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苏林昭坐在椅子上无聊的想打滚,第无数次想念她的手机。宋萱萱借了手电筒过来“去厕所吗?”
“去啊”
白天还好,晚上苏林昭也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只能结伴去,像极了小学生。没办法,农村的旱厕,几块木板那种,没人打手电筒,她都怕掉下去,不敢想那画面得多热闹。
上完厕所宋萱萱小小声问“你是不是要去找人打柜子?要不顺便过去问问吧?”下午苏林昭和李婶打听木匠的时候她也听到了。
苏林昭好奇,她怎么突然这么急切,而且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怎么偷感这么重?
还是配合着小声回答“是啊,本来准备明天中午去问问的,现在过去也行。”
走到半路上没人的时候,宋萱萱才开口解释“今天下午回来的时候,看到吴美娟蹲在我手提箱旁边,看到我进来,急忙起来了,说箱子挺好看的。”
这才第二天,就有人准备下手了?也是,宋萱萱一看就很有钱。苏林昭的钱票一直用油纸包好贴身带着的,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也好,早点打个柜子,放东西也方便,你带了锁吗?”
“没带,这两天想办法去一趟县城,还缺挺多东西的,你去吗?”宋萱萱带的大多是吃的和穿的。
“去的,我也缺些东西,别的不说,手电筒也不好每次去借吧。等下顺便去问问根叔,不知道他最近去不去县城。”白天的时候,苏林昭已经把根叔和木匠几户人家位置都打听好了,朋友不是白交的。
村里就一个木匠,跟大队长还有点亲戚关系,叫王大勇,以前在城里当过学徒,现在农闲的时候也帮人打点家具,收点加工费。
“大勇叔?在家吗?”走到院子门口,苏林昭开口喊道。
是个五十来岁的婶子开的门“他在家呢,你们是?”
“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您叫我小苏就行,这是小宋。”也没多说,虽然昨天刚来,但苏林昭肯定村里人除了个别不合群的,几个新来的知青什么情况她们肯定都知道了。
果然这位婶子也是知道的“是你们啊,快进来坐,找栓子他爹啥事啊?”王栓是他大儿子。
一家人都在堂屋坐着,应该也是刚吃完饭,苏林昭拿了把竹凳就坐在了堂屋门口“是这样的,婶子,我们俩想打两个小柜子,放点衣服什么的。就之前赵知青她们的柜子也是大勇叔打的吧?那手艺真不错,我们也行想打个差不多大的,多少钱?”
午休的时候有问了赵丽,她们的柜子都是王大勇这边打的。
“对,不止是知青点,村里人婚嫁过礼的家具也都是我打的,栓子也跟着我学了十几年手艺了。赵知青那种双层的柜子你们自己拿木头的话,就收5毛钱,没有木头要贵点,得2块。”王大勇在一旁点点头,报了个价格。
她们肯定是没有木头的,一人给了2块钱,定了个木柜子,活简单,三天后给她们送过去。
个人资产-2元,没个进项,心里总是慌慌的,过两天去城里得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定好柜子,又去了趟根叔家。运气不错,刚好明天牛车有去县里,早上村口大柳树下集合。
临睡前也没忘了泡个jio,今天这腿可遭罪了。苏母准备的东西挺齐全,搪瓷杯,铝饭盒,热水瓶,搪瓷盆都带了俩,一个洗脸,一个洗澡加泡脚。这两天靠这些小东西从宋萱萱那赚了不少小零食,严重怀疑她行李袋里面是不是全带的吃的。
乡下可没什么公共澡堂,都是烧了水在家洗,好点的人家有大的泡澡桶,一般人家就用小木桶简单洗洗完事。
知青点后院有个土胚小房间,矮矮的,就是浴室了,男女共用的,小木门也是摇摇欲坠,严重缺乏安全感,苏林昭和宋萱萱洗澡都是互相替对方看着门。
等大勇叔来送柜子的时候还是请他帮忙修一修,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夜深人静的时候,苏林昭仿佛听到了哭声,断断续续的怪吓人。
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就发现旁边床铺上,宋萱萱把自己整个藏在被子里,偶尔传来小声的抽泣声。
白天看她大大咧咧的,适应的挺快,结果晚上躲被窝里哭,给人吓一跳,不过苏林昭也没有去打扰她,这个坎只能她自己迈过去。再说了人家特意晚上躲被窝里哭,现在过去戳穿人家,多尴尬啊。
十几岁的小姑娘,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还要面对各色各样的人,她前世刚开始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哭的还少吗?
睡得早,第二天一大早就醒了,把宋萱萱叫醒,看了眼时间,才6点不到。没错,宋小富婆有手表,还是浪琴的。
刷牙的时候,吴美娟又把牙刷凑了过来,还没等她开口,苏林昭问道“我们今天去县里,要帮你带支牙膏吗?不过你得先给我票,我没票了。”
她讪讪地收回手“不用了不用了,我想起来我还有剩一点,将就着也能用。”
苏林昭转头“那你记得还我一次,我明天去找你拿,可别又找不到了。”开玩笑,她的便宜是这么好占的?
宋萱萱在旁边忍不住笑出了声,苏林昭瞪他一眼,别影响她发挥,等下她也笑场了怎么办。
杨杰刚好也出来洗漱“苏知青,大家是带着梦想来建设新农村的,相逢一场也是缘分,应该互相帮助,怎么能这么斤斤计较呢?”
知青点还有这款的?苏林昭淡定的回了一句,“杨知青,我们新来的粮食不太够,你能帮助我们一些吗?”
杨杰不说话了,粮食他哪里舍得分给别人。
钱英她们淡定的看戏,这两天也看出来了,苏林昭不是个能吃亏的,倒是宋萱萱,手松的很。
早上送粮食去厨房的时候苏林昭少拿了些“中午我们就不回来吃了,不用做我们的午饭。”
背上借来的小背篓,拐去大队长家请个假,就去村口集合等牛车。
到的时候6点多,天气不错,太阳已经出来了,有几个大婶大嫂子已经在树下等着了。
苏林昭带着宋萱萱成功加入大婶们的聊天群体,她们都是带着家里的鸡蛋和一些干菜,送去收购站补贴些家用,顺便买点针头线脑的回来。
聊的也是冬天家里的鸡下蛋又少了,快过年了,布票还没攒够,都不够给小孩做件衣服的,谁家姑娘在趁着年前相看呢……
一桩桩一件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没一会儿,根叔牵着牛车过来了,大家上了车继续聊的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