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陈霸先全军出击,正向大营杀来!\"
传令兵浑身是血地冲进中军大帐,声音因恐惧而嘶哑。帐内空气瞬间凝固,原本还在争执的将领们全都愣住了。
卢子略脸色煞白,握剑的手微微颤抖。这位一向刚愎自用的统帅此刻内心充满了恐慌,但他长期以来的自负让他无法在这个时候承认错误。他的目光扫过周文育和杜僧明,突然灵光一闪——有了替罪羊!
\"都是你们这两个叛徒招来的祸事!\"卢子略厉声指责,剑尖直指周、杜二人,试图将责任推卸出去,\"若不是你们私通外敌,陈霸先怎会在这个时候进攻?定是你们暗中传递消息!\"
周文育急得额头冒汗,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此刻心如刀绞:\"大帅!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敌军来势凶猛,当务之急是整军迎敌!文育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击退陈军,甘受军法处置!\"
杜僧明也单膝跪地,恳切劝谏:\"大帅,我军尚有数万将士,若合兵一处,未必不能击溃敌军啊!请大帅以大局为重!\"
然而陆安、钱明等谄媚之徒却在一旁煽风点火:\"大帅不可轻信!这分明是他们与陈霸先里应外合之计!若将兵权交给他们,只怕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卢子略犹豫不决,内心的多疑与恐惧交织。帐外喊杀声越来越近,已经能听到兵刃相交的铿锵声和士兵的惨叫声。
\"大帅!\"又一个浑身是血的校尉冲进大帐,\"前军...前军顶不住了!敌军攻势太猛,弟兄们死伤惨重!\"
卢子略终于慌了神:\"快!快传令全军结阵御敌!\"
周文育急忙道:\"大帅,让我和僧明带兵前去抵挡!我们对白云山地形熟悉,知道如何利用地利!\"
\"不行!\"卢子略断然拒绝,他的多疑此刻达到了顶点,\"本帅信不过你们!卢安、钱明,你们带五千人马去前军支援!\"
卢安、钱明顿时面如土色:\"大...大帅,我等不擅用兵啊...\"这两人平日只会阿谀奉承,哪懂得什么行军打仗?
\"废物!\"卢子略骂道,这才想起这两人根本不懂军事,但话已出口,难以收回。
就在卢子略犹豫不决之时,战局急转直下。
陈霸先亲自督战,麾下将士奋勇争先。交州军本就士气低落,加上指挥混乱,很快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报!左翼被突破!\"
\"报!右翼请求支援!\"
\"报!后军发现兰钦的旗帜!我们被包围了!\"
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卢子略彻底慌了手脚。他这才想起周文育和杜僧明的价值,急忙道:\"文育、僧明,本帅命你二人即刻率部退敌!若能击退陈军,前罪尽赦!\"
周文育苦笑摇头,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将眼中满是无奈与痛心:\"大帅,现在已经太迟了。我军阵型已乱,士气崩溃,就是孙武再世也难以回天了。\"
杜僧明补充道:\"为今之计,只有集中精锐,保护大帅突围!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卢子略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连连点头:\"好!好!就依你们!快组织突围!\"
然而为时已晚。陈霸先的军队已经突破最后一道防线,直扑中军大帐而来。
\"保护大帅!\"周文育大喝一声,与杜僧明各持兵刃,护在卢子略身前。
帐外杀声震天,箭矢如雨点般射入帐中。卢安中箭倒地,钱明想要逃跑,被冲进来的梁兵一刀砍倒。
卢子略吓得魂飞魄散,躲在亲兵身后瑟瑟发抖。这位平日威风八面的统帅,此刻却暴露出了内心的懦弱与无能。
周文育和杜僧明虽然武艺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渐渐落入下风。
\"大帅快走!\"杜僧明奋力杀退几名梁兵,回头喊道。
但卢子略早已吓破了胆,呆立原地动弹不得。就在这时,一支流箭射来,正中他的咽喉。
卢子略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穿喉而过的箭矢,双手无力地在空中抓了几下,缓缓倒地。这位刚愎自用的交州统帅,最终死在了自己多疑导致的败局中。
主帅战死,义军顿时大乱,纷纷弃械投降。
周文育和杜僧明仍在苦战,但已是强弩之末。就在他们准备以死殉节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住手!\"
陈霸先在亲兵护卫下大步走来。他约莫三十多岁年纪,面容坚毅,目若朗星,虽是一身戎装,却透着文人雅士的气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双眼睛,锐利中带着仁厚,仿佛能看透人心。
