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康把视线移动到张学志的身上,张学志瞬间如同浑身强硬一般。
不得不说,张学志的反应非常迅速,张学志察觉到刘玉康的寒眸,立刻解释道:“刘常务,这两个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我教育过他们很多次了,喜欢挑食不说,还喜欢打了饭菜留到第二天。”
张学志一边严肃地走向两个学生,一边继续解释道:“这两个学生,平日调皮捣蛋,自己不喜欢吃饭不说,还怂恿其他学生也挑食。”
其中一个学生,似乎很不服气,“你胡说,这饭明明就是我们刚才打的。”
陆一鸣更愿意相信,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过的孩子所说的话,这样的孩子可以说纯真、童言无忌,自己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参杂任何的利益。
反过来,一个什么样的校长,会这样当众贬低自己的学生,若是自尊心强的学生听到这些话,很多年后,再想起这些话,心里肯定还是会不舒服。
这一点,陆一鸣深有体会,他记得读书时代,有时会捡到一些钱,本想学习雷锋精神,把捡到的钱上交给老师。
可那老师却怀疑上了他,一脸凶相,语气森寒:“这真的是你捡到的钱么,你在哪里捡到的,再去给我捡一次?”
这是把他基于是个坏学生的假设,至今想起这件事,还是让他不舒服。
陆一鸣看了刘玉康一眼,看到刘玉康眉头微皱,立刻明白刘玉康的不满。
陆一鸣小跑上前,先张学志一步,接过其中一个学生手里的碗。
他语气温柔地问道:“小兄弟,你好!哥哥,有个问题想要问你,希望你能诚实地回答。”
“这是你们刚才从食堂打的饭菜么?”
那名学生虽有疑惑,不过随即还是点了点头,“就是我们刚才在食堂打的饭菜。”
陆一鸣拿着学生的碗,看了一眼食堂倒掉的饭菜,果然都是一样,一个包菜,一个黄豆,一共两个菜。
“你们都天都是吃这些东西的么?”陆一鸣继续问道。
另一个学生快速答道:“是啊!最近都是在吃这些东西,我都快吃吐了。”
张学志神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陆秘书,这两个学生平日里没少被我教育,不仅不会感恩,还对我怀恨在心,因此才故意说这些话。”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开口道:“校长,我们四年级二班的学生,你都没教过我们。”
陆一鸣闻言,看了张学志一眼,张学志在极力控制自己的表情。
陆一鸣虽然愿意相信学生说的话,可在刘玉康、调研组和党纪国法面前,讲究的是证据,学生的话只能是参考。
进入青山中学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张学志就有了几种表演,其实这些事情刘玉康看得出来,其他人也能看得出来,可都没有证据。
到了这时,陆一鸣几乎可以肯定,张学志一定有问题,就单是把学生饭菜倒掉这一行为,就一定有问题。
只是张学志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会到需要倒掉饭菜的地步,这背后的事情,只能一步步揭开。
陆一鸣把手上的饭菜靠近鼻子闻了闻,一股酸味充斥陆一鸣的鼻腔,使得他的表情不自觉地产生变化。
他抬起眸子,对着刘玉康开口道:“刘常务,这饭菜的确是酸了,并且这碗里的饭菜和刚才倒掉的饭菜一样。”
张学志神色慌乱,快步走到陆一鸣的身旁,手指在颤抖:“陆秘书,这怎么会是酸的呢,一定是里面的酸物配料,陆秘书估计平日不习惯吃这些东西。”
张学志并没有给陆一鸣反驳的机会,趁着陆一鸣不注意,快速从陆一鸣手中夺过饭碗,并大口地吃了起来。
在场的人都错愕了,张学志为了洗清嫌疑,还真是拼了。
只要张学志把这些食物都吃下,刘玉康都拿他没有办法,他狼吞虎咽了两口,整个人都翻了白眼,本来要吐出来的,却又被他硬吞了下去。
陆一鸣都看呆了,以张学志这样的心智,如果用在正途上,何愁大事不成。
即使再难吃,张学志也要把这碗饭吃下去,只有彻底洗清刘玉康和调研组对他的嫌疑,他才能在校长的位置继续坐下去。
正当张学志刚要吃下第三口时,却从碗里扒拉出一只小强,饭菜本来就有味,加上小强的“攻击”,张学志瞬间吐得稀里哗啦。
一直在张学志表演的刘玉康,脸色变得蜡黄,他似乎也有点看不下去了。
刘玉康不假思索地说道:“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取样送检。”
“其他的同志核对账目、询问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一定要把情况核查清楚。”
刘玉康冷冷地看着张学志,继续开口道:“不要冤枉一位好同志,也不能放过一个在学生口中夺食的蛀虫。”
陆一鸣知道,刘玉康这是生气了,要动真格的了,他这是要把证据坐实。
张学志很懊悔,他应该把那只蟑螂吞下去的,他没想到自己会败给一只蟑螂。
然而,张学志很快又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笑盈盈地邀请满脸不悦的刘玉康到会议室喝茶:“刘常务,各位领导,咱们要核对账目的话,咱们移步会议室吧,我立刻让他们把相关的账目和清单拿到办公室来。”
刘玉康看向陆一鸣,开口道:“一鸣,你去帮政府办督查室的同志吧!核对账目有财政局和教育局的同志就可以了。”
这符合陆一鸣的想法,他正想从学生和老师当中寻找突破口。
陆一鸣见到那名市场监管局的副局长,看向张学志的呕吐物一眼,也许是有了什么联想,她是和市场监管局的同事捏着鼻子完成采样的。
陆一鸣和政府办督查室的一个干部,就近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询问,可询问一圈下来,几乎所有老师都支支吾吾的。
学生们除了反馈,食堂的饭菜变味、量少、样式重复,其他的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陆一鸣突然想起,陆致远的同事说过,陆致远是因为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才被分配到盘江镇的,他决定去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他和政府办的同志朝着那个老师的办公室走去,那间办公室就在会议室旁边。
两人正好路过会议室时,正好听到赵鹏程跟刘玉康汇报:“刘常务,我和财政局的同志核对过账目了,没有问题。”
那名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也跟着点了点头。
陆一鸣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张学志就只有表面看到的问题么?
这本就在陆一鸣的意料之中,张学志临场应变能力那么强的一个人,说明这个人心思缜密,不可能在账目上出现问题,至少明面的账目上不会出现问题。
陆一鸣没有停下脚步,径直朝着陆致远同事的办公室去,他必须争分夺秒,必须在这次的调研中找到问题,不然他将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