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十分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即便这个人是他最讨厌的。
“居然还有这样的传言?本王可从未听说过,大抵是你们听错了吧,传言可不可信。”
傅玉书语气平淡,似乎还带着点气意。
众人皆是噤了声,嘲讽的目光看向黎昭昭,仿佛在说,瞧瞧,人家宁王都没有在意这件事,你的算盘要落空了。
“在场各位世家贵女再怎么说也是接受过女学的教育的,本王觉得你们不应该轻信此事。”
到这里傅玉书的语气堪称严厉了。
他原本和煦的眼眸变得犀利了起来,一个一个环视着周围的贵女,被他看过的贵女全都不自觉地将头低了下去。
一部分是被他严厉的眸子惊得,一部分则是羞怯。
从外貌上来讲,傅玉书的外貌十分的出众,堪称一绝,被他深邃的眼眸看过的姑娘都忘却不了。
当然有两个人是例外,那就是黎昭昭和赵琳。
黎昭昭知道傅玉书纯洁无瑕的外表之下是蛇蝎心肠,所以一点都不感冒。
且今日的事情太过于反常,这个感觉更像是傅玉书察觉到了什么,在竭力淡化此事。
赵琳完全就是看不惯傅玉书死装的样子,恨不得翻一个白眼。
“安阳郡主似乎对本王说的话非常有意见,不知意见如何?说来本王也听一听。”
黎昭昭毫无形象地翻了个白眼。
傅玉书感觉自己看错了,最后发现,她的确是在翻白眼,要怎么说人美做什么都看得顺眼,黎昭昭就连翻白眼都是能够让人生不起气来的。
“宁王殿下似乎是男宾的席位吧?不知混入到咱们女宾的地方,意欲何为?”
她没有解释,陷入自证的循环,而是说了另外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哦,不。
其实也是相干的,要是傅玉书不随便离席,就听不见他们的言论,又如何能够站在这里大放厥词。
不得不说黎昭昭这一手一语双关实在是妙极了。
赵琳很明显听懂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在场的人哪个不都是人精,闻人弦而知雅意,都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身体都颤抖了起来。
荣德帝进入到御花园之中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一群贵女们要笑不笑,纤弱的身姿都颤抖了。
傅玉书站在一群贵女之间,脸色铁青,没有了在他那里玉树临风的样子。
荣德帝脸都黑了,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这个儿子的不成器。
“皇上驾到!”
小黄门的声音尖厉,刺破了众人的耳膜。
贵女们连忙跪了下去:“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黎昭昭掀起眼皮子,没有错过荣德帝脸上那一抹嫌恶,还有傅玉书的慌乱。
在荣德帝的面前,傅玉书从来都是兢兢业业,诚诚恳恳非常努力的一个人,还十分的守利,从不逾矩。
正因如此,荣德帝才会喜欢傅玉书。
可如今,傅玉书展现出了和平时完全不同的一面,这让荣德帝心中的怀疑像是野草一样疯长。
要知道帝王的怀疑是无止境的,傅玉书再也不是荣德帝眼中那个听话乖巧,毫无威胁的小可爱了。
显然,傅玉书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头脑在飞速旋转着,看能否补救。
黎昭昭心中乐得都要飞起来了,要是此时此刻能有个红锅,她一定能够放飞自我,好好的庆祝一下,谁能想到就这一个小插曲还能有意外的收获。
“父皇……”
傅玉书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什么,却也知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脑袋空空。
他从未想到有一日能在荣德帝的面前展露出自己的另一面,黎昭昭简直就是他的克星!
“你们方才都在聊些什么?朕看着甚是热闹,就连朕的二皇子都被卷进去了。”
荣德帝坐在御花园摆放着的席位最上首,不辨喜怒。
可黎昭昭还有傅玉书都知道,荣德帝这是生气了,并且气得不轻。
至于是为什么生气,这里面的弯弯绕就不得而知了。
“回禀父皇……并没有什么,都是些女儿家讨论的东西,儿臣听了一耳朵。”
傅玉书看到黎昭昭开口想要说话,也不管不顾了,立刻打断了黎昭昭的话语。
谁曾想在他说完之后,却看到黎昭昭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的模样。
他白皙的面颊浮现出了一抹红润,一口老血差一点就喷了出来。
他原本想的是,黎昭昭既然真的有预知未来的本事,那就不能让荣德帝见到,上京的传言不就是为了让荣德帝知道的么,他偏不。
于是短暂的思考之下,他只能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
但是比起荣德帝生气,他更怕黎昭昭会在荣德帝面前露脸,没有人知道预知未来对于荣德帝的意义有多么大。
“男宾那边是没有人了吗?你来听女宾这边的墙角?真是丢尽了朕的脸面。”
这一次荣德帝可谓是火冒三丈,差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傅玉书只能承受下怒火,岂不知他都要憋出了内伤。
“陛下,臣女有话要说。”
宁清漪眼见傅玉书被训斥,直接站了出来,在他惊恐不已的目光中,朝着荣德帝行了一个礼。
“你是宁国公家的嫡女?”
“是,陛下。”
“说吧,是什么事?”荣德帝缓了一口气,算了,宁妃娘家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傅玉书闭了闭眼睛,生无可恋。
“臣女们方才是在讨论上京的一个传言,说是安阳郡主可以预知未来,宁王殿下非常的感兴趣,所以才过来的。”
宁清漪以为自己给傅玉书解了围,隐晦地安慰地看了一眼傅玉书。
她在这么尴尬的时刻挺身而出,给他解围,傅玉书一定感激地流泪了吧?
想象中傅玉书感动的样子没有出现,他看见的傅玉书神情麻木,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样。
黎昭昭则是要笑喷了,这简直就是猪队友。
要说怎么赶得好不如赶得巧呢,傅玉书一隐藏,宁清漪再一解释,荣德帝指不定还要怎么想傅玉书呢。
明明是一片大好的形势,愣生生地被宁清漪给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