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吴老四听后下意识回了句,随后才皱眉陷入了沉思。
他不相信统领会骗他们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从主动投降接受北境军的整编后,他才发现自己以前究竟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且不提上面给他们替换了崭新的武器装备以及生活物资。
最重要的是北境军非但不会克扣军饷,甚至到手的军饷比原来都要足足多了三倍。
不同于山阳军,军饷都是交由一层层军官发放到士卒手里,结果每个军官都会过一遍油水,可想而知底层士卒能拿到多少军饷。
更有甚者会借口拖欠军饷,一分都拿不到手,自己还要倒贴。
但北境军却是直接越过各层军官,按照人头来一个个发放军饷。
这意味底层士卒都能拿到完全属于自己的足额军饷。
硬要说北境军有什么不好的话。
毫无疑问便是没有人情味可言的严苛军纪。
一旦违反军纪,轻则警告撤职,重则逐出军队。
接受不了直接滚蛋,反正外面有大把人愿意接受。
以前当兵是受苦受难,现在当兵是待遇从优。
凡是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反正吴老四便非常乐意效力于北境军,军纪虽然严苛了点,但待遇是做不得假的。
何况军队风气都彻底焕然一新,不再像以往一样令人感到黑暗压抑。
负责统领他们的郭韶郭统领虽然年轻,但却没有任何人敢小觑。
尤其是原来改换门庭接受整编的山阳军。
因为红霞关便是在郭韶的率领下诈开城门击败了他们。
尽管郭韶为人沉默寡言,但却愿意与他们同甘共苦身先士卒。
尤其京城叛军攻打红霞关后,郭韶便一直留在城上亲自指挥作战,甚至连吃住都不例外。
正因如此。
红霞关守军才能一次次击退发起猛攻的京城叛军,无非是大家都非常认可相信郭韶。
在他的带领下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刘改却告诉他,郭统领欺骗了他们,吴老四怎么可能会轻易相信。
“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能,可是你还记得负责前往栖霞镇借粮的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半个月前啊……”
刘改说着说着便没往下说了,只是面露愁容地叹了口气。
红霞关到栖霞镇不过三百余里,就算押送粮车会耽误赶路速度。
一来一回下,按道理说借粮的人早该回来了。
偏偏至今对方仍旧没有回来。
“……可能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耽搁了吧,总而言之,暂时不要胡思乱想了。”
吴老四沉默半晌后才缓缓开口,只是嘴上这么说,实际心里怎么想的只要自己清楚。
又或者说。
他潜意识在逃避这个问题,不相信郭统领欺骗了他们。
“主要是我还听王六说,栖霞镇本身便粮草有限,同样在等着山阳那边的补给,所以能借给我们的粮草不多,不然统领也不会在短期内借了又借……”
刘改苦笑一声继续解释说明。
他也不相信统领会欺骗他们,可事实摆在眼前,自己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等等,这话王六和多少人说过了?”
吴老四脸色阴晴不定,眉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后突然瞳孔一缩猛地看向刘改。
“啊?”
刘改顿时吓了一跳,看到吴老四神情严肃有些可怕的模样,当即有些颤颤巍巍地道,“具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这人传人的,没有几十也有上百了……”
“行了,我知道,总之这事别再给人说了!”
吴老四拍了拍他的肩膀,话里话外都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我,我知道了,放心四哥,这事我也就只和你说过,其他人我可没说。”
感觉到不对劲的刘改连忙道。
晚上放饭的时候。
吴老四发现今天只有一碗咸粥和半张巴掌大的饼,对比昨天的话少了半张饼,粥也稀了不少。
他又不是傻子。
关内缺不缺粮从每天的伙食便能看出来。
记得伙食最好的时候,不仅粥饼主食不限量,甚至还会提供各种肉食。
相较于山阳军的伙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随着京城叛军打来后,伙食基本是一天不如一天,断粮都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统领欺骗了他们,栖霞镇方面已经无粮可借。
那么必然会在关内引发剧烈的震动。
皇帝都不差饿兵呢。
“四哥,你在想什么?”
