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棣这一锤定音的话。
殿内五将皆是躬身一拜:“王爷圣明。”
“十日后出兵南下,我军五十万,号称百万。”
“以靖难清君侧之名,横扫所有敌人,阻本王兵锋者,杀。”
朱棣拔出了腰间的剑,直指着殿前。
“誓死追随王爷。”
众将齐声道。
待得出兵之议定下,便是由朱棣与众将一起议定如何出兵进攻。
一路牵制山东府的南军,迫使盛庸分兵。
另外四路主攻凤阳府。
昔日南军占据着兵力的绝对优势之策,如今也将要被燕军运用了。
待得军议散去。
众将离开离开大殿。
而看着朱正离开,沐玲则是有些迫不及待的追了上去。
“沐玲这丫头难道真的看上了朱正不成?”
看着沐玲快步追上去的身影,朱棣也不由得暗自诧异。
殿外。
当朱正大步向外走去时。
沐玲一边跑着,一边大声喊道:“朱将军,等等。”
闻声。
朱正转过头,当看到了是殿内的那个女子,则是更为疑惑。
不过脚步也停了下来。
当沐玲快步跑到了朱正面前,眼中带着一种难言的喜色。
“这位姑娘。”
“我们,认识吗?”朱正带着疑惑,看着沐玲问道。
沐玲凝视着朱正,眼中带着别样的情绪,听到朱正的话,沐玲平复心情。
“现在认识了。”
“我叫沐玲,见过朱正将军。”
沐玲面带笑容,欠身向着朱正行了一礼。
“沐?”
听到这个姓氏,朱正立刻就想到了沐家,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在朱棣身边似乎也并无意外,云南沐家可是手握重兵的,他们的立场对于朱棣还有朝廷而言都很重要。
此番沐玲来到,或许就是带着一种立场而来。
“见过沐姑娘。”
虽然不知道这女子追上来做什么,但朱正还是有礼的抱拳回礼。
“此间朱将军做什么去?”沐玲十分期待的看着朱正问道。
“军营,练兵。”
“为出战准备。”朱正平静的回道。
虽然眼前的沐玲长得不错,但朱正可不是那种好色之徒,看见女人就嗷嗷往前冲的那种人。
一路杀伐而来。
朱正也是见过了无数美女了,甚至在元人的疆域也见过不少绝色,但这些都不能让朱正有多少触动。
“那我能够跟着朱将军一起吗?”沐玲十分期待的问道。
“沐姑娘跟着我做什么?”朱正诧异的瞥了一眼。
“朱将军威名震天下,小女子今日能够见到,自是有幸,而且小女孩还很好奇朱将军是如何练兵的。”沐玲温柔的回道,一双美目更是炯炯的盯着朱正。
这目光之中甚至还带着一种眷恋,甚至是,情谊。
哪怕在来之前,沐玲再如何得到了徐妙云的交代,不要乱说话,不要表现出来,可真正见到了朱正后,这种情绪是完全控制不住的。
面前的人可是她的高政哥哥啊!
如果没有当年的事情,那眼前之人就是她的夫君了。
曾经她没有抓住,天意弄人,但这一次她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这沐玲是看上我了?”
虽然朱正对男女之情还停留在了与自己妻子玉儿的身上,但眼前的沐玲实则是表现的太过明显了。
特别是一双美目之中透出的眼神,哪怕朱正再如何直男也可以清楚感受得到。
“沐姑娘。”
“军营内皆是男人,你一个女子不便入其中。”
“我军务繁忙,就先行告辞了。”朱正没有答应沐玲要随行的请求,抱拳说了一句,转身就离开了。
看着朱正的背影。
沐玲眼中尽是情谊。
“高政哥哥,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让你离开了。”沐英心底喃喃着。
……
时间很快!
眨眼间。
便已经到了十日之期。
朱棣军令之下,动兵之日已临。
今日。
凤阳府最靠近济南府的城池。
寿州城前。
四十万大军兵临。
无数燕军的战旗迎风飘扬,战旗之下,无数燕军将士充斥杀机,特别是足有一千五百门火炮对准了城池,更是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威慑。
今日便是燕军年节过后,燕军动兵之首战。
攻破此城,也是凤阳府最外的屏障,燕军就将兵分四路,分攻凤阳府。
利用如今自身的兵力绝对优势。
“吴将军。”
“燕军如今已经不是昔日割据一方了。”
“他们的兵力比我们朝廷的都多了,我们真的可以守得住吗?”看着汇聚城前的燕军阵容,城关上的南军将领每一个都是脸色难看。
昔日燕军守城时,面对南军这般阵容时,或许也有过如此心情。
“守不住也要守,誓死镇守。”
“为了这一战。”
“朝廷已经调来了工部赶制的五百门火炮,还有充足的炮弹。”
“寿州乃是凤阳府的屏障,决不能有失。”吴杰沉声道,带着一种坚定。
这一次可不比以往,如若真的镇守失败,那可是会掉脑袋的,只能死守。
看着如此严肃的吴杰。
周围的将领也都不敢出声了。
“传本将令。”
“此战,死战不退。”
“我十万大军镇守一城,纵叛军兵力众多,也不可能破开城池。”
“从现在开始。”
“每万军设一千督战军,胆敢临阵脱逃,立斩。”
“倘若守军战死,督战军顶上,后梯队军队为督战军,继续监督。”吴杰拔出剑,大声喝道。
这一刻。
到了现在。
两年的战争,经历了多次大败,南军的士气自然是无需多言,早已经大损了,除了是以督战军维持,否则真的是难以守卫。
燕军中军所在。
“传本王令。”
“包围寿州城。”
“四都所营以第一,二都所营进攻北城门。”
“第三,四都所营进攻南城门。”
“分化南军守城兵力,一战定之。”
“攻城之战,攻心为上。”
“在进攻之前,派人去城前喊话,我军乃清君侧靖国难之军,只为铲除奸佞,匡扶大明天下。”
“若愿投降,本王愿一切既往不咎,只诛奸佞党羽,倘若冥顽不灵,尽诛之。”
朱棣站在战车上,拔出剑,大声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