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的晨钟带着禅意,陆寻踩着青石板往少林寺走,护脉刀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掌心的共生纹轻轻发烫,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地珠正散发着湛蓝光晕,与塔林方向的金色气脉遥相呼应,在山间凝成层淡淡的佛光:“这里的煞气淡多了。” 他望着远处的少室山,山坳里的雾气正被金色气脉缓缓驱散,露出错落的殿宇飞檐。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耳垂后轻颤,符面映出塔林的景象 —— 百余座佛塔在晨光中矗立,塔身的石刻罗汉像正散发着微弱金光,塔间的石板上刻着梵文咒语,与地脉气脉交织成网,将残留的黑红色煞气牢牢锁在网中:“寻哥你看!武僧们在布阵!” 她往塔林深处指,一群身着灰色僧袍的武僧正在绕塔行走,每一步都踏出个金色足印,“血珠说这是‘罗汉镇煞阵’,专门净化地脉煞气的!”
王胖子扛着个布包跟在后面,军大衣上沾着露水,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奶奶的这寺庙真气派!” 他往路边的石碑上靠了靠,石碑刻着 “少林禁地” 四个大字,接触到他的军大衣突然微微发亮,一股金色气脉顺着石碑往上爬,让他打了个激灵,“胖爷这是沾了佛光?” 石碑旁的古柏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吟佛号。
山门前的石狮子旁,几个武僧正在清扫落叶。他们的僧袍袖口绣着小小的卍字符号,动作沉稳有力,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都带着韵律:“是陆先生吧?” 为首的中年武僧双手合十行礼,僧帽下的眼神清亮,“住持大师在塔林等您,说您来了就带您过去。”
穿过碑林,两旁的石碑刻满了历代高僧的语录,最古老的几块已经风化,但上面的 “护生” 二字依旧清晰。陆寻的共生纹突然变得格外活跃,他能 “看” 到每块石碑的基座都连着地脉气脉,无数细小的金色气丝顺着碑身往上爬,与空中的佛光融为一体:“这些石碑是活的镇煞符。” 他轻抚一块刻着《心经》的石碑,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像是在触碰流动的佛光。
塔林入口的牌坊下,一位身着红色袈裟的老和尚正对着佛塔诵经。袈裟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佛教图案,随着他的诵经声在阳光下流转,手中的念珠每转动一圈,塔林的金光就亮一分:“陆施主来了。” 老和尚转过身,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慈悲,“贫衲等你很久了。”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符面映出老和尚的气脉 —— 一股纯净的金色气脉从他脚底升起,与地珠的湛蓝光晕完美融合,连他手中的念珠都在微微发亮:“是住持大师!” 她轻声对陆寻说,“血珠说住持的佛法精深,能与地脉沟通,已经守护嵩山龙脉几十年了。”
王胖子把布包放在地上打开,里面是几包从浔江带来的新茶和黄龙玉佩碎片:“胖爷也没啥好东西,这茶能清心,玉佩碎片能聚气。” 他往佛塔前的香炉里插了三炷香,香刚点燃就冒出笔直的青烟,“胖爷这香插得够正吧?一看就有佛缘!”
住持大师笑着点头,念珠往香炉边一点,青烟突然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点,融入塔林的佛光中:“有心了。” 他转向陆寻,眼神变得郑重,“施主可知为何请你来?” 他往塔林深处指,“那里的主塔下镇压着最后一股煞气,需要施主的共生纹帮忙净化。”
走进塔林,一股厚重的金色气脉扑面而来。中央的主塔高达九层,塔身雕刻着五百罗汉像,每个罗汉的眼神都栩栩如生,塔尖的宝珠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与地珠的气脉遥相呼应:“这是达摩塔。” 住持大师指着主塔,“下面镇压着隋朝时留下的煞龙残魂,天劫时被惊动,幸得地珠之力暂时困住,今日正好彻底净化。”
陆寻的共生纹与主塔的气脉产生共鸣,他能 “看” 到塔底的煞气正在剧烈挣扎,黑红色的气团不断冲击着金色光网,光网虽稳固却在慢慢变薄:“煞气好强。” 他握紧护脉刀,刀身映出塔身上的罗汉像,“需要我怎么做?”
