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与英国的通商合约签订后,巴达维亚港的热闹程度又翻了一倍。每天清晨,码头边都挤满了来自各国的商船,西班牙的大帆船载着欧洲的呢绒和钟表,英国的三桅船装着印度的棉花和宝石,还有暹罗的稻米船、爪哇的香料船、苏门答腊的象牙船,在港内排成了长队,卸货的号子声、商人的讨价还价声、工匠的打铁声混在一起,成了南洋最鲜活的晨曲。
萧如薰这天难得空闲,带着赵忠在码头闲逛。走到一家新开的华商商铺前,老板老远就迎了上来,手里捧着匹崭新的丝绸:“萧大人,您快来看看!这是刚从杭州运来的杭绸,颜色鲜亮,质地又好,西班牙的商人昨天一下子买了十匹,说要运回欧洲送给贵族!”
萧如薰摸了摸丝绸,手感顺滑,确实是上等货。他笑着说:“不错,生意这么好,以后要多跟欧洲商人打交道,把咱们大明的好东西都卖到海外去。”
老板连连点头,又压低声音说:“大人,托您的福,现在南洋太平了,咱们做生意也安心。以前荷兰人在的时候,不仅要收重税,还经常抢咱们的货物,现在有大明的水师保护,再也不用担心了!”
萧如薰心中一暖,这正是他想看到的——百姓安居乐业,商人安心经商,这才是南洋真正的根基。他又往前走了走,看到几个马来族的孩子围着个汉人货郎,正拿着铜钱买糖人。货郎手里的糖勺转得飞快,很快就捏出个栩栩如生的龙形糖人,孩子们欢呼着接过,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大人,您看,现在各族的百姓都能和睦相处了。”赵忠指着那几个孩子,语气里满是欣慰,“以前荷兰人在的时候,故意挑拨华商和马来族的关系,现在有了学堂,孩子们一起读书,大人们一起经商,再也没有以前的矛盾了。”
萧如薰点头,正想说些什么,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陈麟骑着马,急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大人,宋主事那边有好消息!新改进的神威大将军炮试射成功了,射程能到五里,铁弹能轰穿三尺厚的石头墙,比以前的威力大了一倍还多!”
“这么厉害?”萧如薰眼睛一亮,立刻跟着陈麟往冶炼厂赶。到了冶炼厂,宋应星正站在一门新造的火炮旁,脸上满是油污,却难掩激动:“大人,您来得正好!刚试射完,您看那边的靶墙!”
萧如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三百步外的石墙被轰出了个大洞,碎石散落一地,连旁边的大树都被震得倒了。他走上前,摸了摸炮管,还是热的:“好!有了这样的火炮,以后不管是荷兰人来犯,还是海盗作乱,咱们都有底气了!”
宋应星又递过张图纸:“大人,这是新战船的设计图,比‘靖海号’还大,能装三十门火炮,船底用的是双层柚木,还加了铁板,就算被炮弹击中,也不容易沉没。我打算下个月就开工建造,争取年底前造出三艘!”
萧如薰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设计确实精巧。他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辛苦你了,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说,不管是南洋的硬木,还是大明的铁矿,我都给你调过来。”
正说着,张万邦也匆匆赶来,手里拿着本厚厚的账簿:“大人,这是上个月的通商税银账目,您快看看!光是马六甲、巴达维亚、爪哇三个通商点,就收了五十万两白银,比上个月多了十五万两!而且,西班牙和英国的商人还订了大批的丝绸和瓷器,定金就交了二十万两!”
萧如薰翻开账簿,上面的数字一笔笔写得清清楚楚,税银的用途也标注得明明白白——一部分用来建造战船和火炮,一部分用来支付士兵和工匠的俸禄,还有一部分用来修建学堂和水利。他满意地合上册簿:“很好,账目清楚,用途合理。以后通商税银要多投入到民生上,多修些学堂和水利,让百姓们能真正受益。”
张万邦连连点头:“大人放心,小人都记着呢。下个月暹罗的大象就要到了,到时候就能开始修建苏门答腊的水利工程,等工程完工,那里的稻田就能多收三成的粮食,百姓们就再也不用愁吃的了。”
萧如薰笑着说:“那太好了。咱们在南洋,不仅要练强兵、造坚船,还要让百姓们吃饱饭、有书读,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认同大明,跟着大明一起守护这片土地。”
转眼到了年底,巴达维亚港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庆祝大明在南洋站稳脚跟,也庆祝新战船“定海号”下水。庆典当天,港内张灯结彩,水师的战船列成整齐的队形,在海面上巡游,火炮齐鸣,震得海面都微微颤抖。百姓们穿着新衣,带着食物,在码头边欢呼,华商们还搭起了戏台,演起了《岳飞传》,吸引了不少马来族、爪哇族的百姓前来观看。
萧如薰站在“定海号”的甲板上,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中充满了豪情。陈麟、宋应星、张万邦、阿木,还有暹罗和爪哇的使者,都站在他身边,脸上满是笑容。
“大人,这一年来,咱们在南洋做了不少事。”陈麟感慨道,“打败了荷兰人,收服了苏门答腊和爪哇,与西班牙、英国建立了通商关系,还开设了学堂、修建了水利,现在的南洋,可比以前强多了。”
萧如薰点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但咱们不能骄傲,荷兰人虽然暂时退了,但说不定还会卷土重来;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可能会来南洋争夺利益。咱们还要继续练强兵、造坚船、兴民生,让大明在南洋的根基,永远稳固。”
宋应星接着说:“大人放心,新战船的建造已经在加快了,明年年底前,咱们就能有十艘新战船,水师的实力能再翻一倍。而且,我还在改进火箭筒,争取让它能连发,到时候对付敌人的战船,就更有把握了。”
张万邦也说:“通商方面,我打算派商队去澳洲,听说那里有很多珍稀的物产,要是能与当地的部落建立通商关系,咱们的通商范围就能更大了。”
萧如薰听了,心中越发期待。他望向远处的海平面,夕阳正缓缓落下,将海水染成一片金红,海鸥在浪尖上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他知道,南洋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庆典进行到一半,了望手突然高喊:“大人!西北方向发现船队,挂着大明的旗帜!”
萧如薰立刻举起望远镜,只见一支船队正朝着巴达维亚港驶来,为首的战船上,挂着面“明”字大旗,在夕阳下格外醒目。他心中一动,难道是京城派来的人?
船队靠近后,萧如薰看清了,为首的船上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徐光启!他连忙让人放下跳板,迎接徐光启。
徐光启走上甲板,笑着说:“萧大人,别来无恙!皇上让我来给您送好消息,您在南洋的功绩,皇上都知道了,打算封您为‘南洋侯’,世袭罔替,还让我带来了赏赐,有黄金百两、丝绸千匹,还有一件蟒袍!”
萧如薰又惊又喜,连忙跪下接旨。徐光启扶起他,笑着说:“萧大人,您在南洋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以后,您就是大明的南洋侯,更要好好守护这片海疆,为大明开疆拓土!”
萧如薰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请徐大人转告皇上,臣定不负皇上信任,誓死守护南洋海疆,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这片海域上!”
庆典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响亮。萧如薰站在甲板上,望着眼前的将士和百姓,望着远处的战船和港口,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南洋的新局已经开启,未来的南洋,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成为大明最耀眼的海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