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怀着真诚又谦逊的态度,
和一帮圈内大佬聊了好一会儿,双方聊的其乐融融,气氛甚好,时不时屋内还响起一阵欢笑声。
就当他感觉差不多了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安静倾听的林羡季突然出声,他笑着说道:“青山同学,燕大,是知识的殿堂。你既是作家,也是学生。”
“不知在未来的燕园求学中,除了文学创作,可曾想过在学术研究上也有所涉猎?比如,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对历史变迁的深层思考?”
嗯?
刘青山心中一动,这位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想让自己跟着他去研究古文化?
不太感兴趣啊。
想了想,
刘青山笑道:“学生确实深感学识浅薄,进入燕大,正是为了系统地学习,弥补不足。东西方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变迁蕴含智慧,我对此深感兴趣,也深感敬畏。”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我认为,真正的民族复兴,不仅需要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更需要文化的繁荣和精神的独立。”
“了解世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扎根传统,是为了更有底气地走向未来。”
林羡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说得好!”
“年纪轻轻,能有此见识,实属难得。治学之道,贵在沉潜,贵在坚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燕园藏书丰富,良师众多,望你珍惜时光,潜心向学。”
“以后学习上若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来找我!”
刘青山内心激动,连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感谢林老教诲,学生一定谨记在心!”
能得到这位的邀请,可以说是今天最大的收获了!
刘青山心里这个美啊,暗自想到:咱上面也有人了。
……
刘青山没有想到的是。
第二天,早上他和李卫东他们刚走出宿舍楼,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又来了。
——注视!
没错!
从四周射来一道道目光,这些目光不停的打量着他,这种感觉他不陌生,刚到燕京大学的时候,他天天出门就是这个待遇。
可是这过了一个月,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啊,对他已经不敢兴趣了。
今天这又是咋了?
刘青山想不明白,感觉有点奇怪。
就这么被一道道目光注视着,刘青山走到了食堂,结果……
唰唰唰——
一道道目光,不计其数,从四面八方再次射来!
这其中还夹杂着很多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看,刘青山来了,在那儿呢!”
“喂喂喂,来了,他来了,青山在那儿……”
“就是他,看到了吧?”
“青山……”
“快看!”
刘青山挑了挑眉,有些郁闷,“这咋回事啊?怎么感觉一夜之间,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李卫东扭头看了看,也是一头雾水。
“青山,大家都在看你。”
“你这不废话嘛,青山早都知道了,卫东你不会是才发现吧?”王强笑着说。
张建军想了想,说道:“我看大家应该是都还没有从昨天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呢,毕竟昨天青山的发言真是振聋发聩,说是黄钟大吕,绕梁三日都不为过啊……昨天咱们不也是讨论到大半夜才睡嘛?”
确实。
昨天晚上刘青山本来想写稿子的,结果李卫东他们三个一直在聊迎新会上自己的发言内容,一个个那聊的叫热闹,这让刘青山根本就无法写稿,只得加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聊。
刘青山暗自琢磨,莫非是昨天演讲的余波?
就在这时,
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扭头一看,是刘震云。
双方现在早已经混熟,刘震云也放下了对偶像的敬畏,平时都敢和刘青山开玩笑了,这拍拍肩膀也不算什么。
“青山,你真牛!”刘震云一脸笑意,还竖起了大拇指。
“怎么了?”
“喏,你看这个!”
刘震云从挎包里掏出来一张报纸,他指着上面,兴冲冲道:“你看!”
——《青年强音:刘青山燕大宣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个硕大的黑色标题映入眼帘,再一看抬头,赫然是《人民日报》。
“卧槽!”李卫东直接爆了粗口。
他瞪大眼睛仔细看了下去,嘴里还念叨着:“天才作家、高考状元在迎新大会上描绘民族复兴震撼图景,预言中国二十年巨变!
“这个标题起的好!太有水平了,直指重点,震撼人心!不错不错!”
张建军和王强两人这时候也看傻了,这《人民日报》竟然报道了昨天刘青山的演讲,还起了这么一个惊心动魄、充满赞誉的标题,这真是天大的鼓励,天大的称赞啊!
