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的微光尚未穿透指挥室厚重的遮光帘,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电子设备过热的焦灼气息。
苏明玥的脸庞被数十块监控屏的光芒映得忽明忽暗,她纤细的手指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却死死锁住中央屏幕上那个血红色的词条——【苏明玥因爱报复社会】。
热搜榜首,一个用最恶毒的揣测为她量身定做的囚笼。
她身后的助理小舟大气都不敢喘,眼看着后台数据如山洪般暴涨,那些刻薄的言论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试图将那个曾经站在云端的女人凌迟处死。
“舟,记录数据,”苏明玥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仿佛在分析一份无关紧要的市场报告,“分类统计每小时新增负面评论的关键词,我要看到公众情绪的演变模型。”
小舟猛地一怔,旋即领命,指尖在键盘上飞舞。
当“偏执狂”、“情绪失控”、“被男人抛弃就想毁掉世界”这些标签以惊人的频率被顶上热评时,苏明玥的嘴角却勾起一抹极淡的、冰冷的笑意。
“他们不是在攻击我,”她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这个被舆论操控的世界宣告,“他们只是在恐惧一个过于清醒,并且拒绝扮演受害者的女人。”
话音未落,她已拨通了公关总监谭疏影的电话,语速快而精准,不容置喙:“疏影,所有澄清声明全部压下。公关的战场要换了,我们不辩解,我们升维——把我的‘私生活’,变成一个公共议题的解剖样本。”
电话那头的谭疏影只停顿了半秒,立刻明白了这步棋的狠辣与高明。
不陷于泥潭,而是掀起海啸。
挂断电话,苏明玥的指令无缝衔接,下一个拨给了金牌纪录片导演阿Ken。
“阿Ken,我要一组短片,以最朴素的普通人视角。不提商战,不说背叛,只问一个问题:你见过她吗?”
阿Ken瞬间被点燃,创作的火焰在他眼中跳跃:“明白!不是神坛上的苏总,而是活在人间烟火里的苏明玥!”他甚至没问预算,直接挂了电话,连夜拉起团队,一份拍摄名单在他脑中飞速成型——那个总在凌晨四点为苏明玥多加一份糖的咖啡店老板娘林小满、那位被苏明玥半夜一个电话请教金融模型的cFA讲师许砚、还有曾与她探讨过人性幽微的心理医生林一凡……这些人,是她从云端跌落后,蛰伏三年,在人间留下的最真实的足迹。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运营负责人小秦接到了第三道指令。
一张纯白的笔记本图片被上传至微博,配文简单却直击人心:“#我记得她#,写下那个曾经让你相信,努力真的有意义的人。”
这枚投入舆论漩涡的深水炸弹,引爆了意想不到的能量。
不到两小时,数万条UGc内容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晒出被翻得卷了边的笔记本,上面抄满了苏明玥公开演讲时的金句;有初出茅庐的创业者,贴出当年行业沙龙的截图,照片上那个年轻的苏明玥眼神锐利:“永远别怕输,怕的是你连账都不敢算。”底下,一条热评被赞了上万次:“三年前听她说这话时,我月薪三千,挤在隔断间里吃泡面。现在,我的公司年营收破千万。苏总,我记得你。”
风向,正在以一种无形却强大的方式悄然逆转。
而在城市另一端,林景深的办公室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那场让他“大获全胜”的发布会回放。
他端着一杯威士忌,欣赏着自己是如何将那些精心剪辑过的私密语音片段公之于众,将苏明玥钉死在耻辱柱上。
忽然,他的视线凝固了。
镜头扫过台下时,一个身影在背景中一闪而过——是他的心腹魏然,在全场掌声最热烈的时候,低着头,从侧门悄然离席。
一股寒意从林景深的背脊窜起。
他猛地放下酒杯,立刻调取了发布会结束后的所有安保录像。
画面显示,魏然并未直接离开会场,而是绕了一个大圈,独自走向了地下车库。
“老马!”林景深的声音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把今天下午的车载录音设备交出来!”
司机老马不敢怠慢,迅速将一个微型录音笔呈上。
按下播放键,电流的滋滋声后,是魏然压抑着怒气的声音,和他对话的,是另一个女声,叶澜。
“……他疯了,他知道这条路迟早要崩,可他宁愿亲手毁了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他怕的不是输给市场,是怕输给一个他曾经爱过、现在却无法掌控的女人。”
“砰!”昂贵的玻璃杯被狠狠砸在墙上,碎片四溅。
林景深双目赤红,原来最深的背叛,来自于他最信任的臂膀。
风暴中心的苏明玥,对此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
直播答辩前的最后时刻,她戴上了特制的降噪耳机,意识沉入神经接口模拟器中。
这是她的“金手指”,一个能将感官信息无限放大数据化的系统。
她反复播放着林景深发布会上的那段讲话音频,冰冷的数据流在她的视网膜上飞速闪过。
很快,系统自动标记出了七处呼吸节奏的突变点,以及三次微不可察的停顿后的重音转移。
“他在回避什么?或者说,他在听从什么?”她喃喃自语。
数据被导入情绪反馈模型,经过数万次运算,一个惊人的可能性被拼接出来——林景深的背后,极有可能存在一个实时的指令团队。
有人正通过微型耳机,在他耳边提示着发言的尺度和攻击的节点。
他不是一个孤胆的恶人,他是一把被更大利益集团握在手里的刀。
“滴——”直播倒计时十分钟的提示音响起。
苏明玥摘下耳机,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
她叫住了正准备最后调试设备的小舟:“等一下,在我的开场白前,加一段音频修复。”
小舟一愣:“加什么?”
“就是那句,我们最初创业时,他醉酒后录下的那句——‘如果我们都变了,记得提醒我,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她凝视着镜中那个面容沉静,却眼含星辰的自己,一字一句,缓缓开口:“这一次,我不做任何解释。我要让所有人听见,三年前那个敢做梦、敢把整个世界扛在肩上的女孩,从来就没有死。”
镜头之外,另一个战场上,阿Ken刚刚完成了第一条短片的最后剪辑。
视频的标题被敲定为《我在凌晨四点见过苏明玥》,一行小字在标题下方浮现:“那天,她喝着三块钱一包的速溶咖啡,通宵改着一份被毙了八次的方案。她说,总得有人替我们这些普通人,守住那条叫‘底线’的东西。”
当时针指向晚上九点整,全网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开始的直播答辩上,期待着一场血腥的撕扯或是一场苍白的辩解时,一颗精准投送的信号弹,在另一个维度,悄无声息地升空了。
阿Ken按下了上传键。
一场名为“记忆”的风暴,正以亿万网民的手机屏幕为媒介,酝酿着它惊天动地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