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等一众心怀忠义的仁人志士,秘密聚在一处。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每个人的眉头都紧紧锁着,仿佛有千钧重担压在心头。他们正低声密谋着一件关乎汉室兴衰存亡的大事——如何扳倒那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奸雄曹操。
这时,性子豪爽的马腾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双目如炬,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大声说道:“嘿,各位贤士,可别忘了,咱豫州牧玄德此刻就在这城中呐!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怎能不找他一同商议呢?玄德素有贤名,又身为汉室宗亲,想必定能与我们志同道合,共举大事。”
董承听闻此言,不禁微微皱眉,缓缓地摇了摇头,面露忧虑之色,说道:“这人虽说顶着个汉室皇叔的响亮名号,可如今他却整日跟在曹操身边,看似唯命是从,摇尾乞怜之态尽显。真能跟咱一条心,干这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大事吗?我看,悬呐!”
然而马腾却不以为然,他一脸笃定,仿佛对玄德的心思了如指掌,说道:“依我看呐,玄德心里一直就憋着股劲,恨不能立刻杀了曹操,以解心头之恨。就说之前围场那次,曹操那厮简直张狂到了极点!竟敢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地迎万岁,视天子如无物,这等僭越之举,实在是天理难容!
当时关云长在背后气得凤目圆睁,犹如铜铃一般,手握长刀,那架势分明就是要当场取了曹操性命,为汉室除害。可玄德却使了个眼色,关云长这才咬牙退下。这哪是不想杀啊,分明是曹操身边爪牙众多,玄德怕仅凭一己之力,非但杀不了曹操,还白白送了性命,实在是力量不够罢了。我看的一清二楚,你们若不信,去试试,我敢打包票,他肯定答应与咱们共襄大业。”
吴硕在一旁赶忙摆手,神色焦急地说道:“这事急不得呀,各位心里有数就行,还得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走漏风声,坏了大事。曹操耳目众多,稍有不慎,咱们可就万劫不复了。”众人听了,皆觉得有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绝非儿戏,便各自散去,等待合适时机再做商议。
第二天夜里,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笼罩。董承怀揣着那封至关重要的诏书,那诏书仿佛承载着整个汉室的希望与未来,他小心翼翼地直奔玄德家而去。到了门口,他轻轻叩响门环,那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门吏听到声响,从屋内出来询问。董承表明身份后,门吏不敢怠慢,赶忙进去通报。
玄德听闻董承深夜到访,心中“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这深夜时分,董国舅前来,定有要事。他赶忙出来迎接。一见董承,玄德满脸诧异,忙问:“国舅,您这大晚上的,是有什么要紧事吗?”说罢,将董承请进小阁楼。关羽、张飞二人听闻动静,也赶忙来到跟前,警惕地站在一旁,他们目光如鹰,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有任何不测。
玄德心里明白,董承深夜前来,必定有要事相商,于是开口问道:“国舅深夜到访,是不是朝中出啥事了?”董承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偷听后,压低声音说:“白天骑马去拜访,那是正常礼数,可就怕曹操那老贼起疑心呐,所以我才选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前来。”玄德赶忙说道:“多谢国舅的厚意,如此为我着想。”说完,便吩咐人准备酒食,招待董承。
酒过三巡,董承突然话锋一转,目光紧紧盯着玄德的眼睛,如同要将他的内心看穿一般,缓缓说道:“前天围场里,云长想杀曹公,将军您却使眼色摇头让他退下,这是为何呀?”玄德心里“咯噔”一下,犹如被人当胸打了一拳,惊道:“您……您咋知道这事儿的?”董承微微一笑,说:“别人都没瞧见,就我站在将军旁边,看得真真儿的。”玄德无奈,只好承认:“舍弟见曹操太张狂,实在忍无可忍,一时冲动,才有此举。”
董承听了,不禁捂着脸,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哭了起来。玄德见状,忙问为何。董承边哭边说:“汉朝要是能有云长这样忠心耿耿的人当帮手,何愁天下不太平啊!可如今……唉!曹操欺君罔上,汉室江山危在旦夕,我等空有报国之心,却苦无良策啊!”
玄德心中一紧,又怕是曹操派董承来试探自己,于是假装说道:“曹公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天下咋会不太平呢!”董承一听,脸色大变,“噌”地一下站起来,指着玄德说:“您可是堂堂汉朝皇叔,我才跟您掏心窝子说话,您咋还跟我装呢?”玄德见此,赶忙赔笑道:“我就是怕有诈,跟您开个玩笑,国舅莫要生气。”
这时候,董承见玄德态度有所松动,便觉得时机已到。他缓缓从怀中掏出衣带诏,双手递给玄德,神情庄重而严肃。玄德接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字字泣血,诉说着汉室的艰难与曹操的恶行。那每一个字仿佛都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呐喊,直击玄德的内心深处。玄德又悲愤又是激动,眼眶瞬间红了起来,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董承接着说道:“您看,上面已经有六个人签名了,分别是车骑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昭信将军吴子兰、工部侍郎王子服、议郎吴硕,还有西凉太守马腾。大家都一心想要匡扶汉室,诛杀国贼。”
玄德看罢,斩钉截铁地说:“既然您有如此匡扶国家的心思,我刘备虽不才,又怎能不效犬马之劳。为了汉室江山,我万死不辞!”董承一听,赶忙跪地磕头拜谢。玄德接着说:“既然接到了皇上的诏书,我就是粉身碎骨,也绝无推辞之理。”董承说:“那就请您也签个名吧,咱们齐心协力,共成大业。”玄德毫不犹豫地写上“左将军刘备”,还按上了鲜红的手印,郑重地交给董承收好。
董承又说:“我还得再找三个人,凑成‘十义’,一块对付国贼。”玄德赶忙叮嘱道:“这事可得万分小心,慢慢来,谋划的时候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咱们都得死无葬身之地。曹操生性多疑,行事谨慎,稍有风吹草动,他便会察觉。咱们必须步步为营,方能成功。”两人一直商量到五更天,鸡都开始打鸣了,董承才告辞离开。
玄德心里清楚,曹操生性多疑,肯定对自己不放心,为了不让曹操起疑,他便在住处的后园种起菜来。每天亲自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关羽见了,满心疑惑,忍不住问道:“兄长您本是胸怀大志之人,不留心练习骑马射箭,想着夺取天下,咋学起老百姓种菜了?这不是浪费大好时光吗?”
玄德看了看关羽,神秘一笑,说:“你不懂,这其中的道理,日后你自会明白。我这是韬光养晦,迷惑曹操,让他放松对我的警惕。”关羽没事的时候,就手捧《春秋》《左传》,看得津津有味,或者到院子里练练骑马射箭,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武艺。
有一天,关羽和张飞外出射箭未归。玄德正蹲在后园,专心致志地浇着菜呢。突然,许褚和张辽带着十几个骑兵,风风火火地冲进园子里。那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地面踏破。许褚扯着嗓子喊道:“玄德,丞相有令,请您立刻就走!”
玄德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手中的水桶差点没拿稳,忙问:“啥要紧事啊?这么着急。”许褚挠了挠头,一脸憨态地说:“不知道啊,丞相就叫我来请您,别的啥也没说。”玄德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的活,跟着他们去了曹操府上。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