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高阳关城外,草色刚漫过马蹄,风里裹着新翻泥土的腥气。杨延昭勒住缰绳,胯下的“踏雪”打了个响鼻,喷得前蹄边的野花颤了颤。慕容雪侧坐在马后,胳膊轻轻环着他的腰,发梢扫过他的颈侧,痒得他忍不住笑:“再晃下去,咱们俩都要从马背上摔下去了。”
“谁让你骑这么快!”慕容雪嗔怪着,手指却悄悄收紧了些,“你看那边,周信和王超又在跟士兵们抢着射箭,上次输了麦饼还没认账呢。”
杨延昭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校场里闹成一团。周信光着膀子,手里攥着弓箭,嚷嚷着“这次要是再输,我把我那把祖传的腰刀给你”;王超叼着根草,眯着眼瞄准箭靶,嘴里还不忘损他:“拉倒吧,你那腰刀除了切肉快,砍辽兵都嫌钝,我才不要。”
两人正看得乐,远处突然来了一队骑兵,尘土飞扬的,看旗帜是并州方向来的。杨延昭心里一动——杨延浦之前说要派人来送并州的防务文书,难不成是有急事?
没等多久,骑兵就到了近前。领头的是杨延浦的副将赵虎,他翻身下马,跑得满头大汗,怀里还揣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一见到杨延昭就喊:“将军!不好了!杨将军让我给您送急信,辽军那边又有新动静了!”
杨延昭心里一紧,接过赵虎递来的信,展开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慕容雪凑过来,见信上写着“辽圣宗派耶律烈为使,称愿与大宋议和,约定下月在幽州城外的十里坡会面,还说要杨将军亲自去”,不由得也慌了:“议和?辽军之前打了那么多次败仗,怎么突然要议和了?会不会是陷阱?”
“肯定是陷阱!”赵虎在旁边急得直跺脚,“杨将军说了,耶律烈那小子一肚子坏水,上次在汴梁城外想骗您的《杨家兵法》没成,这次说不定是想把您骗去幽州,然后趁机抓您!”
杨延昭没说话,手指轻轻敲着马鞍。他想起上次和耶律烈交手的场景,那家伙眼里的贪婪和狠辣,可不是真心想议和的样子。可要是不答应,辽军说不定又会来犯,高阳关刚恢复元气,士兵们也需要休养,实在经不起再一场大战了。
“走,回营!”杨延昭勒转马头,“把周信、王超还有岳父都叫到中军帐,咱们好好商议商议。”
回到中军帐,杨延昭把信递给众人看。周信刚看完就拍了桌子:“什么玩意儿!耶律烈那小子的话能信?上次他说三年不犯大宋,结果转头就带辽军来攻高阳关,这次肯定是想把将军骗去幽州,然后瓮中捉鳖!”
王超也跟着点头:“就是!将军,您可不能去!要去也得我去,我皮糙肉厚的,就算被抓了,也能跟他们拼几下!”
慕容远摸着胡子,沉思了一会儿:“话是这么说,可要是咱们不答应议和,辽军就有借口再次来犯。现在高阳关虽然恢复了些元气,但兵力还是不足,要是辽军联合西夏一起来,咱们恐怕很难抵挡。而且汴梁那边,赵恒肯定也想早点结束战事,要是咱们拒绝议和,他说不定又会怪罪下来。”
慕容雪握着杨延昭的手,眼里满是担忧:“延昭,我觉得岳父说得有道理,可耶律烈太狡猾了,你要是去了,我实在不放心。要不……要不咱们派个人假扮你去?”
“不行。”杨延昭摇了摇头,“耶律烈见过我,假扮肯定会被识破,到时候反而会让辽军抓住把柄,说咱们没有议和的诚意。而且议和这种事,必须得有足够分量的人去,不然辽军也不会相信。”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我决定了,去幽州。不过咱们得做好万全准备,周信,你率领一万士兵,在幽州城外的黑松林埋伏,要是我这边有动静,你就立刻率军冲出来接应。王超,你留在高阳关,加强防务,防止辽军趁机偷袭。岳父,你负责管理粮草和药品,确保后方供应充足。雪儿,你……”
“我跟你一起去!”慕容雪立刻打断他,眼神坚定,“我会武功,还懂医术,要是遇到危险,我能帮你。而且我也想看看,耶律烈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不行!”杨延昭想都没想就拒绝,“幽州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留在高阳关,帮岳父打理伤兵营,等我回来。”
“我不留在高阳关!”慕容雪的眼眶红了,“上次你去汴梁,我就天天担心,这次你去幽州,比去汴梁还危险,我怎么能安心留在高阳关?延昭,咱们说好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一起面对,你不能说话不算数!”
