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为孔捷和独立团操碎了心,粉碎了山本特攻队的图谋,还将独立团的伤亡减少一半。
孔捷还是没有保住独立团团长的职务,独立团还是被副总指挥贴上了“发面团”的标签。
而且因为林晓的乱入,更坚定了总部牢牢看管住李云龙的决心,甚至不惜赐予未来的政委以尚方宝剑。
想想今后老李的日子,那可就难熬喽。
话说第二天,老李在吃了旅长几马鞭后,带着二百多套棉衣,屁颠屁颠地赶到独立团上任。
别看老李在旅长面前各种委屈,实际上他也知道上次战场抗命的后果有多严重。
能让他在被服厂绣花踩缝纫机,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之所以在旅长面前一通表演,无非是抬抬身价,争取一点儿宽松政策而已。
不过这次旅长可没有像亮剑剧情中那样惯着他,李云龙要的张大彪、王承柱、孙德胜。旅长痛快答应给了。
但是在政委这事儿上,旅长可比原剧更坚定。
不仅明确告知老李政委是一定要配的,而且总部还给了政委尚方宝剑。
一旦李云龙老毛病再犯,政委可以就地解除老李团长职务,直接押送总部严惩不贷。
为了这事儿,老李可是郁闷了好多天。
不过又能带兵打仗,闻到战场的硝烟味儿,对于老李来说,已经是非常满足了。
这不,刚一来到独立团,就逼着旅长喝下壮士气的酒。
当然也像原剧中做出保证,不带好独立团,就把脑袋砍下来给旅长做尿壶。
旅长刚一离开,李云龙就拉着孔捷商量起“搞副业”的事儿。
老李可是知道总部配给独立团的政委马上到岗,现在不趁着机会多搞点事儿。
等政委一到任,恐怕就是戴上紧箍咒,束手束脚了。
孔捷在炕上狠狠地抽着旱烟,对炕桌上的地瓜烧看一眼都欠奉。
心中的委屈自不用说,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
“老李啊,这场仗真他娘的憋屈。”
“独立团的战士都是好样的,那些牺牲的战士都是正面中弹。”
“面对小鬼子的精锐部队,他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更没有一个转身逃跑。”
“可是独立团伤亡这么大,做出那么大的牺牲,还被老总叫做‘发面团’。”
“这让我如何向那些死去的弟兄们交代啊。倘若有那一天,我下去了,弟兄们问起来,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
老李默默地呡了一口闷酒,面对老战友也是现在老搭档孔捷的自责,老李感同身受。
不过,孔二愣子这个样子可不行。
他是独立团的原团长,如果他的士气不起来,整个独立团可都受影响。
士兵的士气不高,那还谈什么提高战斗力打鬼子。
李云龙大脑袋中开始头脑风暴,一会儿就想到主意。
于是开始话题转移大法:“老孔啊,你说说林晓和虎子到底怎么做到的,在小鬼子近百名精锐围攻下毫发无伤,还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一听到这儿,孔捷的精神气也上来了。
“嗯嗯,这个事情我也是非常疑惑。”
“后来也问了虎子,虽然他也说不大清楚,但我也能猜出个大概。”
“呦,你孔二愣子还有这本事,我老李之前怎么没看出来。”
“小看人了吧老李,要听故事就赶紧把地瓜烧满上。”
孔捷盘腿在炕上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待李云龙把地瓜烧倒进他的碗里,深吸一大口后,开始和老李娓娓道来。
“我算是看出来啦,这小林子一定是淘换到一种能够在夜间观察到敌人的望远镜。”
“这让他能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同时也隐藏了自身。”
“然后呢,小林子那一把叫98什么的狙击枪,应该配备了消音和消火焰的配件,这样他在夜间开枪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最重要的是,小林子弄了一挺火力超猛威力巨大的重机枪。”
“我亲眼所见,小林子最后那一梭子下去,小鬼子的七八个伤兵居然被打成了肉酱。”
“那威力,简直了!”
见到孔捷开始眉飞色舞、满面红光的模样,老李知道这个老战友是恢复一些,于是顺着孔捷的顺毛捋着:“老孔啊,我和小林子也是老兄弟了,怎么不知道他还有这种大威力武器呢?”
孔捷呵呵一笑:“老李,你可是out了,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你在被服厂绣花,怎么能知道小林子又搞了什么动作。”
李云龙笑脸一滞,这孔二愣子,打人也不能打脸撒。
罢了罢了,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让他蛐蛐一下又何妨。
“那老孔你说说,那火力超猛威力超大的机枪是咋回事,你见到没有?”
这一下轮到孔捷坐蜡了,他悻悻说道:“哎,当时我们独立团有保卫总部的重任,不清楚战场情况,可不敢擅自出击。”
“就耽误这么一会的功夫,等到虎子来汇报战情,我再派人去的时候,那小林子又不见踪迹了。”
“连同那把神器级的重机枪,也不知道给他藏在哪儿。”
“只是捡到这些弹壳,基本上印证我的判断。”
说到这里,孔捷从兜里掏出几粒黄澄澄的铜弹壳,放在炕桌上。
李云龙拿起其中的一粒,刚一上手就感觉到弹壳的重量不轻。
掂量两下后李云龙说道:“嚯,这弹壳个头真大,有12.7毫米口径了。”
“这个弹壳也够厚实的,难怪子弹出膛后会有这么大初速。”
“用的都是一等一的材料,看这个工艺就知道这子弹的杀伤力有多大了。”
老李一边像欣赏工艺品般端详着弹壳,一边嘴里啧啧有声。
孔捷用看大猩猩的眼光看着老李,以他对这老战友的了解,老李除了对带兵打仗感兴趣外,对其他的事物都不屑一顾。
用老李的话说:“咱就是一大头兵,会认识点字就行了,去学习那些弯弯绕绕的费脑子,又不实用。”
没想到现在老李对一个子弹壳能说出这么多弯弯道道,什么12.7毫米口径、子弹初速、加工工艺等头头是道,可是让孔捷狠狠惊诧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