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先清除了赵普这边的势力。如果按照一个政治老手的常规操作,下一个目标就应该就是尽快清除赵光义。况且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2岁,小儿子赵德芳也14岁了,皇子已经长大,已经不再需要赵光义接班这样一个备用方案了。

换一个像李世民那样心狠手辣的皇帝,杀个把亲兄弟还是没什么心理障碍的,但是看着一起长大的弟弟,赵匡胤心软了。

在赵匡胤心里,赵光义始终是那个坐在自己腿上嬉戏打闹的孩子,是那个勾着自己脖子让自己抱抱的弟弟。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兄长,他用慈爱的目光欣慰地看着弟弟妹妹长大,可作为帝王,过于重视亲情已经成为了他最为致命的弱点。

朝局就像一个天平,你单拿掉了一边秤盘上赵普这边的砝码,必然导致整个天平的失衡,再也没有人限制赵光义的一家独大。赵普离京的一个月后,架不住多位朝臣的反复上奏,赵匡胤只得把赵光义封为晋王。迟迟不忍心下手的赵匡胤将蓦然发现,接下来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权势熏天、对他虎视眈眈的赵光义。

其实早在开宝二年,很多人就已经看出来赵光义图谋不轨的种种迹象,有一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向赵匡胤发出预警,殿前都虞候杨信含泪上奏说:“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豢养死士、结交朋党,此人居心叵测,请陛下一定小心提防。”但是那个时候,赵匡胤并不以为意,当场大怒:“我们兄弟相处和睦,感情深厚,哪里要你这样的小人挑拨离间。”立即下令将杨信驱逐出殿。人啊,就是个感性动物,不论多么聪明都会被固有的情感所左右。

自从成为隐性意义上的皇储,赵光义就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积蓄实力,他到处许以利益、予以援手,不遗余力地拉拢朝廷军政大员。举个例子来说,开宝五年(972年),由于涌入国都的百姓越来越多,导致开封粮仓提前被吃空了,掌管开封城物资储备的三司使楚昭辅受到了赵匡胤的严厉斥责,被要求限期解决问题。正在楚昭辅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际,赵光义不光帮他向皇帝代为解释难处,还从其他地区紧急调拨十万石粮食进京,帮他解了燃眉之急,从此以后,此人死心塌地成了赵光义的铁杆拥趸。

最能够证明赵光义狼子野心的,就是他私自豢养了大量死士,这些死士大部分是亡命之徒,有的甚至身背多宗大案。这些人日常由赵光义供养,并许配给妻子家眷,他们或住在王府内,或杂居在市井之间,还有的被集中养在城外的一个秘密院落。他们组织严密、行踪诡秘,多年来从未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直到赵光义登基以后,这些死士包括郭密、张凝、葛霸、戴兴等人才浮出水面。

作为老牌政治家的赵匡胤,已经清晰嗅查到了来自二弟的威胁,他开始打算大力扶持皇子作为新的势力,来自然替代晋王的势力。这在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也能实现权力的顺利过渡,但是他所面对的是阴险狡诈的晋王赵光义。

开宝六年二月,吴越王钱俶入京来朝,同来的还有大理、蒲甘、琉球等其他各国使臣,赵匡胤指定皇子赵德昭接待。这样的差事权力不大、却面子不小,因为代表的是大宋朝天子威仪去接受各国来朝,亲王坐在上面,下面各国使臣轮流跪成一片,场面是威风凛凛、众星捧月,历朝历代都会把这活交给皇储用来造势。这项工作以前都是交给赵光义干的,此次改派皇子前去,很明确地向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皇储人选可能有变。

这一年,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了,但以前还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从未涉足政事,现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出面,就被父亲推到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在这次的接待宴会上,赵匡胤让小儿子赵德芳也参加,在大家面前露了把脸。

