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文曲星降世
赫卿安说:“我最近没事总想起我妈。”
“我一开始固执的认为是自己病情加重了——情绪病,那个病的源头,是她。”赫卿安惆怅的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望着天空。
他说,“今晚的月色真美——不像那时候,只有月初浅浅的月牙,雾霾很重,风沙也很大,黑漆漆的夜空,什么都看不到。”
许誩直接问:“什么时候?是你第一次犯病的时候吗?”
赫卿安把头靠在许誩肩膀上,声音有些颤抖和犹豫,他说:“许誩,我总在你的眼里看到一种看圣人菩萨神明的目光,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我……”
“但,我并不是那样的人,我……见过这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丑恶,我……选择了当一个睁眼瞎,对求救声……充耳不闻。”赫卿安越说声音越轻。
事实上,他很害怕把自己的心剖给别人看,他怕爱人捧了一颗赤诚灼热鲜红的心给自己,而他只能挖出一颗恶臭腐烂的黑心。
原本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给许誩讲述那些过往,结果话到嘴边,他又觉得自己恶心,会污了许誩的耳朵。
许誩伸出胳膊,把人揽在怀里,轻声说:“你如果都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好人,那我……就是一个刽子手!”
等了很长时间,许誩没收到赫卿安的回应,他低头看他,发现对方也正在看着自己,看的认真,看的怜悯,看的满眼爱意。
许誩又把人搂的紧了一些,“家里那条小红,我不让你去伸手摸它是有原因的。”
他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有些紧张的抓紧赫卿安是肩膀,“我怕它以为你的手指是……它平时的食物……”
“呵……”赫卿安轻笑出声,“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劲爆消息呢,谁家好人能一眼看出我手指上的伤口是贯穿伤的?”
许誩这种根本不屑掩藏自己,性格张扬的人,早就露了馅。
“你的那些……嗯……无伤大雅的小癖好,如果遇到什么法律纠纷,我去帮你请律师,我有很多师兄师姐的妻子丈夫都是很好的律师,保证让你多罚钱少蹲牢……”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你如果有什么法律纠纷,是不是还得去hongKong解决?”
许誩呆呆的,又了然的点头,他的户籍不在内地,并没有迁回来。
是啊,赫卿安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完全不知道另一半在做什么,曾经做了什么?
许誩大笑着,双手环抱着赫卿安,笑得畅快恣意。
赫卿安说,“我相信你,你并不是无的放矢的人,那些丢了部分血肉之人,想来是死有余辜之人吧,如果……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蝙蝠侠就好了!”
因为法律惩罚,不能完全弥补受害者收到的伤害。
“那你呢?”许誩笑够了,低头看到赫卿安眼底的那一轮月亮泛起了圈圈波光,他问,“你的情绪病是怎么来的?”
赫卿安沉思少许,他在组织语言,“我小时候,就跟小的时候,说话慢,走路慢,做什么都慢……”
而赫卿安生活的那个县级市,也不过是因为恰巧因自然的馈赠,有了煤矿,有了经济来源才破格被提升为市的。
那里的医疗水平并不先进。
幼年的赫卿安被医生判为“痴呆”。
许誩说:“你那是因为接触太多信息,小时候大脑处理不过来,所以才显得发育迟缓了吧。”
“肯呢吧!”赫卿安叹了口气,他并没有深究过这个问题。
许誩却坚定道,“是这个样子的,你小时候,和兰熊有一点像,不过你是天生的,他的基因是被编辑过的,那些培养他的医疗团队,对他的成长有一定的预估,所以他幼年发育迟缓,那个医疗团队反而觉得很开心。”
南方的城市,总是湿湿潮潮的,尤其是天大热过后,晚上总会起雾。
赫卿安感觉有些凉,拉着许誩的手站起来,又帮他把外套拿起来抖了抖枯草和落叶,踮起脚给他披在肩上,“走吧,起雾了,一会儿该冷了,我们边走边说。”
许誩就任由他拉着手又跨出绿化带,继续往前走着。
“兰熊有整个医疗团队照护,而我,却只有一个母亲。”
赫卿安的祖母过世的早,他父亲就只有他一个人,也没有亲近的兄弟姐妹,爷爷在村里一个人过活,靠种地为生,勉强养活自己,也没那个条件带娃。
外祖母还不到五十就心梗住院,长时间需要治疗服药,但一个农村老太太,哪有那么讲究,放弃治疗,停用药物后,也在赫卿安刚出生那年的一个秋日的午后,在院子里扫晾晒的粮食的时候,突然倒在地上,自此长眠。
外祖父是当年修高速公路的工人,工地上,为了赶工,夏天搭个帐篷就睡觉,哪会儿也没什么防蚊防鼠虫的意识,好多工人连同他外公一起被蚊子叮咬感染去世了。
穷人没亲戚。
舅舅是个做小买卖的,偶尔照拂妹妹,舅妈大吵几次后,也开始顾自己的小家。
几位姨母更是被长久的女人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和娘家断了来往。
所以,他幼年的时候,没有人帮衬他母亲带他,母亲是有工作的。
晋阳很多地方烧的是煤气,她母亲就是一个煤气抄表员。
那个年代,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母亲变卖家当,凑了两万块给领导塞钱才保住了那个工作,一直是一边带娃,把孩子绑在背上,一边跑几个小区跑,爬楼,抄煤气表。
直到赫卿安三岁,还走不好路,说不了话,上不了幼儿园的时候,赫家的天几乎要塌了。
赫卿安的父亲赫幸是一名煤矿工人,一下矿就是几个月,休假的时候没两天。
大概钱利芳就是那个时间段疯掉的吧。
赫卿安是五岁那年,被发现是个天才的。
有一天,钱利芳出门抄燃气表,赫卿安被钱利芳放在租房的房东大姐家里,给房东大姐放了一百块。
房东大姐的儿子刚上初二半年,小学文化的房东夫妻俩根本教不了孩子。
幼年的赫卿安不爱说话,也不乱走动,总呆呆地坐着,像个无声的哑巴洋娃娃。
当时大部分学校为了初三有一年的时间复习,都会在初二的时候教完初三的课程,而房东大姐的儿子却连初一的数学题都做不好。
小小的孩子躲在房间里时候崩溃大哭。
被众人忽视的哑巴洋娃娃赫卿安,用他稚嫩的小手,握着哥哥摔断的铅笔吭哧吭哧的做题。
等到钱利芳来接赫卿安的时候,他已经写了个个小半本练习册!
而第二天,房东房东的儿子上学,就被表彰了。
房东大姐和钱利芳相视皆愣。
钱利芳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从房东大姐的书包里掏出了孩子的所有练习册,随便翻一页,让赫卿安做。
而赫卿安只是琢磨一会儿,前后随便翻一翻,就能完整的答出练习册上的题。
钱利芳是个抄表的,他很清楚每家都住了什么人。
她拿着赫卿安做的习题,跑了大半个小区,找到能找到的数学,物理、化学老师,他们惊诧,一个五岁小孩,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的,答案写的竟然全是对的!
神童!
一时傻子变神童的消息传遍了小小的县城,扩散到了省城……
当时的晋阳,因为煤炭快速成长,而留在外界的印象也全部都变成了“土包子……”“煤老板”“大老粗”。
省城需要这么一个“文曲星”降世。
各个电视台的记者上门采访,赫家一夜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