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天写这些身世悲惨的人呢?其实因为是,这卷的卷名就是“人间”呐~
红尘百态,世事冷暖,即为人间。
第二卷“花月”篇就不会出现这些啦~到时候主要就是读者大大们爱看的风花雪月情节,甚至还有……)
林逸之轻轻地打开木箱,又随手拂去了落入其间的木屑。
当他逐渐看清箱中之物的那一刻,却是直接愣住了。
尽管林逸之想过很多种可能性,但他从未想过木箱里边放的会是这个——
一堆深黄色的信笺,被整整齐齐叠放于箱子之底。
除此之外,偌大木箱中,便只铺有一些驱虫用的草药了。
“这是……信纸吗?是魏伯伯写的?还是他收到的?”岚儿大眼睛忽闪忽闪。
林逸之沉吟片刻,答道:
“是信纸,不过比起信笺,这更像是还未发出的草稿。
可是,老魏一家人应该都不识字吧?又为何会藏着这种东西……”
“还未发出的信?写好的信笺不发出去,而是把它们放在箱子里边吗?这又是为什么?”岚儿摸着下巴,一脸疑惑。
林逸之摇了摇头,开始认真分辨起信纸上的字迹。
“果然,这是老魏妻子的口吻。”
林逸之瞳孔微闪,默读起这叠信纸。
但仅是片刻,他便眸光一黯,而且越往后读就愈发黯淡。
直至翻阅到最后一页,他开始不住摇头,短暂后又化为幽幽一叹。
“逸之哥哥怎么了?上边写了什么?”
岚儿十分懂事地收敛起笑意,认真问道。
“你……自己读读看吧。”林逸之放下信笺,递给了岚儿。
岚儿有些不明所以,便接过信笺乖乖细读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行非常板正的字迹,与印象中女子的娟秀字迹大相径庭——
“夫君,见字如晤。
夫君收到信的时候,应该会很惊讶吧?奇怪奴家是什么时候学会写信了?
奴家当然不会写信啦!但实在思念夫君得紧,便用口述的方式,找了村里热心的教书老先生代写了这封信。
哎呀扯远了,信纸实在金贵得很,琐碎之事不便多提。
今天是夫君离开的第一个月,目前家中一切安好,肚子里的宝宝也很好,
奴家有夫君留下的东西,加上县衙中人的帮衬,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望夫君勿念!
还有……奴家想你了。”
岚儿轻声念着,心间不由一阵感动。
这位未曾谋面过的阿姨,明显是报喜不报忧啊!
一个怀有身孕的女子,独自住在城郊,过得生活又怎会有信中所写的那般轻松呢?
她美眸微沉,继续翻阅起第二张信笺——
“夫君,见字如晤。
算起来,这是夫君远去的第二个月了。
很抱歉夫君,夫君那日去的匆忙,行踪缥缈,奴家还没找到能寄信给夫君的方法。
这封信,就连带着第一封,暂时收在家中留作纪念吧。
毕竟,奴家相信夫君一定能回来的,就算奴家寄不出去,待夫君归来之日,也是一定能看到的嘛!
这个月,虽说县衙之人几乎没有来过,但家中还有余粮,外加隔壁的婆婆接济,奴家与腹中孩儿的生活倒是还能过得下去,夫君勿念勿虑。
还有,奴家想你了。”
第二张信纸的语气依旧轻巧,与第一张无异,但已经能从中看出些许端倪了。
一句轻飘飘的“县衙之人几乎没有来过”背后,又饱含了多少心酸呢?
想到这,岚儿的心情不由变得沉重了起来,望着后续的信纸,面色也逐渐苍白。
后面的信笺均与前面两封类似,皆为一个月一封,除去报平安的语句之外,便是些羞人缠绵的情话。
但写信人明显不太善于言辞,尽管情深意切,可甜蜜之语来来去去却都只有那么几句。
直到读到倒数第二封信时,岚儿再次愣住了——
“夫君,见字如晤。
虽然下一个月还未到来,但奴家实在思念夫君得紧,便提前为夫君修书一封。
最近几日,腹中孩儿的动静越来越大,想来应该是快要出生了,不知道会为夫君生下男儿还是女儿呢?
奴家无能,尽管已经在很尽力地省吃俭用,但这个月,家中余粮还是不可避免地吃尽了。
外加如今正逢乱世,村中其他人家的余粮也同样很稀缺,唯有隔壁的婆婆还会偶尔挤出点粮食来接济我度日……
不过,奴家已经找到了代替之法,夫君不用过于担心,在为夫君生出一个大胖娃子之前,奴家可不敢轻易倒下呢!
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很好,很让奴家骄傲的人,而且他一定会很孝顺,很敬爱夫君您,
就像,奴家这样。
还有……奴家想你了,希望可以看见夫君归来那日……”
看到这,岚儿突然心底一揪,因为她发现这张信笺上还多了一行小字,与先前的信笺都不同,似乎是代笔老先生的口吻——
“小伙子,若是你能看见,就快些回来吧。
你家里这女娃子身子骨差得很,没她嘴上说得那么轻巧,临盆之日将近,切莫遗留天人之憾。
切记,切记!”
岚儿眼眶一红,美眸中水雾氤氲。
连代笔的老先生都看出这位阿姨是在强撑了,
更何况,她可是听婆婆说过的,魏伯伯之妻子在临盆前最后一段时日,她口中所谓的代替之法,其实是——
“啃野木,吃野草。”
以及……
余粮都快散尽了,却还坚持弄来信纸,为魏伯伯留信吗?
岚儿只觉得心脏像是被手揪住了那般疼,又心情沉重地拿起了最后一张信纸。
尽管她已经知道结局,但这最后一张信纸,还是给了她一种近乎是错觉的希冀。
若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又怎会有这最后一封信呢?
可当她看见最后一封信时,眸光却是彻底黯淡了下来,紧接着又凄然一笑。
是啊,意料之中。
最后一封信,是老魏写的——
“静儿,对不起,我来晚了。
自从我发现了你写的那些信,又找了人来解读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到底亏欠了你多少。
或许是因为已经找人读过太多遍,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我,也已经认识了这些信笺上边的内容。
这是你唯一留下的遗物了。
这些年来,每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我都会去西房看着这些信,想着你说过的那些话,仿佛还能感觉你就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