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赢天对此浑然不觉,正沉浸在美妾的环绕中,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妻妾们虽体健,却感体力渐弱,于是提议赢天再纳一妾。赢天笑纳,表示会考虑,并欢迎她们推荐人选。此言一出,妻妾们欢欣鼓舞,争相推荐自家亲戚中的女子,赞美之词不绝。
漠北皆知,成为九皇子之妻,意味着步入福地,享受荣华,远离苦难,娘家人也能沾光,生活更上一层楼。因此,家家户户都希望将女儿嫁给九皇子,得其宠爱。妻妾们自然不愿错失良机,纷纷推荐亲戚之女,甚至提出将人带来供赢天挑选。
赢天欣然接受妻妾的推荐,视其为相亲的好机会,若有好感,便收入后宫。
此时,管家匆匆呈上一封密函,低声说是某人特意送来,需保密。管家神色异常,赢天心生好奇。打开一看,他心中暗喜,原来是一封约会信,字里行间流露出佳人的聪慧与主动。
他亲自前往佳人府邸,回赠书信,相约共赴约会,此举颇为勇敢。
他向来欣赏主动之人,看到信末的署名,赢天嘴角上扬。巧合的是,他当天已对那位女子心生好感。
随后,赢天整装待发,乘马车前往。美妾们簇拥在门边,柔声鼓励,期盼他胜利归来,再添一位佳人。
约会地点在漠北夜市,赢天心知肚明。此地人潮涌动,偶遇佳人,自是美事。
他慷慨解囊,买下整条街的女子用品赠予佳人。夜色朦胧中,佳人持伞转身,回眸一笑,赢天当即倾心。
另一边,秦始皇因怒气攻心而病重,太医施针暂时保住其性命。始皇中风卧床,无暇处理政务。逆子**立下功劳,始皇虽怒,却暂且隐忍,以免招致非议。
赵高小心侍奉始皇,心中却谋划除去老者,扶持胡亥登基,独掌大权。宫中暗潮汹涌,皇子们各怀鬼胎,频繁请安,渴望继承皇位。
一日,始皇小憩时,赵高急禀:“陛下,沙丘现奇景,金光闪烁,有巨石自天而降!”始皇惊且喜:“真有此事?”
赵高连连点头。始皇大笑:“此乃吉兆!上天佑大秦,赐朕佳讯!”遂令:“速将巨石运来,朕欲亲睹!”
赵高面露难色:“陛下,巨石庞然大物,重达三百石,宛若山峦,运送艰难。”
始皇闻言愕然。
天外陨石现!始皇意东巡!
巨石之大,始皇暂弃搬运之念。
此刻,他心系康复,盼体健如初,再领大秦。
始皇刚毅,未尝屈服于人事,疾病亦然。
陨石降临,他视为大秦吉兆,心悦诚服,以为天意指引。
太医竭力施治,丹药针灸并用,始皇竟奇迹康复,仅余微恙,调养即可。
再临朝,始皇霸气尽显,端坐宝座,威严扫视群臣,朝堂皆感其威。
群臣绝口不提漠北之事,
无论战匈奴之荣,九皇子之韵事,
或其强娶玉漱公主之闻。
无人敢触此禁,
惧惹怒陛下,祸及己身。
众人默契十足,
转而极尽谄媚,
此事,他们娴熟无比。
秦始皇上座,群臣跪拜,
高声颂曰:“陛下 ** !恭喜陛下康复!”
“恭贺陛下得天庇佑,祥瑞至,大秦昌盛!”
“陛下 ** ! ** !万 ** !”
朝堂之上,颂声不绝,
群臣高呼,气势恢宏。
秦始皇神采奕奕,满心欢喜。
问曰:“众卿,有何奏报?”
李斯出列禀报:“陛下,沙丘现祥瑞,大吉之兆。”
“加之沙丘近年气候宜人,百姓安乐。”
“此刻正宜启动东巡。”
“计划已定,请陛下裁决。”
李斯言罢,群臣议论。
扶苏首出反对:“父皇,不可!”
“您体初愈,不宜远行。”
“东巡之行,延至明岁更为妥当。”
部分朝臣赞同扶苏之见,
余者则力挺李斯。
众人意见不一,争辩持续。
始皇不悦,
猛击椅背,怒斥:“静!”
“朕尚未驾崩,尔等何喧?”
