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一回到广陵,就忙得飞起。
每天除了和臧霸在一起商讨军务,就是亲自去军营检阅士兵。
陈登、陈珪父子好几次想跟夏侯惇单独见面,都被夏侯惇推掉了。
也不是夏侯惇有所察觉,而是刘彻走前叮嘱过他。
所有行动只和臧霸提前交代。
到行动的那天,再通知下去。
毕竟是在合肥大家就商量好的战略,夏侯惇没必要再和其他人一起商议。
而且刘彻给夏侯惇的时间也不多。
让他一到广陵就派人往合肥送信。
信使一来一回的时间,就是夏侯惇能用来做准备的时间。
所以夏侯惇压力大,自然也就没有闲情逸致去和陈登父子见面。
这也导致陈登父子想套话后提醒江东的心思越发的淡化。
毕竟他们也只是不想刘备跟着孙策受连累。
情况允许的话,他们倒愿意帮一把。
并不会舍了自己的命,去帮孙策。
眼看一直找不到机会,两人也就慢慢放弃了。
就当所有人都渐渐把曹操已经率军悄悄到达江淮的事情淡忘的时候。
忽然有一天,孙策的江北岸防线开始陆续受到攻击。
“公瑾,舒城附近现在是谁在守卫?”
收到各处求援的孙策,火急火燎地叫来了周瑜。
一上来就急切地询问其各处据点的情况。
周瑜本来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正要再次提起谣言的事。
但还没等周瑜先找孙策,前线就急报频传。
顾不了那么多的周瑜,只能先静下心来帮着孙策处理眼前的事情。
大概想了想后,周瑜指着地图道:
“韩当在舒城,黄盖在舒县,历阳附近负责的是陈武。
贺齐在咱们身后的芜湖,朱桓在于湖,仲谋在无为水寨。
至于东边,陆逊和鲁肃主力屯兵江都,丹徒、曲阿分别是徐盛、潘璋在守。”
孙策跟着周瑜指的地方一一看去。
然后拿出战报对照着看了一会。
“韩当在舒城有万余守军,假如按照我的命令坚守不出的话。
张辽最少得有三倍的兵力,才能逼得韩当向我求援。
历阳、舒县、江都等地情况也都差不多。
这么算下来,张辽想要同时逼迫五六个咱们江北的据点求援。
最少得有十五万大军。
就算他兵贵神速,一支部队当两只用。
那也得七八万大军。
整个江淮地区,张辽能随时调动的兵马有这么多吗?”
“那倒是没有……”
说到这周瑜突然想起来之前谣言的事情,当即就要趁机提醒孙策。
还没等开口,孙策就抢先一步道:
“既然没有,那张辽想搞这么大动静,就必定要动用江淮地区其他城池的守军。
也就是说,现在张辽治下的这些城池,守军都被抽调空了?”
孙策的判断,算是基于曹操没来江淮的基础上,比较正确的了。
说得有道理,周瑜肯定要给予肯定。
总不能人家正说一呢,你忽然回答个二来煞风景。
想了想,周瑜还是决定先跟着孙策的思路往下说。
“要是假设江淮只有张辽、夏侯惇在守的话,伯符说得没问题。”
“嗯,张辽也是够大胆的。
为了打破咱们的封锁和围攻,居然选择放弃城池的防御,跟咱们打对攻。”
孙策在脑中大概计算了下两边的兵力。
发现自己身为江东之主,亲自率领主力来作战。
带的兵马、辎重比张辽多很多。
即使向各处派援军,支援他们和张辽大势均力敌的野战,孙策身边都还能有数万的剩余兵力。
完全实力的压制下,孙策那颗好战的心也躁动起来。
“公瑾,既然张辽想以一己之力撼动咱们江东主力。
那不如咱们就如了他这个愿。
向各处增兵,支持韩当他们跟张辽出城决战。
剩余的兵力,绕开各处主战场,给我先把他后方的空城攻下来。
你看这样如何?”
“这……”
说到这,周瑜就有点不敢接话了。
要说战术确实是好战术。
反正早晚都是要消灭张辽夺取江淮地区的。
如今不过是把决战时间提前,双方损失都会相应的大一点。
但这么做胜在一劳永逸。
一次性就能解决掉张辽这个碍眼的角色。
不过周瑜更担心的是那个传言。
万一张辽身后是曹操的主力。
江东这边再这么不要命地和张辽打对攻。
结果肯定是惨烈的。
“怎么,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
公瑾还没有找回之前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
我这条战术,你就说可行不可行吧!”
孙策从周瑜的迟疑中,也看出了周瑜还在担心之前谣言的事。
但如今这个形式,由不得孙策瞻前顾后。
能趁机把合肥周围更多的城池拔除,彻底把张辽困死在合肥。
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哪怕曹操真的来了,这个机会能带来的利益也值得孙策冒险。
周瑜思虑再三,却还是找不到一个足以让孙策信服的角度。
无奈之下,周瑜只得退而求其次。
“这样吧伯符,你的战术确实没有问题。
我也支持你一劳永逸地解决张辽。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希望你给咱们江东留条退路。
曹操势大,并不是说一次性拿下合肥,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
不论成败,稳守江东,伺机进取才是上策!”
孙策虽然刚愎自负,但也不是那种一点不听劝的主。
尤其是在周瑜这里,孙策大部分时间还是听劝的。
想到之前两人闹的那次不愉快,孙策多少也有点惭愧。
对于现在周瑜提出的建议,孙策也没有反驳的意思。
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孙策轻声道:
“公瑾,我这人你了解。
能靠打一仗来搞定的事,我不愿意过多地尔虞我诈。
既然你一直有这方面的担心。
那我就让人去通知太史子义。
让他率军屯兵芜湖、于湖之间的南岸。
一旦咱们这边有意外,就让字义护住咱们回江东的生路。
其他的行动,就按我说的办。
你看如何?”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史慈都被惊动了。
周瑜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而且也不至于为了一条不明真伪、不知来源的传言,硬跟孙策唱反调。
略微思虑后,周瑜坚定地点头道:
“就和当时你脱离袁术,邀请我共同举兵时一样。
放开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其他的我替你兜着!”
两人和好如初,也在如何应对江淮之战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剩下的就是把消息告诉大江沿岸所有己方将领。
让他们配合这一起跟张辽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