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
薛云能感受到杨铭话语里强烈的不甘心。
但赢就是赢,输就是输。
只要输了说什么都是借口。
何况这回他都没有亲自出手,若是换作他来冲锋陷阵直捣对方中军大营。
恐怕杨铭都会输得更加干脆,甚至最后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哼,所以,该问都问完了吗?你打算如何处置我?”
杨铭冷哼一声,他自然知道成王败寇的道理,可不代表他就会服气。
“我不会杀你,对于我来说,活着的你比死去的你要有用多了。”
薛云不在乎杨铭是否服气,从他的态度便能知道,想要劝降对方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他继续拿俘虏来威胁都没用。
他只在乎一点,自己能通过杨铭从龙飞处得到什么好处。
不管怎么说。
杨铭都是龙飞的副手发小,也是一员擅长领兵作战的大将。
这样的人才放在任何势力都会深受欢迎。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只要杨铭龙飞的关系没有彻底决裂,龙飞都会尽可能保下他。
“你想拿我来威胁大将军?做梦去吧!”
杨铭似乎猜到了薛云的想法,直接面露不屑道。
大将军自然指的是龙飞。
在他入主京城扶持幼帝把控朝政后,他都立马受封为了执掌大魏军政大权的大将军。
当然。
各方势力认不认他这个大将军便是另外一码事了。
反正薛云这个镇北将军的含金量远在龙飞这个大将军之上。
一个是新帝代表朝廷亲自册封,一个是相当于自封的。
想要挟天子以令不臣?
先把屁股上的屎给洗干净再说吧。
“威胁?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拿你来威胁龙将军了?”
薛云神色平静地看着杨铭,心想他和龙飞作为发小一道投军建功立业,难怪最后龙飞能成为锁龙关主将,他却沦为了副手。
敢情是脑子和高岳一样不太好使。
一个智力点在了武力,一个点在了作战指挥。
到底是打手思维。
“呵呵,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去岁奇袭拿下山阳后,想必你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京城了吧?”
杨铭自以为看穿了薛云的把戏冷笑出声。
“这不是明摆的事情吗?何况我还担心你们会趁我不在之际攻取山阳呢?”
薛云依旧不疾不徐从容淡漠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反正没有这一战,你我早晚都要开战。”
事实上薛云在拿下山阳后,龙飞便曾紧急召集杨铭等一干将领前来议事。
他依稀记得场面乱哄哄的,什么样的建议都有。
比如趁着薛云立足未稳出兵拿下南平关,为了日后攻取山阳占据先机。
有的更为激进,建议直接全军北上拿下山阳。
仅有小部分人认为不可轻举妄动。
毕竟他们麾下兵力分散,一部分在西线抵御福王凉王,一部分在东线锁龙关防备楚王。
剩余驻守京城以及北面关隘的兵力加起来才三万余。
再者当时又是冬天,根本不适合出兵作战。
最后还是龙飞拍板决定静观其变,同时向北关隘增援五千士卒。
虽说大家意见不太统一,但却有个共识。
那就是薛云迟早会学习晋王南下攻略京城!
毕竟拿下京城的好处太大了,他是无法拒绝这个巨大的诱惑。
杨铭同样如此认为。
单从军事角度来说,拿下京城乃至锁龙关后,薛云的军事实力都会再次暴涨,并在地理上对中原形成了包夹的态势。
一旦薛云解决福王凉王这两个后顾之忧,那么他能彻底占据争霸中原的主导权。
“我猜,在我出兵南下中原援救东海城的时候,你们的龙将军估计已经向山阳发兵了吧?”
谁知薛云却突然不答反问道。
“你……”
杨铭闻言一怔,满是惊愕地看向薛云。
“看来我猜中了。”
看到杨铭脸色的变化,薛云便知道自己的预感成真了。
在此之前。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楚王到底如何说动京城叛军帮助自己的。
杨铭自己也说过,最初龙飞是拒绝的,直到开春后才答应出兵帮助楚王。
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为何早不答应晚不答应偏偏等到开春后才答应。
如今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开春后,薛云率军离开了山阳。
这意味京城方面都有了可乘之机!
