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惟乾坤合德,阴阳相济,婚姻乃人伦之始。英国公嫡长女崇宁县主谢梧,蕙质兰心,德容兼备,宜为佳妇。今赐婚容王秦灏,为容王正妃。望尔等琴瑟和鸣,共襄家国。着钦天监择吉日完婚,钦赐。”
英国公府大堂外面,谢家上下众人跪了一地。
等礼部官员念完了圣旨,众人才齐声拜谢,“谢陛下隆恩。”宣旨的官员将明黄的绢帛收起,笑道:“英国公,崇宁县主,恭喜啊。”
众人这才起身,谢胤上前接过了圣旨笑道:“辛苦三位大人和赵公公亲自走这一趟。”
“国公客气了,这都是咱们分内之事,还能沾一沾容王殿下和崇宁县主的喜气呢。”
旁边赵端也笑道:“朱大人说的不错,县主,这些都是陛下特意赐下的,说是就当替先帝为县主添妆了。”
谢梧连忙行礼,恭敬地道:“还请公公代阿梧谢过陛下厚爱,不知阿梧可否入宫谢恩?”
赵端笑眯眯地道:“陛下这两日事情多,谢恩这事儿就等到宗人府婚期定下了再一起吧?陛下可是早就盼着容王殿下成婚了,希望钦天监可莫要让陛下久等啊。”
那位朱大人笑道:“钦天监早知道陛下和贤妃娘娘都着急容王殿下的婚事,哪里敢拖延?”众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谢梧微微垂眸露出几分羞涩之意。
宣过了旨意,婉拒了谢胤请众人入内喝茶的邀请就要告辞离去。
谢胤自然是带着谢璁,亲自将人送出府门。
走到府门外,赵端脚下慢了一些。谢胤也自然地放慢了脚步,两人落后了另外几人几步。
赵端低声道:“国公,咱家听说信王殿下也在府上,方才怎么没见着?”
谢胤道:“公公见谅,信王殿下方才确实在舍下。不过听说圣旨到来,他便先一步走了。听闻周家出了些事故,信王殿下这会儿或许入宫求见陛下了吧?”
赵端笑道:“但愿如此,信王殿下毕竟是陛下的亲弟弟。先皇临终前也一再嘱咐陛下善待幼弟,便是有什么行差踏错,只要信王殿下有心认错,陛下总是不忍责备的。国公也是信王殿下的岳父,也该好好规劝才是。”
谢胤拱手道:“多谢公公提醒,在下自当为陛下分忧。”
赵端显然对谢胤的回答很是满意,点点头不再说话,一路走到停在府门前的马车旁,与谢胤告辞上次去了。
目送马车远去,谢胤才转身看了一眼跟在旁边有些神思不属的谢璁,道:“二弟,回去吧。”
谢璁这才回过神来,跟在谢胤身后往府中走去。
“大哥,这……阿梧真的要做容王妃了?”谢璁有些不可置信地道。
谢胤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怎么?”
谢璁轻嘶了一声,道:“咱们家一下子出了两个亲王妃啊,当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谢家传家也有好几代了,从前权势显赫的时候,可也没有同时出过两位亲王妃啊,更何况如今已经渐渐没落了。
谢胤有些无语地瞥了弟弟一眼,负手往府里走去,不想理会这个有些蠢的弟弟。
皇帝赐婚自然是大事,府中开祠堂祭祖,将圣旨供奉在了祖先灵位前。谢胤又再次嘱咐邹氏仔细采办谢梧的嫁妆,就连谢老夫人也拉着谢梧的手好一通称赞。
不仅看得樊氏脸色阴沉,就连邹氏也忍不住心中含酸。不过她也拎得清,从没奢望过自己的女儿能和大房嫡女比。
谢绾看着是个不中用的,等谢梧做了容王妃,只盼她念着自己这番辛苦,能提携提携自己的纨儿就够了。
一番忙碌下来,等谢梧回到净月轩的时候已经午时了。
谢梧回到房间,直接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梦里迷迷糊糊地仿佛看到眼前一片大红色,仿佛是一间布置的金碧辉煌的新房。她穿着沉重的嫁衣坐在床边,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朝她走了过来。
她不由得屛住了呼吸,一双手轻轻揭开了抬头。
她抬起头看向那人,心中猛地剧烈跳动。
她猛地睁大眼睛,眼前的红色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白光。
谢梧猛地从床上坐起身来,房间里明亮宁静,地上有几片从不远处敞开的窗户飘进来的花瓣。
正坐在外间摆弄着什么小玩意儿的六月听到里面的动静,一溜烟就跑了进来,看到坐在床上满头大汗的谢梧,担心地道:“小姐,你怎么了?”
谢梧抬手摸了摸额头,松了口气道:“做了个噩梦。”
六月眨了眨眼睛,“陛下赐婚不是喜事么?怎么会做噩梦?”
谢梧瞥了她一眼,道:“就是因为赐婚,所以才做噩梦的。”
六月赶紧去拧了一条帕子来给她擦汗,一边道:“那小姐要不要再休息一下?夏蘼来了,说有事要见小姐呢。”
“什么时候来的?可是急事?”
六月道:“来了一会儿了,应该不是很急。”轻重缓急她还是分得清楚的,若真的是急事,她们也不会等小姐睡醒了再禀告。
谢梧掀开被子起身下床,道:“算了,先让夏蘼去书房等我吧。”
“哦。”六月应了,转身去给谢梧拿衣服。
书房里,夏蘼和秋溟正围着一张图争执着,见谢梧进来才连忙站直了身体,“小姐。”
谢梧挑眉道:“你们在吵什么呢?”
夏蘼将桌上的图往外推了推,道:“这是我和春寒准备在诏狱附近布置人手的图,秋溟非说这样不对。”
“有什么不对?”谢梧问道,也走到了桌边。
秋溟道:“诏狱附近至少有上千锦衣卫,不仅如此……五城兵马司,中军都督府都在左近,一旦诏狱有变,这些人马必定支援。我们应该留出人手,预备阻拦这两路援军。”
夏蘼道:“这个我们自然考虑了,但我们的计划是从诏狱牢底进入直接救人,即便出了意外引起锦衣卫注意,最先需要考虑的也还是锦衣卫。我们人手有限,如果将大量人马用在防备五城兵马司和中军都督府上,说不定先就要栽在锦衣卫手里。”
“那也不能……”
谢梧一边听着两人争执,一边盯着地图看,好一会儿才轻轻敲了敲桌面引来了两人的目光。
谢梧笑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这种事,你们就没考虑过问问更擅长的人吗?”
“谁?”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谢梧微笑道:“一个很会打仗,而且也想要救人的人。我们人手不足,他手里应该也还有些人马。”
两人瞬间了然。
很会打仗,还想要救人的人。
如今这京城里也只有那一个人。
封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