令赵匡胤欣慰的是,赵德昭很好地完成了接待任务,举止大方、仪表得体,一时被大臣们夸赞很有君王气度,过了不久,两位皇子就都被封了官职。

这就立即引起了颇有心机的赵光义高度警觉,种种迹象表明,局势在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前进。对失去皇位的恐惧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妄想狂,让他每时每刻都在紧盯着周边的变化,此刻的赵光义像是一头受惊的小狼,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坐立难安。

赵光义是敏感的,这种敏感来源于脆弱,他没有任何可以倚仗的卓越军功,也没有可以服众的文治资历,他有的只是兄长赏赐给他的这个爵位和官职,他感觉皇兄会随时拿走身边的这一切,也顺便拿走那个将来属于他的皇位。

刺激他的事情有很多,尤其是后来的“迁都事件”,直接激起了赵光义的心中恐惧,让他终于狠下心来放手一搏——这只小狼要咬人了。

开宝九年(976年)的三月,刚刚春暖花开,赵匡胤下诏巡幸洛阳,晋王伴驾。洛阳的夹马营是这赵家哥俩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太后也都葬于此,陵墓叫作“安陵”。 此行洛阳重回故地,一是要祭祀父母,二是要祭拜天地。

跪在父母坟前的赵匡胤,一开始还在努力维持帝王威仪,慢慢地想到亲人逝去后的天人永隔,不觉悲从心来,抑制不住地失声痛哭。群臣被真情感染,也都默默陪伴着他一起啜泣。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大悲不过如此”,赵匡胤一声长叹。他站起身来,走上安陵旁的一座高台极目远眺,依稀能看到夹马营,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儿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他唤人拿过弓来,张弓搭箭双臂一振,一支鸣镝飞射而出。他手指箭落之处,目光深沉:“朕百年之后就葬在那里,我要回到故乡永远陪伴父母。朕的陵园,就叫‘水昌’吧。”

半月之后,赵匡胤率领群臣在洛阳之南的龙门山下,举行了气势宏大的祭祀典礼。伴着庄严的《景安之乐》,虔诚的赵匡胤缓缓登上高台圜丘,仰头望去天似穹庐,向下望去群臣和万千士卒整齐跪拜。赵匡胤敬祭天地,感谢传承社稷于大宋。

祭典已经完成,大臣们发现赵匡胤仍恋恋不舍地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要返回开封的意思,几日后,赵匡胤终于正式向群臣拿出迁都洛阳的提议。

对于赵匡胤来说,他考虑的是大宋的长治久安,现在的都城开封地处平原,东南西北一马平川,最大的问题是无险可守,此时幽云十六州大部分还在辽国掌控之中,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如果从那里出发,一路上将毫无阻碍的穿越华北平原直达开封,那么开封的交通优势就立即变成了劣势。因此开封更适合作为全国商业中心的陪都,作为行政中心则太过于危险。

相比来看,“十三朝古都”洛阳更具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洛阳山河拱戴,北有邙山,南有洛水,东有虎关,西有函谷关,易守难攻。以此为国都,宋朝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军队,进而就可以裁撤军队来减轻财政负担。

迁都提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朝议上提意见的朝臣个个像打了鸡血,根本压不下来,赵匡胤只是默默看着,没有说话。

赵匡胤明白,迁都必然影响很多人的利益,但绝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房产土地价值受损,跟朝臣的政治地位相比,那点价值还犯不上这么多人兴师动众的和皇帝唱对台戏。反对之声之所以这么反常的汹涌澎湃,幕后一定有人推波助澜,这个人没有别人,就是晋王赵光义。

作为开封府尹,赵光义坚决拒绝迁都,因为迁都之后,赵光义将失去经营多年的本土优势。他的开封属地官员、他所扶植的开封当地豪强都将被留在开封,赵匡胤这招釜底抽薪将至少将削除他几乎一半以上的势力。这一次,赵光义动员了他全部的朝廷力量,极力阻挠迁都。