周信和王超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劝:“将军,慕容姑娘说得对,她跟着去,也能有个照应。而且慕容姑娘武功不弱,要是真遇到危险,说不定还能帮上大忙。”
慕容远也点了点头:“延昭,雪儿说得有道理,让她跟着你,我也能放心些。你们俩一起去,互相有个照应,也好让我们安心。”
杨延昭看着慕容雪坚定的眼神,心里又暖又急。他知道慕容雪说得对,可让她去涉险,他实在放心不下。可他也知道,要是不让她去,她肯定会一直担心,甚至可能偷偷跟去。
“好,我带你去。”杨延昭终于松了口,“但你必须答应我,到了幽州,一切都要听我的,不能擅自行动。要是遇到危险,你要先保护好自己,不能逞能。”
慕容雪立刻破涕为笑,用力点头:“我答应你!我一定听你的,不擅自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周信带着一万士兵,提前去了幽州城外的黑松林埋伏,还在沿途设置了不少信号点,只要杨延昭那边发出信号,他就能立刻率军接应。王超则在高阳关加强了防务,不仅加固了城墙,还在城外多挖了几道壕沟,埋了不少火药,防止辽军趁机偷袭。
慕容雪也没闲着,她收拾了一个小包袱,里面装了些常用的草药、绷带,还有一把短剑——那是杨延昭送给她的,说是能辟邪。她还特意跟慕容远学了几招新的防身术,确保自己在遇到危险时能保护好自己,也能帮上杨延昭的忙。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杨延昭正在中军帐里检查地图,慕容雪端着一碗鸡汤走了进来:“延昭,快喝碗鸡汤,补补身子。明天就要出发了,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杨延昭接过鸡汤,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他看着慕容雪,突然把她拉进怀里:“雪儿,这次去幽州,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要是……要是真的遇到什么不测,你一定要先逃走,别管我。”
慕容雪用力摇头,眼泪掉了下来:“我不逃!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延昭,咱们说好的,要一起守着高阳关,一起看草原上的野花,你不能丢下我。”
杨延昭紧紧抱着她,心里满是愧疚:“对不起,雪儿,让你跟着我受苦了。等这次回来,我一定好好陪你,再也不让你担心了。”
“我不怕受苦。”慕容雪靠在杨延昭的怀里,轻声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再苦再难我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带着慕容雪,还有五百精锐士兵,骑着马,朝着幽州的方向出发。王超和慕容远亲自在城门口送行,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心里满是担忧。
“爹,您说延昭他们这次能平安回来吗?”王超忍不住问。
慕容远叹了口气:“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吧。延昭是个有勇有谋的孩子,雪儿也很聪明,他们一定会没事的。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好高阳关,等着他们回来。”
王超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好高阳关,等将军和慕容姑娘回来,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杨延昭一行人行军速度很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了幽州城外的十里坡附近。他们在离十里坡不远的一个小镇上住了下来,打算先观察一下辽军的动向,再决定要不要去十里坡议和。
小镇上的百姓大多是大宋人,只是因为靠近幽州,经常受到辽军的骚扰,生活得很不容易。看到杨延昭他们穿着宋军的盔甲,百姓们都很热情,纷纷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还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和水。
一个姓刘的老汉,拉着杨延昭的手,哽咽着说:“将军,您可来了!辽军经常来咱们镇上抢东西,还杀了不少人,咱们早就盼着宋军能来救咱们了!您这次来,是不是要打辽军,把他们赶回老家去?”