夜深人静后,吴老四却没有离开城墙,而是与许多士卒一样在城上休息。
刘改见他吃完饭后便一直望天发呆便没有打扰,可直到夜深见他还是这样,实在是忍不住问了句。
“……你觉得北境军如何?”
吴老四久久才回过神来,像是在喃喃自语。
“那还用说,当然是很好啊,虽然军纪很严,动不动就惩罚,但待遇却是一等一的好,比我在老家都不知好了多少倍……”刘改不假思索地表示道。
事实上和他有这样想法的士卒很多,都觉得他们怪不得会输给北境军。
据说北境军的待遇比他们还要更好,尤其是那些最早追随将军四处征战的人。
最差的都能混到队长军司马这个级别,甚至田地钱财女人什么都有了。
因为将军从来都不吝啬赏赐,只要卖命拼搏立下战功,几乎是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这让整编过来的山阳军都羡慕不已。
换了是他们,肯定也会和他们一样在战场上拼命。
当然。
对于刘改而言,他最喜欢的是军营里的气氛,彼此关系都相当和谐,基本很少发生欺凌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为北境军内有负责军纪相关的督察队。
对于督察队而言,检查巡视确保军纪严明便是他们的职责,也关系着他们的升迁。
这意味着愈是有人违反军纪,督察队愈是兴奋。
毕竟这些可都是他们升迁的业绩。
故而军队里都有一句俗语,宁得罪上级莫得罪督察。
倘若有人故意欺凌手下袍泽,督察队是接受举报的。
一经查证便会严肃处理。
这也是为何军队鲜少遇到欺凌的事件。
当然。
不是没有,只是少见。
职位愈高,愈是犯不着干这种影响前途的事情。
反倒是底层士卒常常因为口角地域等问题大打出手,这方面通常也谈不上欺凌,更多是私人矛盾,顶多也就关个紧闭,挨上一二十个军棍。
真正的人渣恶徒早都在投军整编前筛选过一遍了。
“那你觉得京城叛军能有北境军一样的待遇吗?”吴老四又问。
“不可能。”
刘改下意识回了句,转而便挠了挠头道,“虽然我也不知道京城叛军的待遇如何,但我就是觉得他们的待遇肯定不如北境军。”
“哪怕郭统领欺骗了我们,你还会继续给他卖命吗?”吴老四再问。
“……应该吧。”
刘改不由犹疑片刻道,“说到底,粮草短缺也不是郭统领的错,他欺骗我们,更多是不想影响军心士气。”
“哈,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吴老四突然一脸释然站起身来,旋即拍了拍他的肩膀便准备离开。
“四哥你要去哪?”刘改愣了一下。
“为了你我的前途!乖乖等我回来!”
吴老四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留下这句话后便朝着远处城楼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
郭统领一直就在城楼。
而他需要向对方禀报一些事情,一些关系着红霞关以及自身命运的事情。
……
“在栖霞镇休整一天,补给完饮水干粮我们便继续出发。”
栖霞镇。
强行军之下,薛云他们用了五天时间终于抵达了栖霞镇。
只是士卒与战马都已经非常疲惫,已经到了不得不休息的地步。
当负责镇守栖霞镇的齐氏兄弟前来迎接后,他便立刻发布了这个命令,并且让齐氏兄弟尽快安顿好他们。
一年过去。
经过重建的栖霞镇都已经像模像样,只是不少地方仍旧狼藉破败,还需要慢慢整理修复。
“红霞关派来借粮的人还在这里?”
进城后,听取完齐氏兄弟汇报的薛云知道这件事情后都有些诧异。
“是的,卑职已经再三说过,栖霞镇粮草已经所剩无几,甚至连粮库都给他看了,可他还是不相信,硬说卑职把多余的粮草给藏起来了……”
齐大听后满是无奈地叫屈了起来。
难道他不知道红霞关的重要性吗?难道他不想借给对方粮草吗?
