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安君一直在谋划一件事,那就是该办一座书院了,正好把系统抽到的那一套小学数学教材给用上。
在武安君看来,但凡能够把小学数学给学通了,当个账房先生那是易如反掌。
若是再学一些经义典籍,当个书吏也绰绰有余。
武安君现在需要一批人手,将那些积年老吏给逐步替换掉,把衙门到民间的最后一段给打通。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读书多年的学子,不愿意操持这种贱役,可不通文墨之人,又无法胜任,这才是其中最大的阻碍。
“当家的,听说了吗?武大人说了,明天去学堂听课的孩子,都给两文钱。”妇人正在给孩子缝补衣服,大盘上这两年条件好了些,却也只是能够吃饱穿暖。
“还不如跟我去矿上帮忙,可以拿四五文钱。”汉子用温水擦洗一下脸。
以前这种农闲的时候,自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农闲的时候都去矿上帮忙,一天可以挣二三十文钱,这肯定比窝在家里强。
如今好些孩子也去矿上,做一些简单的分拣活,也能挣几个零花钱,多了没指望,买两个包子填填肚子还是可以的。
“当家的,你我一辈子不识字,也就这样了。但是山娃子我觉得还算聪明,是个读书的料子,又不花钱,还能领两文钱回来,这不比去矿上强?若是能够读书认字,以后找婆娘也容易些。”妇人把水端到外面倒掉,孩子还小,不差他挣那一文两文的。
“倒也是,认字就是强!”汉子看看在外面跟其他孩子打雪仗的山娃,感觉能认几个字,比当睁眼瞎强。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给他把衣服缝补好,明天就穿这身去,不能太寒酸了。”妇人手中这件,就是山娃最好的衣服了,明天授课的是武安君,可不能太丢面子了。
待到山娃回来,知晓明日要去读书,那是一蹦三尺高,读书认字,那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待遇。
‘你可要努力些,武大人说了,十天之后就要考校,只留下一百人。你若是真的想读书,那就好好读,我跟你爹再苦再累,也要供你读出个样子来,以后好给武大人办差。”妇人眼中带泪,这么些年,可总算要熬出头了。
当初她们在安家寨,是过的什么日子?现在又是什么样?他们心底自然有一杆秤。
“去了就好好读书,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敢不听话,仔细你的皮!”汉子警告山娃,读不出来倒也没什么,敢在大人跟前调皮,他第一个不答应。
“爹、娘,我知道的,你们就放心吧,我肯定认真听大人讲课!”山娃拍着胸口保证道。
“你这娃,要机灵些,大人可是文曲星转世,在他跟前听课,那是几世修来的福气,你可莫要错过机缘!”妇人仔细叮嘱道,这般的机缘,可不常见。
由当朝五品的知州大人启蒙,这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第二天刚蒙蒙亮,大批孩子就踏上了去往学堂的路。
学堂很大,就是之前仓库的一部分,被临时收拾出来,足以容纳几百号人。
武安君看着底下挤挤挨挨的孩子,年龄都在他要求的十到十五岁之间,这个年纪的孩子,只要用心学,最多两三年,就能把小学知识给学透。
武安君并没有规定性别,但是来的人里面,女孩子估计不到两成,对此武安君也早有预料。
按照年龄跟身高将他们排好位置,点了一下人数,足足有二百五十多人。
十天,十天之后,武安君就会通过考试,只留下一百人,武安君并没有打算普及教育,而是走的快速培养路线,天分不够就直接舍弃。
山娃今年十二岁,坐在相对靠后的位子,很快他就被分到一根炭笔以及一块竹板。
能够用来写字的纸张,依旧是奢侈的东西,可以反复利用的竹板,就是更好的替代品。
山娃在主板上,照着前面黑板上的数字,一笔一划地描写着。