杨延昭握着刘老汉的手,心里满是愧疚:“老人家,对不起,让你们受苦了。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和辽军议和,希望能让边境太平下来,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议和?”刘老汉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将军,辽军的话不能信啊!他们上次也说要议和,结果议和刚结束,就又来抢咱们的东西,杀咱们的人。您可不能相信他们!”
慕容雪也跟着说:“老人家,我们知道辽军狡猾,这次来,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边境太平下来,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刘老汉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期盼:“好,好!将军,姑娘,你们都是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尽管开口,咱们镇上的百姓都会帮忙的。”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派人去十里坡附近打探辽军的动向。探马回来报告说,辽军在十里坡附近布置了不少兵力,还搭建了不少帐篷,看起来像是真的要议和,但也像是在埋伏。
“将军,辽军肯定是在埋伏!”一个探马说,“我看到他们的帐篷里藏了不少士兵,还在十里坡周围的树林里埋了不少陷阱,显然是想等咱们去了,就把咱们包围起来。”
杨延昭皱着眉头,心里更加确定,耶律烈这次议和肯定没安好心。他想了想,对慕容雪说:“雪儿,明天去十里坡议和,你就留在镇上,不要跟我一起去。要是我那边有动静,你就立刻派人去黑松林,通知周信率军接应。”
“我不留在镇上!”慕容雪立刻反对,“我要跟你一起去!要是你遇到危险,我能帮你。而且我留在镇上,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会担心你。”
“雪儿,听话!”杨延昭严肃地说,“这次去十里坡,肯定很危险,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留在镇上,不仅能帮我传递消息,还能保护镇上的百姓。要是辽军发现咱们有防备,说不定会来镇上捣乱,你留在镇上,也能应对突发情况。”
慕容雪知道杨延昭说得对,可她还是放心不下。她想了想,说:“好,我留在镇上。但你一定要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要是你出了什么事,我……我也活不下去了。”
杨延昭握住她的手,郑重地说:“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带着五十名精锐士兵,骑着马,朝着十里坡的方向出发。慕容雪站在镇口,看着他的背影,眼里满是担忧,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去安排镇上的防务。
十里坡上,耶律烈早就带着一群辽兵在等着了。他穿着一身华丽的盔甲,手里拿着一把大刀,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显然是胜券在握。
看到杨延昭来了,耶律烈笑着迎了上去:“杨将军,别来无恙啊!上次在汴梁城外,没能拿到《杨家兵法》,这次咱们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啊!”
杨延昭冷冷地看着他:“耶律烈,废话少说!你这次约我来议和,到底想干什么?要是你没诚意,就赶紧说,别浪费时间。”
“杨将军还是这么急性子。”耶律烈笑着说,“我这次约你来,是真心想议和。咱们两国打了这么多年,死伤了不少人,百姓们也苦不堪言。我觉得,咱们应该停战,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你觉得怎么样?”
“你真的想停战?”杨延昭皱着眉头,显然不相信他的话。
“当然是真的!”耶律烈拍着胸脯说,“我耶律烈说话算话!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
“什么条件?”杨延昭警惕地问。
耶律烈笑着说:“很简单,只要你把《杨家兵法》交出来,再让大宋割让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给辽国,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而且我还可以保证,以后辽国绝不会再犯大宋边境,还会和大宋通商,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
“你做梦!”杨延昭怒喝一声,“《杨家兵法》是我杨家世代相传的心血,是守护大宋的根本,我绝不会交给你!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是大宋的土地,是无数大宋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也绝不会割让给你!耶律烈,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是想趁议和的机会,骗取《杨家兵法》,占领大宋的土地!我告诉你,你休想得逞!”
耶律烈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阴狠:“杨延昭,别给脸不要脸!我好言好语跟你议和,你却不识抬举!既然你不肯交《杨家兵法》,不肯割让土地,那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来人啊,给我把杨延昭抓起来!”
随着耶律烈一声令下,周围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大批辽兵,朝着杨延昭他们包围过来。杨延昭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杀!”
五十名精锐士兵立刻拔出刀枪,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杀去。杨延昭手持长枪,左劈右砍,辽兵纷纷倒地。可辽兵太多了,很快就把他们包围了起来。
“杨延昭,你已经无路可退了!赶紧投降吧!”耶律烈在旁边大喊,“只要你投降,把《杨家兵法》交出来,我还能饶你不死,让你在辽国当大官!”