唯一需要顾忌的是薛云会率军驰援。
若是攻打山阳不顺,等到薛云率军赶到,那么他们都会无功而返,甚至最后能不能顺利撤回京城都不好说。
毕竟薛云麾下骑兵众多,又极其擅长千里突袭。
无论戎人十三大部族的舍农部,还是山阳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但如果他们在攻打山阳的时候,薛云无法驰援山阳呢?
所以龙飞才会突然答应出兵帮助楚王。
因为他料定一旦东海城败在了他们与楚王之手,那么薛云势必会出兵来救。
只要他出兵南下,哪怕得知山阳遇袭都无可奈何。
山阳与东海城孰轻孰重。
龙飞认为薛云一定清楚,就算他不清楚,手下也会有清楚的人。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一箭双雕。
不得不说。
龙飞确实打了一手好算盘。
“你居然知道?”
杨铭瞬间沉默了下来,许久才眼神复杂地看着薛云开口道。
在龙飞答应出兵帮助楚王的时候。
他确实和对方大吵了一架。
无非是当时龙飞并没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他,而是在吵完架后他才知道的。
不然他也不会在事后亲自领兵前往中原。
因为这个计划看似完美,实则却有一个漏洞。
如果薛云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东海城的危机及时回援山阳,那么龙飞的算计都会落空。
而杨铭的任务不单单是帮助楚王击败东海城,更有拖住薛云的意思。
“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仔细想想的话并不难猜到。”
猜测是一回事,验证是另外一回事。
何况薛云的直觉向来敏锐,一旦有所怀疑便会决定验证。
到了他这个位置,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不得不多疑谨慎。
“……我输了。”
杨铭默然良久,最后终于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满是苦涩道。
打扫完战场。
薛云没有在居临县停留太久。
安排一千兵马将俘虏以及杨铭都押送往幽都府后,他便率领着八千骑兵赶往了下一个战场。
北边的钳子卸掉了,接下来便轮到南边了。
一路狂飙突进。
途中薛云他们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众多打散了建制的溃兵。
失去约束的溃兵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极其可怕的存在。
落草为寇打家劫舍的都大有其在。
甚者有疯狂到直接袭击县城的。
这一幕让他想到了曾经自己逃亡时遇到的溃兵。
其中石氏兄妹便遭遇了全村被屠的惨剧。
薛云不是圣人,但也绝非毫无原则底线。
当他遇到烧杀劫掠的溃兵后,直接下令把他们全部都给宰了。
为此薛云他们在路上都耽误了不少时间。
十天后。
一处名为荒离原的地方。
放眼望去尽是广袤无垠绿意盎然的原野。
根据斥候侦查的结果。
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楚王军正朝着荒离原进发。
薛云不过是比他们提早一步抵达了这里以逸待劳。
“大人,楚王军距离我们仅有三十里了,预计傍晚前便能抵达。”
清澈的溪流边上。
薛云蹲在满是鹅卵石的溪流边,摘下头盔的他捧起溪水打湿了头发和脸容。
夏日炎炎。
对于身穿甲胄的他以及麾下士卒们而言,基本上都闷热不堪,宛如置身于铁罐头里一样。
好在原野上不缺河水溪流,恰好能拿来清凉解热。
人需要降温,战马同样需要。
“傍晚么?午饭后休整半个时辰便集合列阵。”
薛云抬头望了眼临近正午的阳光,当即下了命令。
他们在荒离原已经休整了两天。
除了燥热难耐外,赶路的疲惫都已经消散得七七八八。
尽管楚王军有两万兵马,仅有八千骑兵的薛云却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一路追击下来。
对于本就疲惫的楚王军无异于雪上加霜,战斗力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哪怕只有三千骑兵,他都照样敢直接率军冲阵。
“依然没有收到山阳方面传来的紧急军情吗?”