\"周将军、杜将军,久仰大名。\"陈霸先拱手施礼,态度诚恳,\"卢子略多疑无能,以致兵败身亡,实乃自取灭亡。二位将军英勇善战,忠义无双,何必为这等庸主殉节?\"
周文育冷笑,手中的长剑仍在滴血:\"陈太守是要我们投降吗?我周文育宁可战死,也绝不屈膝事敌!\"
\"非也,\"陈霸先摇头,目光真诚,\"霸先是想请二位将军共谋大业。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二位将军骁勇善战,若能与我同心协力,必能平定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
杜僧明沉声道:\"我等乃败军之将,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陈霸先正色道:\"杜将军此言差矣!胜败乃兵家常事。霸先能在白云山拖住二位半年,并非武功胜过将军,而是占了地利之便。若在平原野战,霸先绝非二位对手。\"
这番话既肯定了周、杜的军事才能,又给足了面子,让二人不禁动容。周文育握剑的手微微放松了些,杜僧明眼中的决绝也缓和了几分。
陈霸先继续道:\"况且,二位将军难道就甘心这样白白死去?义军数万将士的性命,还需要二位来保全啊!你们若战死于此,这些将士将何去何从?\"
周文育和杜僧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犹豫。他们不怕死,但确实放心不下那些跟随他们的将士。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信任的目光,此刻都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陈霸先看出他们的动摇,趁热打铁道:\"霸先在此立誓:若二位将军愿意相助,必定以国士相待!义军将士,愿留者整编入伍,不愿者发放路费遣散回乡,绝不加害!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周文育长叹一声,当啷一声扔下手中兵刃:\"陈太守仁德,文育...愿降。\"这句话说出口,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杜僧明也放下武器,单膝跪地:\"僧明愿追随太守!只求太守善待我军将士。\"
陈霸先大喜,立即上前扶起二人:\"二位将军请起!霸先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
陈霸先立即下令妥善安置降军。他亲自巡视军营,慰问伤兵,发放粮草,很快就赢得了义军将士的好感。
\"主公,\"参军请示,\"降卒约四万余人,该如何处置?\"
陈霸先沉吟片刻:\"精壮者选三万人整编入伍,其余发放路费遣散回乡。记住,不得强留,全凭自愿。\"
参军有些犹豫:\"主公,一下收编三万人,粮草恐怕...\"
陈霸先摆手打断:\"无妨。广州粮仓尚有余粮,足以支撑。再者,这些将士都是百战余生,若能真心归附,必成精锐之师。记住,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果然,陈霸先的仁德之举很快传遍全军。义军将士感念他的恩德,大多愿意留下效命。就连那些选择回乡的,也都领到了足够的路费和干粮。
周文育和杜僧明看到这一幕,终于心悦诚服。
\"陈公真乃仁德之主,\"周文育感慨道,\"比起卢子略,强过百倍。能追随这样的明主,是我等的荣幸。\"
杜僧明点头:\"是啊,乱世之中,能遇到如此明主,实属难得。我等当竭尽全力,辅佐陈公安定乱世!\"
陈霸先得知二人心意,特意设宴款待。席间,他诚恳地说:\"霸先得二位将军相助,如虎添翼。今后还要多多倚仗二位将军。\"
周文育和杜僧明连忙起身:\"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至此,陈霸先不仅化解了白云山之围,还收服两员大将和三万精兵,实力大增。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深谋远虑和仁德之心。
夕阳西下,陈霸先站在白云山顶,眺望远方。他的目光似乎已经越过千山万水,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未来。
\"乱世之中,唯才是举,唯德服人。\"他轻声自语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得人心者,终得天下。\"
远在长安的刘璟突然打了个喷嚏,喃喃自语:\"难道是有人在说我?\"他摇摇头,继续研究桌上的科举细节,却不知遥远的南方,那个叫陈霸先的男人实力又壮大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