“我呸!”杨延昭啐了一口,“我杨延昭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向你们这些辽狗投降!弟兄们,跟他们拼了!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士兵们齐声呐喊,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猛杀猛砍。可辽兵太多了,他们渐渐体力不支,不少士兵都受伤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周信!他率领一万士兵,朝着十里坡杀来!
“将军,我们来救你了!”周信大喊着,手持大刀,朝着辽兵猛砍。
辽兵没料到会有援军赶来,顿时乱了阵脚。杨延昭趁机率领士兵们,朝着周信的方向杀去。两军汇合后,士气大振,朝着辽兵猛杀猛砍。
耶律烈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杨延昭,你竟然早有准备!好,这次算你厉害,咱们下次再算账!”说完,他率领辽兵,转身就跑。
杨延昭和周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率领士兵们在后追杀,又杀了不少辽兵,缴获了很多武器和战马。
一直追到幽州城下,杨延昭才下令停止追击。他看着幽州城的城楼,心里暗暗发誓:耶律烈,你给我等着,下次我一定要攻破幽州城,把你抓起来,为死去的大宋将士和百姓报仇!
回到小镇,慕容雪看到杨延昭平安回来,激动得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延昭,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还以为你出事了!”
杨延昭紧紧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对不起,雪儿,让你担心了。我回来了,没事了。”
周信也笑着说:“慕容姑娘,你放心,将军福大命大,肯定不会有事的。这次咱们不仅打退了辽军,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和战马,算是大获全胜了!”
慕容雪点了点头,擦干眼泪,笑着说:“太好了!延昭,周将军,你们都辛苦了,我已经让百姓们准备了饭菜,咱们快进去吃饭吧。”
大家跟着慕容雪,走进了小镇的酒馆。百姓们看到他们打了胜仗,都很开心,小镇酒馆里,松木桌子被擦得锃亮,刘老汉带着几个百姓端着热气腾腾的菜往桌上摆,刚炖好的羊肉汤冒着白气,香味顺着门缝飘出去半条街。周信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抄起筷子就夹了块炖得软烂的羊肉,塞进嘴里嚼得满嘴流油:“刘老汉,您这手艺绝了!比咱们高阳关伙房老张炖的还香,回头我得让老张来跟您学学!”
刘老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往周信碗里舀了勺羊汤:“周将军爱吃就多吃点!这羊是咱们自家养的,前儿个刚宰的,新鲜着呢!能让咱们大宋的将军吃饱喝好,有力气打辽狗,是咱们的福气!”
杨延昭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身边眼眶还泛红的慕容雪,拿起酒壶给她倒了杯温热的米酒:“喝点酒暖暖身子,刚才在镇口吹了那么久的风,别着凉了。”
慕容雪接过酒杯,小口抿了一口,酒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担忧也消散了不少。她夹了块青菜,放进杨延昭碗里:“你也多吃点蔬菜,总吃肉容易上火。刚才在十里坡杀了那么久,肯定累坏了,多补补。”
正说着,酒馆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青色长衫、背着药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看到杨延昭,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了过来,拱手道:“杨将军?真的是您!小人沈青,您还记得我吗?去年在高阳关,我跟着我师父给伤兵营的士兵看过病。”
杨延昭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仔细想了想,终于记了起来:“哦,是沈大夫!你师父还好吗?去年多亏了你们师徒俩,伤兵营的士兵才能恢复得那么快。”
提到师父,沈青的眼神暗了暗,叹了口气:“不瞒将军,我师父去年冬天得了场重病,没能熬过去,已经去世了。师父去世后,我就想着四处走走,给百姓们看看病,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了将军。”
杨延昭心里一沉,去年他在汴梁的时候,还听说沈大夫在伤兵营救了不少士兵,没想到竟然已经不在了。他拍了拍沈青的肩膀:“沈大夫是个好人,可惜了。你别太难过,你师父要是知道你现在还在给百姓们看病,肯定会很欣慰的。”
沈青点了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多谢将军安慰。小人听说将军这次是来和辽军议和的,刚才在外面好像听到有人说,将军打退了辽军,是吗?”
