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秦始皇信心满满,坚信扶苏能继承皇位,大秦将永葆辉煌。大秦强盛,他死而无憾。满怀期待,秦始皇安然入睡,神情愉悦,仿佛已看到大秦的繁荣景象。
秦始皇默念:“查扶苏人生剧本!”
系统回应,随即,秦始皇步入梦乡,脑海中场景浮现,系统旁白随之展开。
你出身尊贵,自幼享受荣华富贵,前半生顺风顺水。
及至成人,你勇武且仁爱,尽显君子气质。陈胜、吴广对你赞誉有加,百姓亦对你衷心信服。但你性格中稍带柔和,不为始皇所喜,故始皇命你辅佐大将军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外敌,意在砥砺你,使你刚毅。
始皇望你边疆历练,心性成熟,期许你日后能担大秦重任。始皇深信此举能让你更为强大。
模拟扶苏人生轨迹,始皇情绪复杂!
时光荏苒,边疆岁月使你蜕变非凡。你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洞察秋毫,指挥若定,边防将领皆自愧不如。你谦逊爱民,深得百姓拥戴。你持续前行,日益强盛。
扶苏智勇双全,战场上的大将之才备受赞誉。始皇见你正面形象日益凸显,深感欣慰。
始皇目睹扶苏的成长,内心充满骄傲与自豪,确信历练扶苏的决定是正确的。如今,扶苏有勇有谋,实力超群,刚毅果敢,乃大秦未来领袖的不二人选。
始皇期待扶苏更加强大,登基为帝,引领大秦再创辉煌。
战场上,扶苏英勇杀敌,霸气尽显。始皇见你战场英姿,豪情澎湃,激动万分。
始皇高呼:“此乃我秦始皇之子,霸气无双!”
“此乃我秦始皇之子!”
“啊哈哈哈哈!”
“扶苏,为父争光!”
“你是我最杰出的儿子!”
“看你气宇轩昂,豪迈非凡,大秦未来之主!众望所归!”
“努力!父对你满怀信心!”
“杀敌英勇!震慑敌军!歼灭匈奴!”
“对敌果断!杀……”
始皇满面春风,几欲鼓掌。
仿佛身临其境,欲跃马扬枪,冲锋陷阵。
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梦中笑若孩童。
大秦有此皇子,实为上天庇佑!
大秦未来可期!
扶苏,好皇子,好儿子!
始皇立扶苏为储君之心愈发坚定。
然而,乐极生悲。
不祥之感笼罩始皇心头。
秦始皇三十七年冬,他巡游四方,至沙丘时骤然离世。
得知此事,始皇面露无奈,深知自己大限已至。
“你父临终前,命你返咸阳主持丧仪,并继承皇位。”
关键时刻降临,扶苏即将登基为帝,始皇心中激荡。所幸,他早已确立扶苏为继承人,理应顺利。
但噩耗突至:
“始皇欲传位于你,并立遗诏,却受阻于奸臣,遗诏被篡。”
“你所接,实为假诏。”
“假诏令蒙恬与扶苏自尽……”
气氛骤然紧张。始皇心绪难宁,梦中身躯颤抖,难以接受这残酷事实。遗诏竟命蒙恬与扶苏赴死?他难以置信,耳畔轰鸣。
随后,系统之声如惊雷:
“秦始皇三十七年,你接假诏,自尽而亡!”
“唉!你就这样消逝于历史长河!”
始皇大脑空白,身形踉跄,灵魂似受重创。震惊、悲痛、愤怒交织,泪水滑落。未料结局如此悲凉。扶苏,他的挚爱之子,竟选择自我终结?被奸臣所害,踏上不归路?
“啊……!”
“不……!”
始皇仰天长啸,从梦中惊醒,身躯弹起。他从未如此震撼,即便预知沙丘毙命,也未如此愤怒与不甘。
扶苏草率赴死,命运何其不公!更令他痛心的是,扶苏未能理解他心意,轻易放弃生命。有蒙恬相助,联手反抗岂无生机?为何他不争取那最后的机会,直接走向绝路?
始皇心中寒意刺骨,未料扶苏如此轻易终结生命。这究竟为何?先前还觉他能振作,能担重任,如今看来,竟是懦弱无能!
始皇愤懑难抑,寒意阵阵,未料扶苏如此轻易走向终结。
懦弱至极!
这孩子过于仁厚孝顺。
若有胆量,对抗奸邪!
或许能胜!
唉……
都是仁慈之祸!