“用施主的共生纹引地珠气脉入阵。” 住持大师双手合十,塔林的武僧们突然加快了绕塔速度,口中的佛号声越来越响,金色足印在地面连成圈,“贫衲与弟子们用‘罗汉镇煞阵’锁住煞气,施主引地脉龙气净化,内外夹击方能彻底根除。”
林婉儿往塔林四周撒了把龙息草籽,听石符射出蓝光,符面映出草籽落地即生根,长出的草叶带着金色纹路,将塔林围成个巨大的圆圈:“血珠说这些草能聚佛光,让阵形更稳固!” 她往每个草环上放了块玉佩碎片,“这样地珠气脉就能顺着草叶传到每个角落!”
王胖子往金色光网边站,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胖爷给你们当护法!” 他往光网外的空地上划了个圈,青蓝色的火焰在圈上燃烧,形成个巨大的火环,“有啥漏网的煞气,胖爷这火环第一个烧它!” 火环与塔林的金光交织,形成道坚实的屏障。
陆寻走到主塔前,将掌心贴在塔身上。共生纹突然爆发出金红色的光芒,顺着塔身往塔底钻,与地珠的湛蓝光气脉连接在一起:“地珠,借我力量!” 他闭上眼睛,引导着两股气脉在塔底汇合,金色的佛光与湛蓝的龙气瞬间交织成网,往煞气核心罩去。
“嗡 ——” 塔底传来震耳的轰鸣,煞气在光网中剧烈翻滚,化作无数狰狞的鬼脸,发出刺耳的尖叫:“放开我!我要吞噬龙脉!” 鬼脸往陆寻的气脉上扑,却被光网牢牢挡住,接触到佛光的部分瞬间消融,“不可能…… 龙气怎么会和佛光一起……”
住持大师的佛号声突然拔高,五百罗汉像同时亮起,射出金色的光柱往煞气核心汇聚:“孽障!龙为天地灵物,佛护众生安宁,本就一体!” 他往光网中注入佛法,金色光网突然收缩,将煞气压缩成个黑红色的小球,“今日便让你灰飞烟灭,再不能危害龙脉!”
武僧们的佛号声整齐划一,金色足印在地面组成个巨大的卍字符号,符号旋转着往煞气小球压去。陆寻的共生纹引导着地珠气脉不断注入,湛蓝的龙气与金色的佛光层层包裹着煞气,将黑红色一点点剥离:“感受天地的慈悲。” 他轻声说,煞气小球的挣扎渐渐微弱,“龙脉与佛光都在护你,放下执念吧。”
煞气小球突然发出婴儿般的啼哭,黑红色渐渐褪去,露出里面一点微弱的金色灵光:“是煞龙的本源灵智!” 林婉儿惊喜地喊道,听石符映出灵光中残留的记忆 —— 这煞龙本是嵩山的守护龙,因被邪术污染才成煞,“寻哥用共生纹净化它!”
陆寻将黄龙玉佩贴在塔身上,玉佩的土黄色气脉缓缓注入灵光:“回归龙脉吧。” 他引导着灵光往地脉钻,“以后守护嵩山,莫再被邪念迷惑。” 灵光在黄龙玉佩的引导下,慢慢融入地脉气脉,塔底传来一声清越的龙吟,像是在道谢。
塔林的金光渐渐平息,五百罗汉像恢复了平静,地珠的湛蓝光晕也变得柔和起来。住持大师收起念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多谢陆施主相助,嵩山龙脉总算彻底清净了。” 他往塔林四周看,之前被煞气污染的土地正在冒出新芽,“这都是共生之力啊。”
陆寻收回手,掌心的共生纹泛着温暖的光:“大师过奖了,是佛法与龙气相辅相成。” 他望着恢复清明的地脉,突然明白过来,“佛护众生,龙亦众生,所以佛与龙能一起护脉?”
