都认为,现在的皇帝在位,让大家活得更好了。
而现在的皇帝,也不过是三十余岁,属于正当壮年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昏庸。
既然如此,若是真如尔等所猜测,皇帝又想要打仗了。
那你们觉得,皇帝要是在开战端,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什么,肯定是为了所谓的丰功伟绩!”
“对对对,皇帝不都这样吗?”
“皇帝打仗还能为了啥?为了地盘呗!”
“……”
众人七嘴八舌,反正都认为,皇帝打仗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真正去挨刀子的不是皇帝,而是他们这些百姓。
若是军功制还好,可惜现在并不是,自然没人愿意。
“那诸位可知道,咱们这位皇帝还没登基之前,还是监国的时候。
那个时候啊,他想要动儒家,也就是孔家为首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
当时,他只是动了孔家一个分支。
结果,那一片的读书人,甚至包括孔家主脉的读书人,都想要污蔑他,想要对他口诛笔伐。
但是,他们自己不敢出场,生怕皇帝抓住他们的把柄,把他们一刀给砍了,他们就利用一些读书,把脑子读僵了的书生。
当时,皇帝在朝堂上听说了之后,也没有干什么。
不止没有抓或者打杀他们,甚至没有训斥他们。
他只是在朝堂上写了一幅字,然后让中使带到那个地方去。
这幅字,我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上面有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先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