“可不是嘛!”周信放下筷子,大声说,“耶律烈那小子想骗将军交《杨家兵法》,还想让咱们割让土地,被将军骂了一顿后,就派兵想抓将军。幸好咱们早有准备,周信将军带着援军及时赶到,把辽兵杀得落花流水,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呢!”
沈青眼睛一亮,激动地说:“将军真是太厉害了!辽军太狡猾了,竟然用议和当幌子,想抓将军。幸好将军有勇有谋,没让他们得逞!要是将军出了什么事,咱们大宋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慕容雪看着沈青,觉得他为人正直,又懂医术,就笑着说:“沈大夫要是不嫌弃,就坐下来一起吃点吧。这桌菜都是百姓们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人多热闹。”
沈青连忙摆手:“不了不了,慕容姑娘,小人还有事要去村东头给王大娘看病,就不打扰将军和姑娘了。等小人忙完,再来看望将军。”说完,他又对着杨延昭拱了拱手,背着药箱匆匆走了。
看着沈青的背影,杨延昭心里有些感慨。沈大夫去世后,沈青一个人还在坚持给百姓们看病,这份心很难得。他拿起酒杯,对着周信和慕容雪举了举:“来,咱们喝一杯,庆祝这次打退辽军,也祝沈大夫能平平安安,给更多的百姓看病。”
三人碰了碰杯,各自喝了一口。周信放下酒杯,想起了什么,对杨延昭说:“将军,这次耶律烈没占到便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是不是应该尽快回高阳关?要是辽军再派兵马过来,咱们在这里恐怕不好应对。”
杨延昭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一早就回高阳关。周信,你今天晚上让士兵们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出发,争取尽快回到高阳关。”
“好嘞!”周信应了一声,又夹了块羊肉,大口吃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一行人马就出发了。刘老汉和镇上的百姓们都来送行,还给他们塞了不少干粮和水。杨延昭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高阳关,守住大宋的土地,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一行人快马加鞭,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回到了高阳关。王超和慕容远早就在城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平安回来,都松了口气。
“将军,您可算回来了!”王超快步迎了上来,上下打量着杨延昭,“您没事吧?有没有受伤?我听说耶律烈那小子想抓您,可把我担心坏了!”
“我没事,你放心。”杨延昭拍了拍王超的肩膀,“耶律烈确实想抓我,不过咱们早有准备,周信带着援军及时赶到,把辽兵打退了。这次不仅没让他们得逞,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和战马。”
慕容远也走了过来,看着杨延昭和慕容雪,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们一路上肯定累了,快回营休息,我已经让厨房给你们准备了饭菜。”
回到中军帐,杨延昭把这次去幽州的经过,跟王超和慕容远详细说了一遍。慕容远听后,皱着眉头说:“耶律烈这次没占到便宜,肯定会怀恨在心。而且他知道咱们有防备,下次再来犯,肯定会更加谨慎,说不定还会联合西夏一起来。咱们得加强戒备,不能掉以轻心。”
“岳父说得对。”杨延昭点了点头,“周信,你这次带回来的士兵,好好休整几天,然后加强对幽州方向的巡逻,密切关注辽军的动向。王超,你继续加固城防,多准备些滚石、热油和火药,要是辽军来犯,咱们也好有应对之策。”
“是!”周信和王超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高阳关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周信带着士兵们加强了巡逻,王超则忙着加固城防,慕容雪依旧每天泡在伤兵营里,给士兵们换药、治疗。沈青也在几天后赶到了高阳关,他说想留在伤兵营,帮慕容雪一起给士兵们看病,慕容雪很高兴,立刻答应了。
这天,杨延昭正在校场训练士兵,突然看到探马骑着快马,朝着他飞奔而来,脸上满是焦急。杨延昭心里一紧,立刻迎了上去:“出什么事了?是不是辽军又有动静了?”
探马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将军!不是辽军,是汴梁……汴梁派来了钦差,还带了三千禁军,说是……说是陛下有重要的事情要找您,让您立刻去汴梁!”