左边是汉字的一二三四等数字,右边有对应的数学字符,今天上午的教学,就是让孩子学会简单的汉字跟数字符号。
山娃在竹板上,照着模样写下来,一边写嘴脸还念叨着读音。
下午学的就难了一些,个位数的加法,每人还发到了一些竹签,用来帮助理解。
没有任何的趣味教学,有的就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不理解,但必须要记住。武安君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中,最适合学习的孩子挑出来,然后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才。
放学的时候,每人都领到了两枚铜钱,山娃回家就把钱交给娘,自己继续在那用炭笔画着。
妇人时不时过来看一眼,虽然不知道写的是啥,但肯定是大人教的,这孩子比自己跟他爹都强。
十天之后,武安君直接将所有人隔开,每人发给一张试卷,监考的士兵围着考场排成一个圈,但有异常,直接逐出考场。
区区十日功夫,武安君就把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跟一位数的乘除法全部教下去,能考多少,就看他们的勤奋与天赋了。
山娃很幸运,获得了甲的评价,不仅可以继续留在学堂学习,还额外获得了十文钱的奖励,乙的话就是五文钱,若是丙的话,只有最基础的两文。至于更低的,就无法继续留在学堂学习了。
山娃看着那些被迫离场的孩子,眼中充满了不舍,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除了数学课由他教授之外,武安君还聘请了一位教经义的先生,武安君不在的时候,就由他来负责授课,以经义为主。
新年的到来,整个安家寨都陷入欢乐之中,武安君站在寨墙上,看着热闹的人群,心中涌起莫大的满足感。
无论如何,他至少给这些人,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大人,前方关卡来报,说是有一个人,叫李恒盛的,求见大人!”武安君正在享受众人欢乐带来的满足感,却被传来的消息打算了思绪。
“李恒盛?速速请他过来!”武安君不知道李恒盛为何来此,但是李氏商行对他有大用处,自然要见的。
山路虽然经过修葺,但是大雪封路,依旧无法供马车通行。狗拉雪橇就是最好的工具,李恒盛坐在雪橇后面,把整个脸都用帽子捂好,那种刺骨的寒风让养尊处优的他极为难受。
但是李恒盛知道,自己必须坚持,这是救他女儿唯一的路。
李恒盛也想过去江湖上请人手,可只要一听对方是永兴王府,连价格都不愿意听,直接就回绝了。
但凡有点分量的人物,都知道那永兴王府算是永州一霸,麾下豢养了大批的高手充作门客,更是有三百精锐护卫。王府跟柳家同气连枝,不仅控制当地的帮会这些势力,在城外更是拥有大批的田庄,庄上也养着大批量的护卫。
可以这么说,只要永兴王府愿意,随时都可以拉起一支超过千人的精锐,俨然就是永州真正的霸主,就连朝廷官员也不敢管永兴王府的事。
钱虽然好,但是去永州跟永兴王府作对,就算挣到钱,那也没命花,有个屁用。
李恒盛被雪橇拉着进到安家寨之后,被眼前的景象惊讶地合不拢嘴,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头一次看见这样的景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或许前朝盛世就是这般光景。
安家寨新建了大批的青砖瓦房,除了高级人才直接包分配之外,其他都是需要花银钱购买的。
一座三间的青砖瓦房,作价三十两,当兵两年就能攒下这一座宅子。
如今住上青砖瓦房的,除了士兵家属,最多的就是工匠,只需要一次性付上十五两银子,剩下的可以先欠着,按月付给山寨就行。
武安君如今的住所,在山寨中间的坡地上,除了比起旁的宅子要高大一些,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上了玻璃窗来改善屋内光线。
