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上海带着初秋的微凉,梧桐叶刚染上浅淡的金黄,就被清晨的风卷着贴在警局大楼的玻璃幕墙上。费沁源推开办公室的门时,指尖还沾着杯沿的余温——那杯刚泡好的龙井还没来得及喝,桌上的台历早已被红笔圈出“9.18”三个醒目的数字,像一道刻在时光里的烙印。
她刚坐下,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叩响。“进来。”随着费沁源的声音,郑丹妮、龙亦瑞和王奕先后走进来,三人身上的警服都带着刚出任务或从实验室回来的痕迹:郑丹妮的袖口沾着点未洗去的灰尘,龙亦瑞手里还攥着刚整理好的案卷,王奕白大褂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装着试剂的试管,瓶身贴着“待检测”的标签。
“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件特殊的事。”费沁源将台历转向三人,红圈里的“9.18”在晨光下格外清晰,“八十七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无数同胞在炮火里失去家园,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上面有指示,让咱们局今天组织团建,一起去看刚上映的电影《731》,用这种方式缅怀先烈,也让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我们现在守护的和平,是用多少人的鲜血换来的。”
郑丹妮听到“731”三个字时,指尖微微一紧。她之前在处理历史档案时,曾见过关于731部队暴行的零星记载,那些文字里的残酷,早已让她对这段历史充满沉重的敬畏。“局长,看完电影后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吗?”
“每个女警员都要写一篇观后感,”费沁源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电影票,指尖在票面上轻轻摩挲,仿佛在触碰那段不能遗忘的历史,“到时候由副队长统一收上来,交给我。这些是分好的票,王奕,这叠是法医部的,你带回去给韩家乐和徐楚雯;郑丹妮,重案组的票在这儿,郝婧怡、郭爽、蒋舒婷、张昕、姜杉、林舒晴、农燕萍、朱怡欣她们几个,你务必把票交到每个人手里,顺便把团建的要求跟大家说清楚——今天下午三点,电影院门口集合,不许迟到,也不许缺席。”
王奕接过电影票时,指腹触到票面上印着的电影海报一角——海报上是灰暗的色调,隐约能看到废墟般的建筑和一双带着绝望的眼睛。她想起法医部里那些年代久远的尸检报告,那些因非人道实验而残缺的遗骸,突然觉得手里的电影票重了许多。“我知道了局长,回去我就把票给家乐和楚雯,再跟她们强调一下今天的意义。”
“嗯,”费沁源点头,目光扫过三人,语气里带着从未有过的郑重,“今天不是普通的团建,是一次特殊的教育。你们告诉大家,看电影的时候要保持肃穆,不要喧哗。我们穿上这身警服,守护的不仅是现在的安宁,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只有记住过去的苦难,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守护什么。”
郑丹妮接过重案组的电影票,厚厚的一叠握在手里,像是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想起组里的郝婧怡总说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影片,郭爽曾在闲聊时提起过爷爷当年参加抗战的经历,蒋舒婷每次整理旧案卷时,都会格外认真地对待和历史相关的资料——她知道,今天的电影,对她们每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次简单的观赏。
“局长您放心,我会把话带到,也会确保组里每个人都准时到场。”郑丹妮将电影票小心翼翼地放进警服内袋,仿佛那不是普通的票根,而是一份需要郑重对待的使命。
龙亦瑞站在一旁,看着两人接过电影票,心里早已泛起波澜。她负责的案卷里,曾有一份关于抗战时期平民遇害的记录,那些模糊的照片和残缺的证词,至今还留在她的记忆里。“局长,看完电影后,咱们要不要组织一次座谈?让大家聊聊感受,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
“这个提议好,”费沁源眼睛一亮,“等观后感收上来后,咱们找个时间开个座谈会,让大家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记住,我们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它。”
三人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时钟刚指向十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像是在提醒着每一个走过的人,历史从未远去。王奕握着法医部的电影票,脚步匆匆地走向实验室——她想早点把票交给韩家乐和徐楚雯,也想早点和她们说说,今天这个日子,以及这部电影背后,那些不能被遗忘的故事。
郑丹妮则拿着重案组的电影票,先去了郝婧怡的工位。郝婧怡正对着电脑整理线索,看到郑丹妮递过来的电影票,愣了一下,随即看到票面上的“731”字样,眼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丹妮姐,今天是9.18,对吧?”
