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长卿和一众女同事就到了仓库。老王见刘长卿又来了,连忙站起来问:“科长,是棉花不够用?”
刘长卿先给老王递了根烟,笑着说:“不是棉花的事,是我自己想岔了——光有棉花,没布咋做被子?我想着上次从黑市里缴获的那些布,看看能不能用来做被子。”
老王一拍大腿:“科长,还真有几匹能用的!我瞅着那大红花的颜色,没往下发,一直堆在仓库里呢。我这就去拿出来。”
赵三妮听了笑道:“好你个老王头,还藏着好东西呢。”
老王摆摆手:“啥好东西啊?我一共收着两匹大红的、两匹蓝的,还有一批藏青的。咱科里不少年轻人没结婚,我想着谁家结婚要是缺布,到时候去科长那开个条,我就给他们补上,也算帮衬帮衬。
现在科长要结婚,自然得先紧着您用。”说着,他不再多言,拿了钥匙开锁,进了仓库。
赵三妮她们刚想跟进去,刘长卿拦住了:“算了,让老王去拿吧。这仓库被他当成自家地盘,不爱让人进。你们进去,他该不自在了。”
赵三妮哼了一声:“谁乐意进啊?仓库里有啥,我们还能不知道?我看这老王,是把仓库里的东西全当成他自己的了。”旁边几人也跟着附和:“就是,能有啥好东西。”
很快,老王抱着一批大红色的布走了出来,往办公桌上一放,转头对赵三妮她们说:“来,三妮,你们瞧瞧,这布给咱科长做喜被行不行?”
赵三妮她们立刻围了上去,伸手把布撑开一角。赵三妮摸了摸布料,笑着说:“哎呦,这是东北大花布啊,东北印染厂出的。前两年我小叔子结婚做被子,用的就是这种。科长,您看这布成不?”
刘长卿点头应道:“行啊,咋不行?做喜被用,这红色多喜庆。”
汪鑫在一旁笑道:“可不是嘛,科长您看这上面的大红牡丹,多精神。”
老王又说:“你们等着,我再去抱批蓝色的来。”说着转身又抱了蓝色的布出来!
赵三妮看到后说道:科长“这布也不错,要不就用红、蓝这两色?”
内勤组的一位女同事接话:“这两色都挺合适。”
刘长卿摆摆手:“你们做主就行。要是觉得合适,就先拿这两批布用。”
正说着,老王又抱来最后一种藏青色的布,问赵三妮她们:“三妮,你们看这布能做被子不?”
赵三妮她们一起摇了头:“老王头,你咋想的?这藏青色布,原先都是文人雅士做大褂穿的,做裤子还行,做被面可不行。”
老王头道:“那我把这布还回去。”
“别着急。”赵三妮忙拦住他,“你先说,仓库里还有多少白洋布?就是那种细布。”
老王头答道:“多着呢,三四十匹。前阵子科长让我收拾收拾给你们发下去,我还想着这布除了做孝帽子,也没啥别的用处……”
“呸呸,好好说话!”赵三妮打断他,“这白洋布做被里最合适,你赶紧再去弄几匹来。”
“行,我这就去拿。”老王头应着。
刘长卿这时吩咐道:“赵亚东、小赵,你跟着老王去搬白洋布。”
“哎!”应了一声,跟着老王头往仓库去了。
很快,老王和赵亚东各抱着两匹白洋布走出来,往办公桌上一放。赵三妮等人立刻围上去,扯过布摸了摸,赵三妮抬头对刘长卿说:“科长,这布挺细溜,做被里正合适。”
刘长卿点头:“行,小赵,你去把车开过来,一会儿咱们装车上拉回四合院。老王,你赶紧开单子,开完我签字。”
“好嘞!”老王应着就要动笔,赵三妮赶忙拦住:“科长,你不会就打算弄这些吧?”
刘长卿疑惑地看向她:“三妮,咋了?这还不够?”
“哪够啊!”赵三妮说道,“最少还得再弄两匹被面、两匹白洋布,你这六床被子才够数。回去跟院里帮你做喜被的人说,让她们中间缝一下——主卧得做两床双人盖被,还得做铺被子,做褥子好多事儿呢。算了,跟你说你也记不住,我跟你去院里,亲自跟那些婶子们说。”
刘长卿忙道:“行行行,三妮,那麻烦你了。”
“嗨,这算啥麻烦。”赵三妮笑道,“你结婚,咱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要不是上班,喜被就该我们来做了。”
汪鑫也笑着接话:“是啊,科长,喜被帮不上忙,窗帘啥的我们来做。你回家拿尺子把窗户量量,我家有缝纫机,用仓库里的碎花布就行。老王,碎花布还有吧?”
老王连连点头:“有有有!只要是科长结婚用的,仓库里的东西随便用,到时候我开条子让科长签字就行。”
刘长卿看着大伙的热心,心里暖烘烘的,说道:“行,那你们看着安排。小赵,再去弄几匹布。”
“哎!”小赵应着往里走,老王也赶紧跟上,两人又搬出来六匹布。
随后赵亚东去开车,把布一股脑塞进车里,给赵三妮在后座留了个位置。
刘长卿招呼赵三妮上车,赵亚东驾驶着吉普车,往四合院去了。
四合院里,刘长卿刚走,二大妈就忙着招呼起院里的妇女们。她挨户叫上了老周家、老钱家、老齐家这些有儿女、家境和睦的人家,一共凑了八位。
“二大妈,这大清早的,叫我们来有啥事儿?”周大妈先开了口。
二大妈笑眯眯地应道:“是好事!咱院的刘长卿刘科长不是要结婚了,他刚过来托我,想请咱们帮着做喜被呢。我想着你们几家都是全乎人家,特来问问愿不愿意搭把手。”
“给刘科长做喜被啊,那我肯定去!”齐大妈立刻接话。
钱大妈也跟着拍着腿说:“可不是嘛,这可是大喜事!咱院这段时间净是些糟心事儿,正好借刘科长这喜事儿冲冲喜,把那股子晦气散散。”
“那二大妈,咱啥时候开始做啊?”有人追问。
二大妈笑着说:“这就开始。刘科长回去取布了,棉花他都备好了。”
周大妈道:“那咱赶紧回家安排下,到前院刘科长家门口集合?”
“对,赶紧的!我回去拿针。”二大妈说着就要动身。
“我们也回去拿!”众人纷纷应和。
这时有人想起一事,问道:“对了二大妈,刘科长备线了吗?”
二大妈叹了口气:“肯那个还真没。这人啊,没个老人在身边照应就是不行。
你说刘科长虽说当了官,可没父没母的,也是可怜啊,。咱当邻居的该多帮衬帮衬。还是拿着自家的线吧,反正 。”
“行,那都记着拿白线啊,不能拿黑线!”
“哎,知道了,这还用你说!”
众位妇女在二大妈的招呼下,各自回家取了针线筐和白线,很快就都在刘长卿家门口聚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