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
“妹子,你说说他们两个,青天白日的,这样做好吗?”朱元璋心想自己之前怎么没看出来扶苏这么“强势”。
马皇后无语凝噎,有时间管这种小事,也不见得多处理一些政务。
“嗯?!这就好了?”朱元璋惊讶不已。
“重八,有没有可能人家只是亲的时间久了一点。”马皇后好心提醒。
朱元璋尴尬的笑了笑,“看样子是这样啊。”
都二十六七岁了,怎么还这么纯情。
【“李先生,说说吧。”卫媪的神情有些疲惫。
不过她不是因为刘彻被杀,而是她发现外孙刘据好像很不对劲。
虽说这些年父子俩的关系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差到听到自己父亲的死讯还要犹犹豫豫地不回来。
卫媪本身就对刘彻有些不待见,忽然听到他的死讯,还有点愣神呢?
然而当她知道是谁杀了刘彻时,卫媪不淡定了。
昨天新闻界炸翻了天,今天却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卫媪知道,一定是上面发话了。
自李诚乾掌权以来,一直都是行业标杆,上面的心头好,做的善事数不胜数。
卫媪不明白李诚乾为什么要忽然杀了刘彻,还是亲自动手。
而视频里他口中的婉儿应该就是刚才接待她们的人。
想来李诚乾是在利用媒体找这个婉儿,可这和刘彻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切都太诡异了,之后她就通知了卫青和孙女孙子回来,结果孙子不回来,这才让卫媪忧愁。
至于刘彻的亲人嘛,他父母都死了,其他的亲戚她也不知道。
等事情搞清楚了,再说吧。
李诚乾叹了口气,缓缓道:“卫董事长,我杀了刘彻是因为他可能害死了您的女儿。”
卫媪听到李诚乾的话,身体猛地一震,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你……你说什么?刘彻可能害死了我的女儿?这怎么可能?你有什么证据?”
一旁的卫青和刘当利的神色都晦暗不明,一面之词,不可听信。
当年卫媪不是没怀疑过女儿的死因,可暗地里让卫青查了一番,并无哪里不妥。
刘当利很小就和舅舅生活了,对父母都不太亲近,再加上长时间的不见面,她的反应很平静,只是还是会有些不悦,父亲杀了妈妈?
小时候对父亲不了解,长大了才看懂父亲,自私自利、自负、冷血,还很会隐藏,妥妥的表演型人格。
把她那个傻弟弟骗得团团转,好在弟弟也不是完全傻的,竟然连来看都不看一眼。
“卫董事长,我虽然没有实质证据,但刘彻在婚姻期间出轨,而在您女儿亡故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好人’,娶了第二任妻子,他又开始出轨了。”下来之前,李诚乾已经让芙苏把收集到的证据给拿了下来。
看戏的郑婉儿:……这是个什么物种,就喜欢给妻子戴绿帽子?
李诚乾把腿上的档案袋递了过去,卫青伸手接过。
看完档案袋里的证据,卫媪和卫青对于刘彻害死女儿\/姐姐一事信了一半。
“李先生,这件事无论真假,貌似都和你无关吧。”卫青问。
李诚乾摇了摇头,神情低落道:“我是受到了据儿的嘱托,只不过他只是想让刘彻身败名裂,杀了刘彻是我气不过自作主张。”
嬴芙苏:……还知道是自己自作主张啊。
郑婉儿:承乾,别太实诚。
据儿?刘据?卫媪和卫青四目相对,皆是满脸的错愕与惊诧。
气不过?自作主张?你认真的吗?
“我听胤副总说过你与我孙儿有一面之缘,这一面之缘,何至让你做到这种份上。”卫媪如何都不能相信。
卫青倒是不清楚外甥和李诚乾之间是认识的,但母亲说了是一面之缘,一面之缘的关系,还因为气不过就杀了刘彻,他外甥这都不管?
刘当利听着也有些糊涂,她那个弟弟为什么要委托给一面之缘的人如此重要的事情?
“卫董事长,虽说是一面之缘,但我就是愿意为他做到这个地步。”李诚乾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又不想骗人家,只能这样强硬的说。
卫青和刘当利面面相觑,这话听着很不对劲啊。
而且,如果他们的消息没错的话,李诚乾身后那个男人才是正经伴侣吧。
两人见嬴芙苏的神色并无异常,便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卫媪叹气,“既然你与我孙儿关系如此要好,那他父亲亡故,他为什么不回来?还有,你要杀刘彻的事情,孙儿是否知情。”
李诚乾强忍着情绪,轻声道:“据儿他不知情,至于为什么不回来,是因为他就在这里。”
事到如今,李诚乾也没想继续瞒着据儿已死的事情了。
卫媪皱眉,孙儿在这里?他回来了?既然回来了为什么要瞒着呢?
“他在哪,让他出来见我。”卫媪微怒。
李诚乾低声说话,“芙苏,你带他们过去吧。”随即又说:“婉儿,送我回屋。”
郑婉儿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表示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承乾的。
嬴芙苏点头,然后对着卫家人说:“跟我来吧。”
不明所以的三人就这样跟着嬴芙苏朝里走了。
而郑婉儿也推着李诚乾上了楼。
三人不知为何忽然心里惴惴不安,直到嬴芙苏带着他们走进了一间房间里,三人透过玻璃看到冰棺,而冰棺里躺着一个人。
三人无不瞳孔紧缩,卫媪不可置信地后退两步。
早有预备的嬴芙苏连忙扶住,卫媪抓住嬴芙苏的手臂,声音颤抖着道:“这怎么可能?你在骗我是不是,这不是真的!”
嬴芙苏忽视手臂上的抓痛,扶着卫媪坐了下来。
这时卫青看向嬴芙苏愤怒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刘当利凑近仔细观察,就算她再不想承认,那冰棺里的人也是她弟弟刘据。
不对,如果冰棺里真的是她弟弟,那是谁在和她聊天?
嬴芙苏握紧拳头,强装镇定道:“如你们所见,据儿他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