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鸿蒙宗主殿的窗棂,于石阶之上洒下斑驳的金色光影。刘镇天伫立在殿门之前,凝视着远处的炼器峰,神色沉稳宁静。昨夜那名弟子灵力失控所引发的余波,至今尚未完全消散,然而,更令他关注的,是那名觉醒了灵识共鸣的刘思辰。刘思辰的灵力运行轨迹,竟与遗迹中的符文呈现出完美的契合状态。
“宗主。” 诸葛无为自殿内款步而出,手中怀抱一卷封印严实的玉简,“器物已然安置于太虚洞,符文长老们正在静候。”
刘镇天微微颔首,旋即转身步入殿内。此时,李利珍早已在殿内等候,手中捧着一只青玉匣,匣中封存着一块残缺不全的金属片,其表面布满了晦涩难懂的纹路。
“这是从遗迹中带回的器物之一。” 李利珍轻声说道,“它似乎…… 并非单纯的金属材质。”
刘镇天接过匣子,指尖轻轻触碰那片金属,胸口处的图腾印记微微颤动,仿佛感应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他并未言语,只是将匣子收入袖中,而后转身向外走去。
太虚洞地处鸿蒙宗后山的深处,洞内灵气稳定平和,乃是宗门专门用于高阶研究的隐秘之地。进入洞中,符文长老们已然围坐在一张石桌四周,桌上摆放着几件形态各异的器物,均是从遗迹中所获。
“符文结构与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体系皆不相符。” 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老神情凝重地说道,“尝试运用灵力进行解析,然而器物本身似乎对外来力量存在着排斥反应。”
刘镇天缓步走近,仔细端详那些器物表面的符文。他缓缓闭上双眼,心神沉入识海之中,调动灵力缓缓注入指尖,而后轻轻触碰其中一件器物。
刹那间,一股微弱的波动自器物中传出,与他的灵力产生了共鸣。
“切勿强行施力,采用共鸣之法。” 刘镇天睁开双眼,对众人说道,“如同新功法中灵力的自然流转那般,尝试运用灵识去‘聆听’它们。”
众人面面相觑,但还是依照他的指示进行尝试。片刻之后,一名年轻弟子突然双目圆睁:“我…… 我听到了!”
他颤抖着手指指向器物:“它在‘说话’,并非语言,而是一种…… 频率,仿佛是某种信息在流动。”
刘镇天目光微微一凝,心中已然有所猜测。他示意众人继续尝试,自己则取出刘思辰的修炼记录,与器物上的符文进行细致比对。
果然,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这些符文…… 或许是某种远古的修炼体系。” 他缓缓开口说道,“而刘思辰的灵力轨迹,恰好与其中一段符文完全一致。”
李利珍微微皱眉:“也就是说,他…… 有可能是某种‘钥匙’?”
刘镇天并未回应,只是将那页纸收起,目光沉静如水。
研究工作持续了三日之久。
第四日清晨,太虚洞内,刘镇天与诸葛无为、李利珍以及几名核心弟子围坐在炼器炉前。炉火幽蓝,映照出众人专注投入的神情。
“符文已初步解析完成。” 刘镇天开口说道,“我们尝试将其融入法宝炼制过程,目标是打造三件辅助型法宝,分别用于灵识探测、灵力锁控以及灵脉引导。”
话音刚落,众人即刻展开分工操作。李利珍负责符文的刻录工作,诸葛无为协助进行灵力引导,刘镇天则亲自操控炼器炉。
第一件法宝,是以灵纹晶为核心,结合符文共鸣原理打造而成的 “鸿灵镜”。它能够清晰映照出使用者灵识范围内的灵力流动状况,甚至可以捕捉到隐藏于其中的灵识波动。
第二件法宝名为 “灵纹锁”,是一件防御型法宝,能够依据使用者的灵力频率自动调整防御强度,在危机时刻,甚至能够释放出灵力屏障。
第三件法宝,则是 “太虚引灵针”,主要用于引导灵脉,调整灵力的运行轨迹,尤其适合新功法初期的修炼者使用。
当最后一道符文被精准嵌入 “太虚引灵针” 之时,炼器炉内骤然涌现出一股异样的波动,炉火瞬间剧烈暴涨,一道微弱的空间裂隙在空气中一闪而过,旋即消失不见。
“怎么回事?” 李利珍迅速向后退了一步,警惕地朝着那道裂隙消失的方向望去。
刘镇天却只是微微皱眉,并未过多言语。
“继续。” 他低声说道。
三件法宝最终成功炼制完成,静静悬浮在炼器炉上方,表面的符文缓缓流转,仿佛在进行着某种呼吸般的律动。
“测试。” 刘镇天下达指令。
弟子们依次尝试操控法宝。鸿灵镜清晰地映出了周围灵力流动的轨迹,灵纹锁在感应到威胁时迅速自动展开屏障,而太虚引灵针在接触灵脉时,引发了一阵温和的灵力震荡。
“成功了。” 诸葛无为低声说道。
然而,就在测试即将结束之际,鸿灵镜中忽然映出一道模糊的身影。那身影伫立在镜中,似曾相识,却又难以辨认。
李利珍猛地抬起头,看向刘镇天。
刘镇天眼神一沉,袖袍微微一动,灵力轻轻一震,镜面瞬间恢复了平静。
“先收起来。” 他低声说道,目光却始终未曾从那面镜子上移开。
测试结束后,三件法宝被妥善安置。刘镇天召集众人,下达了新的指令:“从今日起,所有研究工作必须在太虚洞内进行,不得向外泄露任何信息。”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待众人散去之后,李利珍才低声问道:“那镜子里的人…… 究竟是谁?”
刘镇天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我不知道,但它…… 似乎认识我们。”
话音未落,炼器炉旁的一枚符文忽然自行亮起,一道微弱的灵力波动在空气中缓缓扩散开来。
仿佛,有某种神秘的东西,正在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