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阳怀揣着那本从藏书阁角落寻得的破旧古籍,匆匆回到自己的居所。
一踏入房间,他便迫不及待地将古籍轻轻置于简陋的书桌上,仿佛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此时,窗外的阳光正好,一束光线透过斑驳的窗棂,精准地落在古籍之上,似是也想一窥其中奥秘。
楚阳缓缓坐下,深吸一口气,双手微微颤抖着再次翻开古籍。这一次,他带着更为虔诚与专注的心境,逐字逐句地研读。
古籍纸张因年代久远而变得脆弱易碎,他的动作格外轻柔,生怕稍一用力便会让这些承载着神秘知识的书页化为齑粉。
随着阅读的深入,楚阳的眼神愈发明亮,那原本模糊的字迹在他眼中逐渐清晰起来,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跳跃、在诉说。
古籍中所阐述的独特儒道理念,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璀璨流星,为他在迷茫的修行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尽管部分内容缺失,语句也时有晦涩难懂之处,但那些仅存的文字里所蕴含的智慧,已然让楚阳坚信,这便是他苦苦寻觅的突破关键。
书中记载着一种独特的儒道修行法门,强调以意念为引,将儒道之力凝聚于一点,随后如涟漪般扩散至全身,以此来强化自身的儒道根基。
这与楚阳以往所接触到的修行方法大相径庭,却又在冥冥之中与他内心对于突破的渴望相契合。
他顺着书中的指引,尝试着在脑海中构建修行的脉络。闭上双眼,楚阳开始调动体内那股熟悉又陌生的儒道之力。
起初,一切都显得那么艰难,如同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儒道之力似乎并不听从他的指挥,四处乱窜,让他的身体产生阵阵刺痛。
但楚阳并未放弃,他不断回忆古籍中的字句,调整着自己的意念,努力引导着那股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楚阳的额头已满是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他的衣领。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就在他几乎要感到绝望之时,一丝微弱的儒道之力终于按照他的意愿,凝聚在了他的掌心。
那股力量虽小,却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楚阳惊喜地睁开双眼,望着掌心那一丝闪烁着微光的儒道之力,心中满是喜悦与激动。
这小小的成功,无疑是对他这段时间辛苦探寻的最好回报,也让他对这本古籍的信心大增。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古籍,继续深入研读。这一次,他发现了一段关于如何将凝聚的儒道之力转化为实际攻击手段的描述。
虽然同样残缺不全,但楚阳凭借着之前的经验和自己对儒道的理解,开始尝试着推测和补充其中缺失的部分。
他反复琢磨着古籍中的每一个字,在脑海中不断模拟着修行的过程。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随着思考的深入,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他决定尝试将儒道之力与自己擅长的文字相结合,以文字为载体,将儒道之力释放出去,形成一种独特的攻击方式。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楚阳立刻起身,在房间里寻找可以用来书写的工具。
他翻遍了整个房间,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支毛笔和一张略显陈旧的宣纸。
他将宣纸平铺在桌上,蘸饱墨汁,深吸一口气,在宣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剑”字。
当最后一笔落下,楚阳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剑”字上,试图将体内的儒道之力注入其中。
然而,这一次的尝试却并不顺利,儒道之力在接触到文字的瞬间,便如泥牛入海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普通的“剑”字静静地躺在宣纸上。
尽管遭遇挫折,楚阳却并未气馁。他深知,修行之路本就充满坎坷,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尝试过程,思考着问题所在。在仔细回忆古籍中的描述和自己刚才的操作后,楚阳终于发现,自己在注入儒道之力时,意念不够集中,导致力量分散。
调整好状态后,楚阳再次提笔,写下了同样的“剑”字。
这一次,他全神贯注,将所有的意念都凝聚在这个字上,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儒道之力缓缓注入。
随着儒道之力的注入,“剑”字上逐渐泛起一层淡淡的光芒,一股微弱的剑气从纸面升腾而起,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成功了!”楚阳忍不住轻声欢呼起来。
这一丝微弱的剑气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楚阳来说,却是他修行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它意味着楚阳对这本古籍的理解和运用已经初见成效,也让他对未来的修行充满了信心。
此刻的楚阳,犹如一位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行者,终于看到了前方那一丝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