始皇怒其不争,怒吼连连!
抽出大刀,屋内挥舞!
蒙恬与王翦在外闻此声,不敢探看,更不敢问议。
一番宣泄后,始皇终归平静。
随后,他细细咀嚼着系统的提示,心中揣测那伪造圣旨的奸臣究竟何人。反复思量,赵高与李斯的嫌疑最为重大!观其行为,此等叛逆之事亦在情理之中。回想秦始皇三十七年,他们行此恶行,并无奇怪。由此观之,二人心狠手辣至极!不仅意图篡位,更欲置扶苏于死地,实在可恶!
秦始皇虽怒不可遏,但念及借此二人可引出更多奸臣,暂且隐忍未发。他平复心境,忽念及一事,不禁心惊,连忙呼唤:“王翦、蒙恬何在?”
话音未落,王翦与蒙恬已至院中,跪拜高呼:“拜见陛下!”
秦始皇当即下令:“你二人速往边疆,务必于长城附近寻得扶苏,无论如何,将他带回朕身边。”
秦始皇深恐扶苏冲动行事,危及自身,无奈只得遣此二将速去接回扶苏,不敢再有丝毫冒险。
不料王翦与蒙恬面露难色:“陛下,调扶苏公子至边疆,本为护其不涉纷争。此刻召回,是何用意?且若我二人离去,何人护卫陛下?不如遣手下前去,接回扶苏公子,小事一桩,无需大动干戈。”
秦始皇闻言,觉其有理,便道:“那便蒙恬大将军前去迎接扶苏,王翦大将军留守。”
二人应命。
秦始皇又吩咐:“速派人监视赵高与李斯,将其恶行记下,随时汇报。待时机成熟,速除这两个祸患,迟则生变。朕不愿留下隐患。”
王翦与蒙恬对视,满心疑惑地退出院子,不知陛下为何如此急切。
原计划非是缓缓进行,诱出所有敌人吗?
之前还说无须急躁,能等……
此刻为何急于行动?
更不解的是,为何要召回扶苏?
扶苏公子正在边疆修筑长城,历练不是更好?
众人皆不解始皇之举,觉其似乎过于急躁。
但始皇此刻已无暇顾及,得知扶苏的未来,心绪难宁。
只盼将扶苏接回身边,保其安全,或能改变局势。
若此时赵高、李斯将篡改的圣旨传回,扶苏见之岂不……?
如此,所有辛劳都将化为乌有。
奸佞清除、大秦复原之时,意义已失。
因此,保护扶苏性命,至关重要。
始皇对扶苏心存芥蒂,但仍视其为理想继承人,未至绝境,不轻言放弃。
他下令,务必将扶苏召回。
此刻,始皇心境平和,回溯过往,忽生疑问:扶苏已逝,未登皇位,那皇位究竟归谁?
能受赵高、李斯操控者,非九皇子莫属,便是胡亥。
究竟是谁?
始皇反复考量,权衡利弊。
始皇三十七年,变故迭起,令人忧心。
所幸系统觉醒,预知未来,可提前布局。
始皇稍感宽慰,推测胡亥极有可能是最终赢家,因其年幼,易于操纵。
赵高身为胡亥之师,控制利用起来更为顺手。
胡亥不过是个试验品,终将淘汰。
此刻,始皇心中人选已定——胡亥。
他欲观察这叛逆之子登基后的命运,以及大秦在其统治下的未来,料想不甚乐观。
始皇故作镇定,重返日常政务。
扶苏被贬至北方边疆,荒凉广袤。
此地驻军与工匠众多,扶苏监军并助筑长城,勤勉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忽闻诏书至:
“陛下诏书!扶苏公子接旨!”
扶苏恭敬接诏,展开一读,脸色骤变:
“父王仙逝?”
他悲痛欲绝,跪倒在地,泪水涟涟,遥望皇城,心如刀绞。
然诏书内容突变。
细读之下,竟是“赐死”之令,命他与蒙恬共赴黄泉。
此打击令扶苏心痛如绞,苦不堪言。
他未曾料到有此结局,即便父王临终,亦不肯宽恕。
在父王眼中,他竟如此不堪?
扶苏时而痛哭,时而狂笑,心碎不已。
“啊哈哈哈哈……父王,终要儿赴死吗?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可悲可叹!”
扶苏笑泪交织,心如死灰,痛入骨髓。
他一向孝顺,深信父命难违,今却陷此绝境。
身旁大将察觉异样,急忙劝阻:
“扶苏公子!此诏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