“什么?!”杨延昭心里“咯噔”一下,赵恒怎么会突然让他去汴梁?难道是知道了他在幽州打退辽军的事,想嘉奖他?还是有其他的目的?
周信和王超也赶了过来,听到探马的话,都皱起了眉头。周信说:“将军,您不能去!上次您去汴梁,就差点被赵恒治罪,这次他又突然让您去,肯定没安好心!说不定是耶律烈去汴梁告了状,赵恒想找您算账!”
“就是!”王超也跟着说,“将军,您要是去了汴梁,肯定会被他们陷害的!咱们不能让您去!要是钦差敢强迫您,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杨延昭沉默了片刻,缓缓说:“我跟钦差去看看。赵恒这次突然让我去汴梁,肯定有原因。要是我不去,他肯定会派更多的禁军来,到时候不仅我会有麻烦,高阳关也会受到牵连。而且我也想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将军!您不能去!”慕容雪也赶了过来,拉住杨延昭的手,眼里满是担忧,“上次您去汴梁,就受了很多苦,这次去,说不定会更危险。您要是走了,高阳关怎么办?我怎么办?”
杨延昭看着慕容雪担忧的眼神,心里满是愧疚,却也知道不能让事情闹大。他轻轻拍了拍慕容雪的手:“雪儿,别担心。我跟钦差去汴梁,很快就会回来的。你在这里帮岳父和周信、王超守好高阳关,等我回来。”
“我不放心!”慕容雪摇了摇头,眼泪掉了下来,“我要跟你一起去汴梁!要是你遇到危险,我能帮你!”
“不行!”杨延昭立刻拒绝,“汴梁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留在高阳关,帮我守好这个家,等我回来。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慕容远也走了过来,叹了口气:“雪儿,延昭说得对,你不能跟他去汴梁。汴梁那边奸臣多,你去了不仅帮不上忙,还会让延昭分心。你留在高阳关,咱们一起守好高阳关,等延昭回来。”
慕容雪知道他们说得对,可她还是放心不下。她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好,我留在高阳关。延昭,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你。”
杨延昭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城门走去。周信和王超想跟上去,却被杨延昭拦住了:“你们留在高阳关,守好这里,别跟过来。我跟钦差去汴梁,不会有事的。”
来到城门,杨延昭看到一队禁军整齐地站在城外,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官员,手里拿着明黄色的圣旨,旁边还站着一个面生的太监。
那官员看到杨延昭,立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尖着嗓子喊:“杨延昭接旨!”
杨延昭依着规矩跪下,心里却很清楚,这道圣旨肯定不简单。
官员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高阳关守将杨延昭,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为大宋社稷立下汗马功劳。今汴梁有事,需杨延昭即刻回京,辅佐朕处理军国大事。高阳关防务暂由周信、王超代理。钦此。”
念完圣旨,官员把圣旨递过来,脸上露出虚伪的笑容:“杨将军,恭喜啊!陛下这么看重您,您可要好好辅佐陛下,为大宋效力啊!”
杨延昭接过圣旨,缓缓站起来,心里满是疑惑。赵恒之前还因为他私自回高阳关的事想治他的罪,这次怎么会突然这么看重他,让他去汴梁辅佐处理军国大事?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他看着官员,不动声色地问:“钦差大人,不知陛下让我去汴梁,具体是处理什么军国大事?”
官员眼神闪烁了一下,笑着说:“这个嘛,小人就不清楚了。陛下只说有重要的事情要找您,具体是什么事,您到了汴梁就知道了。杨将军,咱们还是赶紧出发吧,陛下还在等着您呢。”
杨延昭心里更加确定,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可他也知道,现在不能拒绝,只能先跟他们去汴梁,再见机行事。
他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们去汴梁。不过我要先跟我的家人和弟兄们告别。”
“可以,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官员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暗暗得意——只要把杨延昭骗到汴梁,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了。
杨延昭回到中军帐,把周信、王超、慕容远和慕容雪叫了过来,把圣旨的内容跟他们说了一遍。
“将军,这肯定是个陷阱!”周信立刻说,“赵恒之前还想治您的罪,这次怎么会突然这么看重您?肯定是想把您骗到汴梁,然后趁机抓您!”