炉子中的炭火烧得很旺,屋内比起外面要暖和许多,李恒盛一进屋内,就感觉到一阵热气铺面而来。
“在下李恒盛,见过武大人!”李恒盛感慨万千,当初他还担心女儿被武安君抢婚,现在想来,还不如当时被抢走。
如今这年纪轻轻的男子,居然已经身居知州的高位,手下更是掌握一支精锐士兵,算是一方小势力。
“伯父,何必如此客套?静姝、云瑶,这位就是李伯父,待我甚好,快些去备酒菜,我要跟伯父一醉方休!”武安君拉着李恒盛的手就往里面走,这位可是财神爷,硫磺矿都指着他呢。
余静姝跟云瑶跟李恒盛见礼,随即就去厨房准备晚餐。
“武大人客气了,在下惭愧!”李恒盛被武安君引到屋内,紧挨着炉子坐下。
这屋内的陈设,肯定比不上他李家的屋子奢华,却也透着一股子暖意,待着就是感觉舒服。
“伯父,天气寒冷,先喝杯热茶,去去寒气!”武安君拎起炉子上的茶壶,给李恒盛倒上一杯。
“武大人年少有为,在下甚为钦佩,一路行来,多有感慨。这山中贫瘠之地,居然让大人治理得犹如世外桃源,当真令在下大开眼界!”李恒盛感受到武安君的热情,那也得赶紧回两记马屁。
“伯父见笑了,山野之人,不通礼数,只求三餐温饱。伯父掌管偌大的商行,手上每日往来都是巨额财富,如何看得上这些?”武安君嘴角露出一丝得色,如今别的不敢说,这大盘山中,今年冬天冻死饿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哎,在下粗鄙,只懂得操持贱业,纵有万贯家财,却也救不得采薇。武大人,我就这一个宝贝女儿,捧在手心都怕化了。”李恒盛喝了一口热茶,想起被困在永兴王府的李采薇,顿时悲从中来,根本不用演戏,老泪纵横。
“伯父这是怎么说?采薇姑娘什么情况?”武安君虽然知道那小王爷不幸去世,李采薇估计要难过一阵子,却也没想到李恒盛赶来他这里哭诉。
李氏商行财大气粗,背后又有朝廷大佬坐镇,就连那光州防御史的舅舅也不是好惹的。
之前谢永思说起这事,武安君还感觉是夸大了,最多就是要过上几年孀居的日子罢了,以后顶着个克夫的名头,难寻门第高的好人家。
“武大人,你有所不知,采薇是个命苦的丫头,她刚过门不到半个月,那王府世子就撒手人寰。原本那世子就体弱多病,我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亲手把女儿推入了火坑啊!”李恒盛抱着茶杯,眼泪鼻涕齐下,看得武安君都不由得悲从中来。
“这个、都是意外,过些时日,采薇姑娘自然会从悲伤中走出来的。”武安君试着安慰道,以李采薇的性子,又怎么会为了世子而一蹶不振?毕竟又没多少感情。
“不是这个、武大人,那王府要在世子陵墓旁,修建一座佛塔,把采薇关入其中,为世子祈福,终生不可离塔!在下想要见女儿一面,都不可得啊!”李恒盛摇着头,把这些日子的委屈全部发泄出来。
“这么霸道?”武安君微微蹙眉,这永兴王府的行事作风,他当真是看不惯。
“他们说,是采薇克死了世子,不让她陪葬,已经是给我李家天大的面子了。据说,采薇想要逃离,却被打折了腿,我这苦命的女儿啊!”李恒盛哭累了,用衣袖擦拭一下眼角,听说是小檀的腿断了,但是为了打动武安君,他也得把情形描述得严重一些。
“王府如此做,就不怕李家报复?”武安君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李恒盛为何来找自己哭诉。
“李家,我李恒盛一介商贾,采薇一个外嫁的女子,算得了什么?在他们眼中,都是工具罢了,等到没用的时候,便一脚踢开。”李恒盛想起这事就悲从中来,连自家兄长都靠不住,又能指望谁来?
武安君有些错愕,这永兴王府有这么猛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伯父只要舍得钱财,总有法子救出采薇姑娘的!”武安君掂量了一下,若是他还是个山大王,说不定就出手把李采薇给救出来。
只是他如今也是有官身的人了,再去干打家劫舍的活,传出去影响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