“正是。” 住持大师指着远处的嵩山主峰,“龙脉滋养万物,佛法守护生灵,本就没有分别。”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本手抄的《护生经》,“这经书上记载了如何用佛法调和龙脉气脉,施主收下吧。” 经书的封面用金线绣着龙纹与卍字符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武僧们这时都围了过来,他们捧着刚采摘的山果,非要塞给陆寻三人:“施主尝尝,这是龙脉滋养的果子,吃了能清心健体。” 为首的武僧往陆寻手里塞了串佛珠,“这佛珠用嵩山降龙木做的,能辟邪镇煞,施主带着吧。”
中午在禅房用斋时,住持大师亲自给陆寻倒茶:“施主可知,少林建寺之初,便是为了守护嵩山龙脉。” 他往窗外的少室山指,“老祖宗留下遗训,佛不入红尘,但龙脉若危,佛法必护之。”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悠远,“这些年看到施主为护脉奔波,贫衲便知,护脉之路从无门派之分。”
陆寻喝着禅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龙气与佛光,顺着喉咙往下流,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大师说得对。” 他放下茶杯,“茅山的道术,巫祝的祭祀,渔民的渔歌,还有少林的佛法,看似不同,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 —— 守护天地生灵。” 他往塔林的方向看,金色的佛光与湛蓝的龙气在山间交织成网,“这才是护脉的真谛。”
林婉儿的听石符映出幅温暖的画面 —— 九州各地的守护力量正在汇聚:茅山道士用风水术调和地脉,黄帝陵巫祝用祭祀沟通龙脉,浔江渔民的渔歌引动水脉,少林武僧的佛号净化煞气,他们的气脉虽然不同,却都在为守护龙脉努力:“寻哥你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护脉!” 她往住持大师手里递过听石符碎片,“这个能感应龙脉气脉,以后嵩山有异动,我们就能赶来。”
王胖子啃着素饼,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胖爷算看明白了,不管是道家符阵,还是佛家经文,能护脉就是好本事!” 他往住持大师竖了竖大拇指,“以后胖爷遇到搞不定的煞气,就来请大师帮忙,咱们佛道联手,天下无敌!”
住持大师笑着点头,念珠转动的速度加快:“贫衲这就命弟子将‘罗汉镇煞阵’的图谱抄录下来,送给施主。”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张羊皮卷,“这阵与施主的风水术结合,净化煞气的效果能增倍,以后守护其他龙脉或许用得上。”
下午离开时,武僧们在山门前列队相送,口中念着祈福的佛号。住持大师亲自送到牌坊下,双手合十行礼:“陆施主,护脉之路漫长,贫衲送你八个字 ——‘佛道同源,护脉一心’。” 他往山下指,“嵩山的龙脉气脉会永远与施主的共生纹相连,若遇危难,只需呼唤,地珠必应。”
陆寻回礼道谢,护脉刀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大师放心,我定会记住‘护脉无分道佛,皆为天地’的道理。” 他往塔林的方向看,金色的佛光正在山间缓缓流动,与地脉气脉形成温暖的循环,“少林的梵音,会永远留在龙脉的记忆里。”
下山的路上,山风带着淡淡的檀香,与地脉的龙气交织成温暖的气流。林婉儿哼着浔江的渔歌,听石符的蓝光与空中的佛光相映成趣:“寻哥你看,渔歌和梵音其实很像,都能安抚龙脉。” 她往远处的村庄指,炊烟与佛光交织成网,“以后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护脉方法教给百姓,让大家都能守护自己家乡的龙脉。”
王胖子往空中抛着降龙木佛珠,离火珠的青焰与佛珠的金光玩闹般追逐:“奶奶的这佛珠真不错!” 他突然停下脚步,往嵩山方向拜了拜,“胖爷以后也学学佛号,万一遇到煞气,先用佛号骂它一顿,再用火珠烧它,双管齐下!”
陆寻望着嵩山的轮廓,掌心的共生纹与地珠的气脉紧密相连。他知道,今天的经历让他对护脉有了新的领悟 —— 所谓守护,从来不是某个人、某个门派的事,而是天下所有生灵的共同责任。佛道儒巫,渔民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天地,而这份守护,终将汇聚成最强大的力量。
夕阳西下时,嵩山的佛光与龙气在天际凝成个巨大的卍字符号,与地珠的湛蓝光晕、人珠的绯红光芒、天珠的黄芒遥相呼应。陆寻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路上,身后的少林寺在暮色中静静矗立,塔林的梵音还在山间回荡,与龙脉的龙吟交织成和谐的乐章。
夜色渐深,梵音的余韵还在嵩山萦绕。地珠的气脉在佛塔的守护下缓缓流淌,滋养着每一寸土地。陆寻知道,像少林这样的守护传承,正在九州各地延续,而 “护脉无分道佛,皆为天地” 的道理,将永远刻在每个守护者的心里,直到龙脉永续,佛光普照,直到天地真正归一。
山风带着梵音与龙吟往远方飘去,像是在诉说着这场跨越佛道的护脉之约,也像是在召唤更多的人加入这场守护天地的事业。陆寻握紧手中的《护生经》,护脉刀在夜色中泛着坚定的光,他知道,未来的护脉之路会更加宽广,因为天地之间,本就没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