问题在于,同样切断补给的栖霞镇也在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上次借完粮后,栖霞镇的存粮都已经没多少了,眼下就等着幽都府方面的救济。
就算最后的存粮他肯借出去,底下的人也不愿意,甚至可能要造他的反了。
所以这粮能借吗?借不了一点!
“让他到时候跟我们走吧,至于粮食……你们留三天的口粮,其余的我都带走,幽都府的粮车最多三五天便能支援来了。”
薛云略作思索道。
算算时间,如今红霞关已经断粮了,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情况。
但他已经让余贵派出斥候马不停蹄地赶往红霞关。
一方面是查看红霞关有没有失陷,如果没有,那么便带话给郭韶,他已经率军在驰援来的路上,粮食方面无需担忧。
为此他只能暂时苦一苦栖霞镇的军民,至少粮食确实已经在运来的路上。
“卑职遵命!”
齐大没有任何意见。
他说话不管用,但将军一定管用。
他敢借粮底下人敢造反,将军借粮底下人一个屁都不敢放,还会拍手叫好。
没办法。
论及威望与信誉,北境没有人能比得上将军。
就算将军把栖霞镇所有粮食都带走了,底下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郭韶除了向你们借粮外,没有向你们借兵吗?”
薛云话锋一转。
“没有,而且卑职还主动提议过,但郭韶却拒绝了,并表示不是他不想借兵,而是关内粮草有限,养不活太多兵马。”
齐大连忙回答。
“原来如此。”
薛云微微颌首,心想着单从只借粮不借兵来看,郭韶确实有把握守住红霞关。
而郭韶后续迟迟没有再派人前来栖霞镇。
这意味着红霞关仍旧没有失守。
愈是如此,他心情愈是沉重。
深怕有坏消息突然从红霞关传来。
在大致了解红霞关以及栖霞镇目前的情况后,薛云便没有和齐氏兄弟继续深聊,直接选择了早点休息。
栖霞镇现在同样有驻军八千,士卒里同样大半是整编过后的山阳军。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负责重建事宜,同时需要经常派人巡视北方草原,密切监视戎人的动向。
因为戎人一直以来都是逐水草而居,哪怕之前他栖霞镇以北的舍农部以及一众戎人部族都给屠了。
但这不代表往后没有戎人会迁移到这片草原生活。
毕竟舍农部会选择在这片草原生活,足以说明这片草原水草丰茂适合游牧生存。
去岁的时候。
薛云还想着派其他人深入草原继续扫荡戎人部族。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来他通过奇袭拿下了山阳,二来东海城因为京城叛军介入大败而归。
最后京城也借此机会向山阳发动了突袭。
一桩桩事情下来。
等到薛云都全部处理完毕后,那么如非必要,他都不能再打下去了,必须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行。
人都是会累的,北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再打下去。
北境都要撑不住了。
翌日。
天还未亮的时候,薛云便已经率领骑兵离开了栖霞镇,继续火速赶往红霞关。
行至一半。
他们撞见了余贵麾下的斥候,并且给薛云带来了一个如释重负的消息。
红霞关没有失陷。
据说不久前红霞关有叛军细作私底下宣扬郭韶欺骗了他们,不仅关内即将断粮,并且栖霞镇也已经无粮可借,以此来动摇军心诱使士卒们哗变投降。
所幸郭韶发现及时,第一时间肃清了细作,并表示关内确实即将断粮,但栖霞镇一定能借到粮食。
因为幽都府已经支援了粮食,甚至将军都在赶来驰援他们的路上。
为此郭韶杀掉了自己的战马,并煮成肉汤分给了所有士卒,表示关在人在,关失人亡。
一番处理下来。
郭胜确实稳住了守军,奈何断粮后,饥饿迟早会让人失去理智。
好在关键时刻,余贵派出的斥候抵达了红霞关,从而让摇摇欲坠即将陷入崩溃的守军再次振作了起来。
一切都是因为将军来了,红霞关的危机都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