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对于齐泰的任何话,朱允炆都是点头准予。
只不过他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更没有考虑到之前传旨过去藩王都不尊,更何况现在长江都已经被朱棣渡江了。
只要那些藩王不蠢,那就断然不会出兵增援他朝廷。
如今朝廷之败局,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皇上。”
“齐尚书之言,已然不可为。”
“先前燕逆叛军未曾渡江时,各地藩王就已经畏惧燕逆之势,不肯出兵勤王驰援,如今燕逆叛军已然渡江,进入了应天府,天下藩王更是不会蹚这摊浑水。”
“如今。”
“只有皇上撤离应天,撤入南方各府域,再图对付叛逆。”
这时!
一个大臣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此人正是翰林院编修,程济。
听到这。
方孝孺眉头一皱,立刻道:“皇上乃天子,天下之主,如若离开都城,那就将如昔日靖康之耻一样,遗臭万年,更何况如今天下虽大,皇上还能逃亡何处?”
“我应天城尚有五万禁卫军,皆乃吾大明精锐,应天城高墙厚,民心皆在皇上。”
“以应天为主,全力据守,以大义必可让天下藩王从之,起兵勤王。”
“燕逆不得人心,只要皇上坚守,何惧燕逆?”
“臣,愿誓死与皇上一起,守护应天。”
此刻。
方孝孺义正言辞,无比郑重。
“臣附议。”
“天子,天下之主,岂能逃。”
“臣等誓与皇上一起,与逆贼血战到底。”
黄子澄,齐泰两人也是大声附和。
或许。
他们能力不行,但对朱允炆的忠诚是有的。
如今情况。
逃离应天似乎更为危险,毕竟天下藩王都畏惧了朱棣,如若逃到了藩王的封地,那些藩王会真心迎接吗?
答案可想而知。
见此。
朱允炆带着几分无力的瘫坐在了龙椅上,此刻的心完全乱了。
或许到了现在他也想不明白,为何会到了如此地步,明明在两年前还有着大好的胜局的,为何现在会到了如此地步?
没有理由啊!
数千年历史之中,似乎也未曾有过如此败局的。
不过。
在看着朝堂上一片愿追随自己全力赴死决战燕逆的大臣,这也让朱允炆生出了几分感动之色,还有坚定之意。
“诸卿所言不错。”
“朕乃天子,天下之主。”
“如若真的被燕逆逼迫逃走了,往后就算天下藩王勤王,谁又愿意为朕效力?”
“朕,不会逃。”
“朕,会誓死守在应天。”
“哪怕是死,朕也会死在应天。”
“哪怕燕逆攻入应天,朕也要让天下人,后世史册上知道燕逆篡逆的罪行。”
朱允炆此刻也生出了一种勇气,大声的喝道。
随着此话一落。
方孝孺等大臣纷纷附和:“皇上圣明。”
但程济脸色却是变得煞白,甚至有些欲哭无泪的看向了方孝孺这些纸上谈兵,只知道空口而谈的大臣。
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他们这些人还妄图用什么气节,用什么笔杆子来对付朱棣,他们真的太过异想天开了。
也就在朝堂上一片凝重时。
“报。”
“启奏皇上。”
“大事不好了。”
“叛军骑兵已经兵临应天城下了,还请皇上定夺啊。”
一个城关值守的将领快步来到了大殿内,跪在地上启奏道。
这一话。
自然是让原本平静下来的朝堂再次变得惊恐无措起来。
“怎会这般快?”
“难道应天以北的城池都没有半分阻挡叛军吗?”朱允炆脸色骤变。
原本还以为能够有一些缓冲的时间,可眼下来看,根本没有。
“请皇上放心。”
“启用曹国公领兵,定能将应天镇守。”
“五万禁卫军乃是我大明精锐,而且还有城中数万计的京都军。”
“足够了。”齐泰仍然是十分自信的表态道。
“齐卿。”
“你定要亲自过问。”
“还有,加发圣旨入各地府域,还有各地藩国,让他们速速调兵来援。”
“只要他们来,朕必有重赏。”朱允炆大声道。
“臣明白。”齐泰郑重回道。
而此刻。
应天城外。
四门紧闭。
作为都城,自是不同于大明其他地方的城池规格,拥有四座城门,城墙也是大明天下最高的,每一块砖头下甚至都刻着工匠的名字,规格也可想而知。
以此城防守。
以前朱正镇守北平时,如若是应天城的规格,面对朝廷五六十万大军围攻,那朱正就会镇守的更加容易,伤亡也会小上更多。
足可见这应天城之本。
但今日。
应天城前。
十万先锋军已临,皆为骑兵。
正是燕军第一都所骑兵营的先驱,作为率先攻破扬州府的军队,他们自然也是先行渡江了。
在策反了镇守长江对岸的南军将领后,便分批渡江,顺利而来。
大军最前沿。
朱棣身着战甲,看着眼前的应天城,脸上也是带着一种百感交集。
“应天。”
“我回来了。”
“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回来。”
朱棣凝视着应天,缓缓开口道。
语气之中自然也是带着一种难言的唏嘘之意。
在朱棣身边,朱正未曾身着重甲,到了如此地步,也根本无需朱正再冲杀了,毕竟按照历史,都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历史应该也不会发生什么偏差,到了一个地步,城中的内应自然会开门的。
“大明都城,果然是恢宏啊。”
“相比于北平,这城池当真是易守难攻。”朱正凝视着应天城,同样也是感慨道。
“当初父皇立国大明后,对大明的城池自有规格约束。”
“都城自然是规格最高的,然后便是藩王的都城再降一些规格,然后便是依次之。”
“从外看,都城无比恢宏,而在内也是无比繁华。”朱棣缓缓开口说道。
虽说攻到了应天城下,但对于朱棣而言,此刻也可以看得出,朱棣的心底也是尤为复杂的。
或许。
他也根本没有想到过今日。
哪怕是起事之初,他或许也没有想到过今日,没有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成事,攻到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