“是啊!”王超也跟着说,“将军,您不能去!要是您去了,肯定会被他们陷害的!咱们跟他们拼了,就算是造反,也不能让您去!”
慕容雪握住杨延昭的手,眼里满是泪水:“延昭,你不能去!他们肯定没安好心,你要是去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杨延昭看着大家,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大家都是为了他好,可他也知道,要是他不去,赵恒肯定会派更多的禁军来,到时候高阳关就会陷入危机。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我必须去。要是我不去,赵恒肯定会派更多的禁军来,到时候不仅我会有麻烦,高阳关也会受到牵连。而且我也想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你们放心,我会小心的,一有机会就会回来。”
他顿了顿,看着周信和王超:“我走之后,高阳关的防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密切关注辽军的动向,要是辽军来犯,就按照咱们之前商议的计划应对,一定要守住高阳关。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派人去并州找杨延浦,或者去应天府找张咏大人求援。”
“将军,您放心,我们一定守住高阳关,等您回来!”周信坚定地说,眼眶却红了。
“我也会好好辅佐周将军,守好高阳关!”王超也跟着说,声音有些哽咽。
杨延昭又看向慕容远和慕容雪:“岳父,雪儿,你们也要保重身体。雪儿,伤兵营就交给你和沈青了,你们要好好照顾士兵们。我会尽快回来的。”
慕容远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担忧:“延昭,你在汴梁一定要多加小心。要是遇到危险,就赶紧派人回来报信,我们会想办法帮你的。”
慕容雪紧紧抱住杨延昭,泪水打湿了他的盔甲:“延昭,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你,不管多久,我都会等你。”
杨延昭紧紧抱着慕容雪,心里满是不舍。他轻轻拍着她的背:“我会的,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一个时辰后,杨延昭收拾好行李,跟着钦差和禁军,朝着汴梁的方向出发。周信、王超、慕容远和慕容雪都来送行,站在城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视线里,都不肯离开。
慕容雪擦干眼泪,转身对周信和王超说:“咱们不能让延昭失望。从今天起,咱们要更加努力地守好高阳关,等他回来。”
“是!”周信和王超齐声应道,眼里重新燃起斗志。
沈青也走了过来,看着慕容雪,轻声说:“慕容姑娘,别担心,杨将军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咱们一起守好高阳关,等他回来。”
慕容雪点了点头,看着高阳关的城楼,心里暗暗发誓:延昭,我一定会守好高阳关,守好咱们的家,等你回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而此时的杨延昭,正骑着马,跟着钦差和禁军,朝着汴梁的方向走去。他知道,前面等待他的,可能是赵恒的阴谋,可能是奸臣的陷害,可能是未知的危险。但他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只有去了汴梁,才能查明赵恒的真实目的,才能保护高阳关,保护大宋的百姓。
一路上,杨延昭都在观察钦差和禁军的动向。他发现,钦差和禁军的行踪很诡异,不仅走得很快,还经常绕路,好像在刻意避开什么。而且他还发现,禁军士兵们的神色都很紧张,好像在担心什么。
杨延昭心里更加确定,这次去汴梁,肯定没那么简单。他暗暗提高警惕,做好了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这天傍晚,队伍走到一个叫“落马坡”的地方。这里山势险峻,树林茂密,是个埋伏的好地方。杨延昭心里一紧,刚想提醒钦差小心,突然听到树林里传来一阵箭雨声——是埋伏!
“有埋伏!快趴下!”杨延昭大喊一声,翻身下马,把身边的一个禁军士兵扑倒在地。
箭雨密集地射过来,不少禁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纷纷中箭倒地。钦差吓得脸色苍白,躲在马后面,浑身发抖:“怎……怎么回事?是谁……是谁在埋伏咱们?”
杨延昭拔出腰间的长剑,警惕地看着树林里的动静:“不知道,但肯定是冲着咱们来的。大家做好战斗准备,别让他们冲过来!”
禁军士兵们虽然害怕,但也知道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他们纷纷拔出刀枪,做好了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