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坑的土层在星砂溶液的浸泡下逐渐剥离,36 具骸骨的胸腔齿轮终于完整显露。姜绾戴着青铜护腕的手指拂过其中一具 A 型血骸骨的齿轮,指尖传来的共振频率突然让护腕内侧的纹路亮起 —— 那些甲骨文组成的图案,与现代实验室中 A 型血血清激活陨铁小球时的能量波形完全一致,连峰值处的微小锯齿都分毫不差。
\"按血型分类。\" 她让墨家弟子将骸骨按 A、b、Ab、o 型分组。弟子们的动作格外小心,生怕破坏了这些承载着千年秘密的骸骨。每组骸骨周围都亮起了特制的星砂灯,柔和的光芒下,各组齿轮的齿牙磨损程度呈现出惊人的规律:A 型齿轮的磨损最严重,齿间残留的星砂颗粒也最密集,那些黑色的颗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而 o 型齿轮的表面则覆盖着一层光滑的氧化膜,与现代 o 型血样本在星砂溶液中形成的保护膜成分相同,在光线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蓝光。
萧决用青铜尺测量齿根厚度,他的动作精准而专业,每一次测量都记录得极为详细。\"是定向磨损。\" 他敲了敲齿轮侧面,回声频率与祭祀鼎的 432hz 共振波形成完美和声。这奇妙的和声在寂静的殉葬坑中回荡,仿佛穿越时空,带来了远古祭祀时的庄严回响。
与此同时,现代线的实验室里,林教授团队正在进行血型与星砂的共振实验。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精密仪器,培养皿中漂浮的陨铁粉末在蓝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当 A 型血血清滴入含有陨铁粉末的培养皿,溶液立刻沸腾成漩涡状,中心浮现的星图与殉葬坑 A 型骸骨齿轮投射的完全相同。第七颗星的亮度比其他星高出 17%—— 这个数值正好是 A 型血在人类种群中的占比。\"是基因层面的呼应。\" 林教授将血清中的 dNA 片段与萧决的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中控制血型的等位基因,与星砂颗粒的排列序列存在数学映射,\"血型抗原的分子结构,就是接收星际信号的天线。\"
古代线的姜绾让萧决采集四种血型的血液样本,分别滴在青铜神树的四个凹槽里。这棵古老的青铜神树高达数米,枝叶间装饰着精美的星象图案。A 型血渗入的瞬间,神树第七根枝干突然剧烈震颤,投射在地面的星图中,参宿四的位置爆发出红光,与现代实验中培养皿的漩涡中心完全同步。而 o 型血渗入的凹槽周围,自动生成了一圈蓝色光晕,光晕的半径与昆仑墟能量屏障的安全范围完全一致,\"是天然的防御机制。\" 她看着 b 型血样本在凹槽中形成的星点,与萧决伤口处蛊虫啃出的图案有着 90% 的重合度,这惊人的发现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九鼎生物的地下实验室里,沈彻正观察不同血型志愿者与青铜义肢的适配反应。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金属气味,各种显示屏闪烁着复杂的数据。A 型血志愿者戴上义肢后,液态金属立刻与断肢完美融合,关节活动时的齿轮声与殉葬坑 A 型骸骨的齿轮频率相同;而 o 型血志愿者的皮肤则与义肢产生排斥反应,接触处浮现出与古代线蓝色光晕相同的防护层。\"筛选机制比预想的更严格。\" 沈彻盯着屏幕上 A 型志愿者的脑电波,其中 28hz 的次声波成分,与参宿四的脉冲信号完全同步,\"只有 A 型血才能成为完美的容器。\"
姜绾团队截获了沈彻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记录的血型适配参数,与殉葬坑骸骨的齿轮参数存在一一对应。林教授将 A 型血的共振频率输入星门模拟系统,屏幕上的能量通道立刻稳定下来,而改用 o 型血数据时,通道则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周期与祭祀鼎 \"七日而复\" 的周期完全一致。\"先民通过人牲祭祀早就证明,\" 姜绾放大系统生成的警告,\"o 型血是天然的反制力量,能干扰星际能量的传输。\"
古代线的墨家弟子在整理太庙典籍时,发现一卷《人牲考》残简。这些古老的竹简保存得并不完整,上面的文字也有些模糊不清。其中记载:\"甲乙(A 型)饲鼎,丙丁(o 型)卫之,以血为界,各司其责。\" 简文旁的插图显示,A 型人牲围绕青铜鼎跪拜,o 型人牲则手持青铜剑守护在外围,剑身上的缠枝纹与现代防护层的分子结构相同。姜绾将残简与殉葬坑布局对比,发现 36 具骸骨中,A 型恰好位于中心区域,o 型则分布在边缘,形成与插图相同的防御阵型。
现代线的地质学家在昆仑山峡谷采集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了四种血型的基因残留。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土壤样本呈现出奇异的色彩。A 型基因的分布区域与能量核心的位置完全重合,而 o 型基因则在核心周围形成环形带,带中的星砂颗粒呈现出被高频能量冲击过的痕迹。\"是三千年的血脉防线。\" 林教授分析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发现 o 型基因中存在与星砂抗体相同的修饰,\"这些基因不是自然残留,是被刻意植入土壤的防御密码。\"