“回大人,还是没有。”
余贵也知道京城叛军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奈何山阳距离幽都府太远了,更遑论他们如今所在的中原腹地。
如果京城叛军确实已经出兵山阳,估计从山阳发来的紧急军情都还在路上。
“我知道了,还有其他事情吗?”
薛云微微颌首,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像是早有所料一样。
从杨铭口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后,他便立刻派人前往了幽都府。
一方面是让吕望提前调集兵马物资,另一方面则是给山阳的卫超带句话。
如果龙飞真的兵出山阳,万一抵挡不住的话可以选择放弃山阳撤往红霞关。
但山阳可以丢,红霞关绝对不能丢!
这是他的底线。
“有,东海城一支溃军的首领想要拜会将军。”
余贵确实还有其他事情。
他们大张旗鼓的军事行动是瞒不住人的,尤其是东海城方面的溃兵将领。
毕竟在薛云出兵之前,常驻幽都府的东海城使者便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回了前线。
所以东海城的溃兵将领们都知道薛云是来援救他们的。
只是薛云仅仅出动了万余骑兵,起初这些人无疑是失望的。
主要是他们不相信就这点兵马能拦住追击自己的楚王军与京城叛军。
直至薛云击败京城叛军的消息传出来后,这些人顿时重新升起了希望,甚至迫不及待想要联系上薛云,甚者都打算依靠薛云反扑回去。
奈何薛云他们行军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这些人想联系都联系不上。
当薛云率军抵达荒离原准备以逸待劳伏击楚王军后,休整期间,终于有溃兵将领的人找到他们说明了来意。
“不见。”
薛云回答得非常干脆,根本不想与东海城的溃军将领有任何接触。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无非是想要利用自己打回去。
问题在于。
他根本不是来帮助东海城打败楚王的,而是来给东海城续上一口命的。
无论东海城击败楚王,还是楚王击败东海城都不符合他的利益。
唯有两败俱伤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等他击败即将到来的楚王军,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撤回北境准备驰援山阳。
“是!属下这就打发走对方。”
余贵二话不说便告退离开。
初夏的原野草木极其茂盛呈现出一副勃勃生机的景象。
有些野蛮生长的野草甚至都有一丈来高,完全能将人和马匹都遮挡得严严实实。
也不知道是否太过疲惫的关系。
这支负责追击包夹东海城溃兵的楚王军都没有派出多少斥候侦查。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余贵并没有让麾下斥候解决掉楚王军寥寥无几的斥候。
因为在他看来,楚王军的斥候根本不是合格的斥候,更像是负责探路的。
最重要的是对方出现在荒离原的时候,竟然连隐藏在茂盛草丛里的八千骑兵都毫无所觉。
临近傍晚。
两万楚王军稀稀拉拉有气无力地出现在了荒离原,如果不是他们手里拿着武器,乍一眼看去还以为是一大群逃荒的难民。
没办法。
打了一年的仗,又连续四处追击了大半个月,甚至后方粮草补给都开始跟不上。
这支楚王军能支撑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可惜战争是残酷的。
趁你病要你命,赶尽杀绝才是对敌人最大的敬意。
“杀!”
当楚王军行至一半准备停下来休息的时候。
伴随着一声令下。
隐蔽在草丛里人衔枚马裹蹄的骑兵们纷纷翻身上马,朝着远处的楚王军便发起了进攻。
由于太过突然的关系。
未等骑兵们冲杀到近前,本就精疲力竭临近崩溃的楚王军都瞬间乱成了一团。
拥挤,踩踏,逃命。
然后在混乱中迎来的骑兵们的冲击。
一时间哭天喊地声都盖过了厮杀的声音。
楚王军根本都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直接一触即溃。
这估计都是薛云麾下骑兵打过的最轻松的仗。
一战下来。
人都没杀多少便迎来了乌泱泱一大片跪地投降的人。
整得薛云麾下骑兵都有点懵了。
老子还没发力,你们怎么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