张建军一目十行,也念了起来:“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激情澎湃,点燃了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是改革开放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牛啊!”
“太牛了青山!!”
王强拍着大腿,一脸兴奋道:“这可是《人民日报》啊,全国发行的大报……青山,你太厉害了!”
“这才哪到哪?还有呢!”
刘震云大声道,然后他又去包里翻,很快就又拿出来一张报纸,“哈哈,你们看这个!”
——《燕园惊雷!天才作家刘青山预言中国崛起之路》
几人一看,嚯!这个标题更吓人,更吸引人!!
再一看,《燕京日报》的,这家来头也不小,虽然和《人民日报》比不了,但在燕京也算得上是重量级了。
“还有吗还有吗?”
“老刘,都拿出来啊,你这跟蹦豆子似的!”
“都拿出来,让我们都看看,看看还有哪些报纸报道这事儿了?连《人民日报》《燕京日报》都报道了,应该还有不少报纸吧?”
刘震云嘿嘿笑道:“那当然,多了去了!多的你们都想不到!”
“别废话了,赶紧拿!”
“赶紧的,你再卖关子,我可上手抢了啊?”
“今天早饭我请了,震云,赶紧上交!”
刘震云眼睛一亮,“建军,这可是你说的啊,不准耍赖。”
张建军点头,“不就一顿饭嘛,管饱,你赶紧吧!”
“好好好,等着。”
刘震云就笑嘻嘻的又去翻包,很快就拿出来一沓报纸。
“给,就这些了。”
“这么多???”
李卫东三人顿时瞪大眼睛,刘青山也忍不住挑了挑眉,这厚厚一沓,估摸着最少也得有10份报纸。
刘震云嘿嘿笑道:“我估计还有,但我也没搜集。要不说呢,咱们青山还是牛啊,这下子又出名了,还是在全国范围的,谁能比?”
“快快快,分一下,咱们看看。”
李卫东抢过那一沓报纸,兴冲冲的就分给王强、张建军一些,三人也顾不得排队买饭,反倒先看起报纸来了。
《光明日报》:
——《预言未来,点燃希望!刘青山燕大演讲振聋发聩》
《青年报》:
——《‘相信我们!相信民族!’——刘青山演讲点燃全国青年热血》
《文艺报》:
——《从文学才情到时代担当——论刘青山燕大演讲的思想价值》
……
等等等等。
全都是知名大报,而且基本上都是头版页面刊登的,至于那标题也是写的一个比一个吸引人,至于内容嘛……
全都是讨论昨天刘青山演讲内容中‘二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我们到底能不能在二十年内就追上欧美列强的脚步’,‘二十年我们就能回到世界中心吗’等等。
粗略看完之后,
刘青山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大家都像是看猴子似的看他呢,原来是因为这个。
肯定是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议论,让大家对他又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嗐!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早知道会这样的话,昨天就应该收着点了……
唉,看这架势,估计又得一个月才能消除影响啊!
刘青山心里不禁叹了口气,但也没办法,只能受着了,他一没偷,二没抢,也不怕被人看,就当是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这么想着,
突然前面传来一道柔和的嗓音。
“青山同学,你到前面来吧,这里有位置。”
嗯?
刘青山抬头,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同学,正笑着朝他招手。
嗯,不认识。
真不认识。
可这样子,明显是人家认出他来了……
刘青山不想做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于是他果断笑着摆手,“不用了,谢谢。”
他拒绝了,可没想到那女同学却是不罢休。
“没事,我可以和你换换位置。”对方说。
刘青山:“……”
这还没完。
女同学说完整这句话,队伍里的其他人也纷纷开口。
“没事的青山,你站前面去吧,我不介意。”
“对,我也不介意,青山同学,我叫马解放,看过你的作品,写的太好了!”
“青山同学你站前面去吧,没关系的……”
“……”
刘青山是真无语了。
不是吧,这就是成名的好处???
你还真别说,这种感觉很不错哩!
可越是这样,越要低调谦逊,否则时间长了那名声也就坏了,得不偿失。
刘青山暗暗告诫自己要冷静,他仍然笑着摇头,“不用了,我也不赶时间,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