赵匡胤直接找到赵光义,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直接掀开盖子谈:“迁都洛阳,不是想削弱你实力,确实是为了大宋的百年大计。”赵匡胤语重心长地分析了迁都的长远未来,如果建都洛阳,就能利用险要地形加强国都防卫,能在关键时候挽救大宋。赵匡胤反复强调,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

赵光义只是淡淡地站着,面如冰霜,他的回答简单明了,似乎懒得废话:“安天下,在德不在险。”意思是君王安定天下要靠仁德,哪里要靠什么山川河流。这一句话瞬间让赵匡胤失去了再讲下去的动力,你明明是在和他讨论地形的战略价值,比较两个地方之间的地理差异,他却偷换概念另起炉灶讨论道德意义,这就是驴唇不对马嘴故意不想好好聊天了。

赵匡胤很生气,但是没有发火,因为他发现赵光义确实是有叫嚣的资本。他静静看着低头站着的赵光义,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二弟声音不大,却字字坚定、底气十足。

不知不觉中,半数的朝臣都听命于他,晋王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权臣。赵匡胤明白,现在如果自己翻脸仍要坚持迁都,无异于公开摊牌开战,而在当下自己准备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这明显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一向杀伐决断、做事雷厉风行的赵匡胤此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此次面对赵光义势力的疯狂反扑,朝中居然没有能够有效支持自己的力量。迁都大事根本无法施行,看来只能以后从长计议了,最终,无奈的赵匡胤宣布暂停迁都。

洛阳之行历时四十多天,赵匡胤最终又要离开,他最后回望了一眼这个千年古都,悠然叹道:“不迁都于此,我大宋必养兵百万、耗费无尽,不出百年,恐怕天下财力就将为之消耗殆尽。”这一次赵光义赢了,但赵匡胤一语成谶,果然过了不到百年,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铁骑南下占领开封,使北宋灭亡。

北宋初年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之间的政治斗争剑拔弩张、刀光剑影,但你不会在表面上看出任何的风吹草动,不会在他们的言语里看到任何端倪,他们会在宴会上谈笑风生、会在共同活动里喜笑颜开。就在这风平气和的氛围里,他们笑里藏刀,暗暗盯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如同藏在暗处的忍者,默默祭出一记记杀招,招招致命、不死不休。

他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赵匡胤是政治家,而赵光义、赵普是政客。纵览中外历史,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基本上政治家很难斗得过政客,根本原因是队伍人员构成的不同,政斗手段的不同。

政治家的周围以正直清流为主,能臣干吏辈出,随便一个都是人杰,即便去惩治别人也是出于公心,斗争手段大开大合、光明正大,武功路数一般是少林金刚拳、武当太极掌之类的正派武学。而政客周围以阿谀奉承者居多,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对政客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不恭,他们的整人手段犀利多变,无所不用其极,用的武功大抵是辟邪剑法、葵花宝典之流的阴狠招式,时不时再发射点暗器,让人防不胜防。

回到开封后,晋王和皇帝分别干了几件事情。赵光义私下使用金钱贿赂、赠送美女、许以高位等方式,加快笼络军队、宫廷等重要岗位人员。

而赵匡胤一直在着手筹备北伐,时间到了八月,赵匡胤发动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战争,他命令党进为主帅,潘美为都监,率大军三万人,分三路征讨北汉。终其一生,不管什么时候,赵匡胤都在为了那个天下一统的大同世界不懈努力。

两个月里,大军捷报频传。北汉陈兵于太原城外,试图用骑兵野战阻挡大军。党进一举击破,杀敌数千人,缴获战马千余匹。马继恩领兵出辽州路,连破北汉四十余军寨,缴获大量粮草辎重,迁走人口无数。齐超领兵出沈州路,也接连大胜。

三路齐进围拢太原孤城,北汉国灭指日可待。眼看北方的这块补丁即将纳入统一的版图,朝廷却传来消息,通知撤军,原来是赵匡胤驾崩了。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