“对,”郑丹妮点头,“局长说,让咱们通过这部电影缅怀历史,看完还要写观后感。你再跟郭爽她们说一声,下午三点电影院门口集合,千万别迟到。”
郝婧怡接过电影票,小心翼翼地夹在笔记本里,“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跟她们说。之前我在书上看到过731部队的暴行,一直想看看这部电影,今天刚好有机会,也算是以这种方式纪念那些遇难的同胞。”
郑丹妮又先后找到郭爽、蒋舒婷等人,每递出一张电影票,都会重复一遍9.18的意义和团建的要求。张昕接过票时,指尖轻轻擦过票面,“我爷爷以前总跟我说,他们那代人经历过的苦难,我们一定要记住。今天去看这部电影,也算是替爷爷再缅怀一次那些逝去的人。”
姜杉则把电影票放进抽屉,和之前收集的历史纪念徽章放在一起,“以前总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直到看到那些史料,才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用命换来的。今天这部电影,我一定会认真看,观后感也会好好写。”
另一边,王奕回到法医部,韩家乐和徐楚雯正在整理尸检报告。看到王奕手里的电影票,韩家乐放下手里的笔,“王法医,这是要团建吗?”
“是,不过今天的团建很特殊,”王奕将票递过去,“今天是9.18,局长让咱们去看《731》,缅怀先烈,记住历史。看完还要写观后感,下午三点电影院门口集合,你们俩别忘了。”
徐楚雯接过票,看着上面的电影名,眼神沉了下来。她之前在处理一具抗战时期的遗骸时,曾发现遗骸身上有明显的实验痕迹,当时那份尸检报告让她难过了很久。“我知道这部电影,之前看到预告片就觉得心里堵得慌。今天去看,也算是对那些遇难者的一种告慰吧。”
韩家乐则把票放在桌上,和尸检报告并排放在一起,“我们做法医,每天面对的是逝者,更清楚生命的可贵。那些在731部队暴行里逝去的人,他们连完整的遗骸都没能留下,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遭遇,也算是一种安慰。”
王奕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阳光正好,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孩子们在公园里嬉笑打闹,一派和平景象。她知道,这份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而她们这些穿着警服、白大褂的人,肩上扛着的,就是守护这份和平的责任。
下午两点五十分,电影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警员。郑丹妮清点着重案组的人数,郝婧怡、郭爽等人都已到场,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了平时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肃穆。王奕则和韩家乐、徐楚雯站在一起,三人手里都攥着电影票,眼神里带着对历史的敬畏。
费沁源赶到时,看到整齐站立的警员们,满意地点点头。“人都到齐了吧?那咱们进去吧。记住,今天不是来看一场普通的电影,是来聆听一段历史,缅怀一群英雄。看完之后,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我们身上的责任,远比想象中更重。”
走进电影院,灯光渐渐暗下来,当银幕上出现“731”三个黑色的大字时,整个影院瞬间安静下来。郑丹妮坐在座位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紧紧盯着银幕——她知道,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她将看到一段沉重的历史,一段永远不能被遗忘的记忆。
王奕看着银幕上闪过的画面,那些非人道的实验、同胞们绝望的眼神、先烈们不屈的反抗,让她忍不住红了眼眶。她想起法医部里那些冰冷的遗骸,想起那些永远无法开口诉说苦难的逝者,突然更加明白,她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仅是为了逝者瞑目,更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
郝婧怡握着笔记本,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当银幕上出现活体解剖的画面时,她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想起书上写的那些文字,此刻变成了鲜活的画面,更让她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
郭爽则悄悄擦了擦眼角,她想起爷爷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想起爷爷说过的“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后代不再受苦”。此刻,她更清楚地知道,爷爷那代人的牺牲,换来了现在的和平,而她们,必须守护好这份和平。
电影结束时,灯光缓缓亮起,整个影院里没有一个人起身,也没有一个人说话。所有人都坐在座位上,眼神里带着沉重和坚定。费沁源站起身,看着身边的警员们,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有力:“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从今天起,我们更要扛起肩上的责任,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告慰那些逝去的先烈。”
走出电影院时,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郑丹妮看着身边的同事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她知道,今天的电影,不仅是一次团建,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每个人都更清楚地知道,爱与救赎,不仅是对身边人的守护,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坚守。
王奕握着手里的电影票,心里早已想好观后感的开头:“今天是9.18,我在电影院里看到了一段沉重的历史。那些逝去的同胞,那些不屈的反抗,都在告诉我,我们现在拥有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法医,我会用我的专业,守护好每一位逝者的尊严,也会用我的行动,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风轻轻吹过,带着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每个人心里的坚定。因为他们知道,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守护和平,是他们永远的使命。而这场关于731的电影观赏,也将成为他们心中一份永远的记忆,提醒着他们,爱与救赎,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用行动去践行的承诺。
接下来可以围绕“观后感的撰写过程”展开新的情节,比如王奕在法医部撰写观后感时,看到韩家乐和徐楚雯因电影内容陷入沉思,三人就此展开关于历史与责任的讨论;或者郑丹妮收集重案组成员的观后感时,发现郝婧怡的文章里提到了爷爷的抗战故事,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需要我继续写这部分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