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将领林冲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询问道:“王爷,怎么办,是否现在就领着大军冲杀过去?”
赵杰眉头微蹙,凝思片刻道:“不,现在离营寨还有些距离。一起冲杀过去的话,敌军肯定会有所准备。这样,林冲将军,你带着军士先悄悄摸过去,先解决掉营寨外的巡逻军士!”
林冲狠狠点头:“遵命!”
他毫不犹豫,带着一百名亲卫,在夜色的掩护下,小心翼翼摸索前进。
一刻钟不到,这些人就接近到巡逻军士的附近。
林冲毫不手软,带着亲卫冲上前去。
手起刀落,第一波巡逻军士来不及吭声就被林冲和手下亲卫解决。
他们一刻不停,继续向前摸索。
赵杰这边,带着剩余军士缓缓靠近营寨大门。
半个时辰不到,大军距离营寨只剩二里。
赵杰大手一挥,厉声高喊道:“众将士听令,都给本王冲杀进去,杀掉这些恶贼!”
“杀!杀!杀!”
霎时间,无数火把亮起。
二十万梁山大军,呐喊着厮杀过去。
营寨内的巡逻军士听见喊杀声,扯着嗓子大喊:“不好了,敌袭敌袭!”
他们边喊边撤。
梁山大军杀进营寨内。
此时中军帐内的西夏将领听到震天的喊杀声,从床上惊起。
“怎么回事?哪来的喊杀声?”
把守在外面的军士,匆匆来报:“启禀将军,大事不妙,后面有一支军马杀出,密密麻麻全是军士!”
西夏将领来不及多想,边披挂衣甲,边下令道:“快快快!擂响战鼓,全军集结!”
“是!”
片刻后,营寨内响起激昂的战鼓之音。
营寨内的七万军士,除了跟梁山大军厮杀的以外,全部集结完毕。
西夏将领率领着大军,往赵杰这边冲杀过来。
栾廷玉、林冲两人带头冲锋,已经砍杀了上百名西夏军士。
军士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西夏将领见状,迅速向前,他厉声高喝道:“全都给本将军顶住,有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节节败退的西夏军士,纷纷停下脚步,重新厮杀回来。
双方军士展开混战,梁山军士前进的脚步被减缓。
厮杀了将近半个时辰,西夏军士后方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赵杰嘴角上扬,欣喜道:“看来是镇北王的军马到了!”
他赶忙扯着嗓子大喊:“众将士,我军的援军到了,都给我杀!”
正在此时,西夏军士面色煞白,赶到正在奋力抵挡的西夏将领身前。
“将军大事不妙,汴梁城内杀出一支军马,实在太过勇猛,我军抵挡不住了!”
西夏将领眉头一皱,脸色苍白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是约定好的?”
身边的副将赶忙上前劝说道:“将军,形势对我军极其不利,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尽快撤出去才行啊。不然的话,我军就被前后夹击了!”
西夏将领内心紧张起来,他望了一眼身后。
无数火把渐渐靠近。
来不及多想,西夏将领下令道:“撤撤撤!全军迅速往南门撤退!”
“是!”
这七万大军迅速调头,在西夏将领的率领下,边打边撤,往南面前行。
赵杰的大军和岳飞的大军,在身后紧追不舍。
没办法,西夏将领只能留下一万军士,抵挡追兵。
岳飞的背嵬军加上赵杰的梁山大军,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将这一万军士砍杀殆尽。
眼看着追击不上,赵杰一声令下:“撤,撤回汴梁城!”
两军合兵一处,从东门进入城内。
赵杰没有回城内的皇宫。
而是在议事厅内,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他清清嗓子,开门见山道:“诸位将军,如今我梁山大军全部已经赶到汴梁。如何击退西夏和吐蕃的联军,诸位将军有什么想法吗?”
军师公孙胜捋着胡须,阴沉着脸上前答道:“启禀王爷,现在我汴梁城被敌军围住。依卑职之见,还是先守着城池,看看敌军会不会前来攻城,再做打算吧!”
镇北王岳飞也出言附和:“启禀王爷,我军目前还未跟西夏和吐蕃的联军正面交手,还不知道他们的实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需观察观察,再做商议!”
底下的众将领纷纷出言附和。
赵杰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朗声道:“既然诸位都不同意立刻出兵,那就先看看吧。只怕这些西夏和吐蕃的联军得知我军进城,不会再来攻打汴梁了!好了,诸位辛苦,先散了,回去休息去吧!”
“是,王爷!”
众将领各自散去,到城内休整。
东门外的西夏军马,损失了一万五千人后,退回南门外的营寨内。
南门外驻守的是西夏将领萧合达,以及他手下的七万军士。
他在中军帐内得知东门的军士大败而回,心中纳闷不已。
萧合达赶忙追问:“这是怎么回事?快说!”
败回的西夏将领拱手道:“启禀李将军,我军营寨外同时冲出来两支军马,前后夹击。我军实在抵挡不住,这才撤回南门!”
“又有梁山援兵到了吗?来了多少军马?”萧合达继续追问道。
“密密麻麻望不到头,少说也有十几万人!”
萧合达倒吸一口冷气:“如此一来,城内的守军岂不是比我军还要多了?”
败回的西夏将领频频点头:“李将军,除此之外,有一支打着岳字旗的军马,异常骁勇。我军是一触即退,实在难以抵挡!”
萧合达喃喃道:“岳飞?这岳飞可不好对付啊!看来这是梁山解决掉大宋,全军赶回汴梁了!”
“这可如何是好,是否让其他两位将军迅速撤军?”
萧合达摇摇头:“明天本将军先去跟两位将军商议一番,再做打算吧。岳飞一到,想要拿下这汴梁城怕是很难了!”
话音刚落,萧合达摆摆手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败回的西夏将领拱手行礼后,退出中军大帐。
萧合达在中军帐内休整了两个时辰。
天刚蒙蒙亮,他披挂衣甲,翻身上马,往西门的任得敬大营疾行。
此时的任得敬也得知了梁山援军进城的消息。
他正在营寨内,思考着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