“朕身健力壮!”
“东巡小事,不足挂齿。”
“李斯所言甚是,东巡之事迫在眉睫。”
“且天现吉兆,或为天意。”
“朕欲观奇石,兼巡四方,察民情。”
“传令,七日后东巡启程。”
始皇决断已定。
他觉群臣小觑其体魄。
原拟今岁东巡,屡因九皇子纳妾事延。
此刻,他心无旁骛,唯欲出游,遂下令启程。
扶苏挺身而出,竭力劝阻:“父皇,万不可行!或许稍待一二月,待父皇康复再议。现深秋已至,东巡之路寒气重,恐染风寒。若有不测,后果难料。”
扶苏苦口婆心,然始皇严词拒绝:“无需多言,决议已定!”“你已成人,何故如此迟疑?”“朕非弱体,无需过虑。”“你之仁慈懦弱,当有所变。”
扶苏默然,不敢再言。
至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烈日炙烤。
始皇东巡大军浩荡启程,气势恢宏。
此行意在寻奇石,察民情,谋大秦未来。
扶苏欲随,被始皇阻,众皇子皆未行。
始皇求静,不欲闻皇子琐事,尤九皇子纳妾事,令其心烦。
若非血脉相连,念旧情,那逆子早已受惩。
扶苏望车队远去,满面愁容,深恐父皇病体未愈,又添新疾。
此时,太监呈上始皇密诏。
扶苏览之,大惊失色。
诏书言:“成大事者,须心硬手辣。赴边筑长城,悟此理,方得归。”
扶苏愕然,难以置信此乃父皇之意。
难道要将他贬至边疆筑长城,令他变冷酷?
扶苏愣在原地!
太监轻声催道:“公子,即刻启程吧!遵陛下旨意,不可久留京城!”
扶苏无言以对。
未曾预料,父亲的离世,竟暗藏玄机?
明修长城,以为心性锤炼,实则恐其阻碍?
扶苏恍然大悟。
他昔日曾为九弟说好话,岂料九弟竟夺父爱,还成就美事。
显然,父亲心中仍有芥蒂……
扶苏心情沉重地打点行装,踏上边疆之旅。
他素来顺从父意,以孝为先。
然而,扶苏未能洞悉秦始皇的深层用意——此乃对他的磨砺,更是对他的保护,唯恐其仁慈误了大事。
因始皇即将有大动作,皇城将风云变幻。
东巡途中,秦始皇密令李斯:“爱卿,命你手下密切监视皇城公子们的举动!”
“稍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那些大臣,也给朕盯紧了。”
“朕不在,他们定会原形毕露。”
“是时候清理门户了。”
李斯点头,意味深长地一笑,随即放飞信鸽,部署行动。
此次东巡,李斯与赵高皆随侍左右。始皇对二人颇为信任,李斯因才干出众,赵高则因宦官身份被认为只能忠心于皇权,难以兴风作浪。然而,始皇终究是看错了,这两人将成为最大的幕后 ** 。
始皇一切安排妥当,微闭双眼,心中筹谋。尽管身患重病,但思维依旧敏锐。他深知朝中人心叵测,结党营私、谄媚之风盛行,更有不少人盼他早逝。
始皇早已察觉权臣嚣张,决不容忍,已暗中监视这些官员。此次东巡,他设下计谋,誓要将奸佞之徒一网打尽,还朝堂清明,为扶苏扫清障碍,将完整的大秦交予他手。在始皇心中,扶苏仍是最佳继承人,孝顺且智勇双全,只是稍显仁慈,贬至边疆或许能磨砺其性情。
始皇一切尽在掌握,唯独对逆子赢天感到棘手。他命章邯与史禄监视赢天,而赢天的举动令他惊讶,尤其是打败匈奴一事。始皇派出探子前往漠北,欲探明赢天是否隐藏实力,有所图谋。但始皇对赢天并不十分忌惮,认为其击败匈奴只是偶然,且病弱之躯难成大器。始皇认为赢天沉溺女色,此乃其软肋,这样的人最易控制。
始皇乃明智之君,对诸子洞察入微,唯独低估了赢天。赢天确有非凡之处,纵情声色却能迅速振作,一面游走于红颜之间,一面暗中运筹帷幄,即将创下惊世伟业,令始皇讶异,九州震动,大秦子民亦将对这位昔日被视为平庸之子的皇子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