古代线的萧决用 A 型血样本激活青铜板上的坐标。这块古老的青铜板表面刻满了神秘的符号和星象图。板身突然投射出完整的星际航线图,图中每个拐点都标注着 A 型血的共振频率;当他用 o 型血样本覆盖坐标,航线图则分解为与现代防护层相同的分子结构。姜绾突然明白《祀典》中 \"分四象,聚五星之气\" 的真正含义:四种血型对应着四方星象,而 A 型血正是汇聚参宿四能量的关键,\"殉葬坑的排列不是祭祀,是在用血脉构建星际能量的调控系统。\"
沈彻的 A 型志愿者在与义肢同步时,突然陷入昏迷。医院的监护仪发出急促的警报声,志愿者的脑电波出现异常波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殉葬坑的画面:A 型人牲正将血液注入青铜齿轮,齿轮转动产生的红光与参宿四连成一线。当姜绾团队通过梦境监测设备获取这段影像,发现其中人牲的面容与现代 A 型志愿者有着惊人的相似,连耳垂的形状都完全相同。\"不是巧合。\" 林教授对比两者的 Y 染色体,发现存在相同的星砂基因标记,\"是跨越千年的血脉传承。\"
古代线的青铜鼎在四种血型样本的共同作用下,突然释放出全息影像。影像中的场景栩栩如生,仿佛将众人带回了那个神秘的远古时代。先民正在用青铜针采集不同血型的血液,注入星砂溶液中,溶液随后分裂成红、蓝两色 —— 红色部分形成与参宿四相同的光谱,蓝色部分则形成地球的磁场图谱。当影像中的先民将红色溶液倒入齿轮装置,装置投射的星图与现代义肢的导航图完全一致;而倒入蓝色溶液后,星图则被屏蔽,\"是血型能量的两种形态。\" 萧决看着影像中消失的星图,与 o 型血排斥义肢的现象如出一辙。
姜绾团队的生物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深入研究。显微镜下,红细胞的结构清晰可见。他们发现,A 型血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构,与星砂颗粒的晶体结构存在互补性,就像钥匙与锁孔的关系;而 o 型血的抗原则能破坏这种互补,形成类似干扰器的作用。当他们将 o 型血的抗体注入 A 型血与星砂的混合溶液,原本稳定的共振立刻崩溃,崩溃时的能量波形,与古代线青铜镜阵反射的防御波完全相同。\"这就是先民的智慧。\" 姜绾看着屏幕上恢复平静的溶液,\"用血脉的阴阳平衡,控制星际能量的进出。\"
沈彻的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成功将 A 型血基因片段植入 o 型志愿者体内。实验室里,培养皿中的细胞在特殊的培养液中生长,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当改造后的志愿者戴上义肢,昆仑墟的能量核心突然出现异常波动。监测站的警报声此起彼伏,波动数据与古代线青铜鼎被干扰时的完全一致。姜绾团队通过卫星监测到这一现象,林教授立刻判断:\"人为打破血型平衡,会引发整个能量网络的连锁反应,就像殉葬坑被破坏时的预兆。\"
古代线的姜绾按《人牲考》的记载,用四种血型的血液重现防御阵型。在布置阵型的过程中,每一滴血液的位置都经过了精确计算。当 A 型血滴入青铜鼎,鼎耳的齿轮开始转动;o 型血环绕鼎身形成防护圈;b 型与 Ab 型血则在两者之间组成能量传导带,带中的星砂颗粒按心脏跳动的频率排列,与萧决心脏神经网的脉冲完全同步。\"是完整的血脉阵法。\" 她看着鼎顶投射的星图,与现代星门的稳定通道一模一样,\"每个血型都是系统的必要组件,缺一不可。\"
两条时空的血型探索在此刻形成完美的能量循环。古代的血脉阵法与现代的基因实验共同证明,A 型血是星际能量的接收器,o 型血是防御者,而 b 型与 Ab 型则是平衡两者的调节器。姜绾望着屏幕上重叠的两地数据,突然明白殉葬坑 36 具骸骨的真正意义 —— 不是残酷的祭祀,而是先民用人性的智慧,将血脉转化为文明的防护罩,让人类在星际交流中既能获取能量,又能守住自身的底线。
当现代队的 o 型血队员靠近昆仑墟能量核心,核心的红光立刻消退,露出与古代线相同的蓝色防护层;而古代线的 A 型血墨家弟子触摸青铜板,板上的坐标则发出与现代星门相同的嗡鸣。姜绾知道,这场关于血型的秘密,是先民留给后人的终极礼物 —— 用最本源的血脉力量,在浩瀚宇宙中为人类文明划下安全的疆界,让每个血型都在守护文明的战役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星砂在不同血型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光泽,A 型区的赤红如参宿四的耀斑,o 型区的湛蓝似地球的海洋。在星砂网络中,这些不同颜色的光芒交织成守护文明的血脉长河。姜绾握紧手中的青铜护腕,护腕内侧的四种血型符号正在同时发光,仿佛在诉说一个跨越三千年的真理:真正的强大不是单一的适配,而是多元的平衡,就像人类的血脉,在差异中找到共生的密码,才能在宇宙的考验中生生不息。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