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抬头看着姐姐,她虽不知姐姐为什么会这一手,但这种事不是自己能插嘴的,教不教全看姐姐个人是否愿意。
沈禾倒是不在乎那几十两银子,不过这种救命的法子传出去,说不好就能挽回无数条生命。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沈禾自然不会拒绝,就当是积德行善了。
“钱不钱的也就算了,我不缺银子,这方法我可以教你,只是以后要是有其他人想要跟你学,你也不能藏私。”
老大夫没想到眼前的姑娘会白白教他,更没想到还要他以后教别人。
沈禾的形象,在老大夫的心里立马高大上起来。
就连刚开始说风凉话的那些人,此时也心生敬佩。
老大夫又对沈禾鞠了一躬,态度颇为郑重:“姑娘大义!若是小老儿学会这救人的法子,以后但凡遇到此种病症,定分文不取,就当回馈百姓。”
沈禾见老大夫言语诚恳,当即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关键说了出来。
老大夫听罢,直呼:“此方法果真是妙啊!不用一针一药,就能将异物逼出体内,真真是个好法子。”
就在老大夫还沉浸在这急救法中时,沈禾和沈秀悄悄的离开了人群。
许屋巷。
酒肆的伙计将二十坛酒放进院子里。
沈禾给一两银子作为赏钱。
伙计攥着手里的赏钱千恩万谢,这一次的赏钱都抵得上他两个月的工钱了。
沈禾关好院门,开始整理买回来的东西。
新的背篓里放的鞭炮什么的,就不用拿出来了。
还有两个空的背篓,可装不下二十坛酒,这就还得再去买一个篓子才行。
这还是酒坛子比较小,要是大一点的酒坛,三个背篓都放不下。
“秀秀,我还得再去买个篓子,你是跟我一起,还是 自己留在家里?”
“姐姐,我不去了吧!腿好困。”
沈禾想了想也是,今天逛的时间是真不短,秀秀小孩子家家的跟着逛了这么久不累才怪。
“那行,你待家里,别乱跑,我很快就回来了。”
“好。”
沈禾一个人也没多想逛街,就买了个篓子,又买了几个馅饼,就就回去了。
可能沈秀是真累了,沈禾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沈秀躺在床上睡着了。
此时天已经快黑了,中午的时候天上还是有大太阳的,这会儿却是层层黑云,看着阴沉沉的 。
沈禾有点担心要下雨,真要是下雨了,今天就赶不回去了。
等天彻底黑下来,沈禾才把小黑从小世界里带出来。
回到房间见沈秀还在睡,沈禾坐在床边捏了捏沈秀的鼻子:“秀秀,赶紧起来吃点东西,等下咱们就要回去了。”
“哦。”沈秀坐起身,揉了揉鼻子,又打了个哈欠,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已经是晚上了。
吃过馅饼,沈禾把几个篓子捆好,搭在小黑身上,这才往盆地返回。
次日,艳阳高照,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
沈禾让人把花生给种上,只是原本的田地基本都已经种上种子,只好再开出一些荒地来种花生。
沈秀、大丫、小丫脑袋上都别着一朵绒花,看着娇俏可人。
“秀秀,把这朵花送去给你苗苗姐。”沈禾指着桌上最后一朵绒花,橙黄色的花朵,花蕊的颜色是浅一点的黄。
“哦,那我这就去。”沈秀拿起那朵绒花,蹦蹦跳跳的就朝村子去。
村口洗衣服的地方有一棵大树,这会儿有不少老人家坐在那里乘凉。
余老太太也是其中一员。
相比其他人干巴巴的闲聊,余氏则是手里抓着一把瓜子,边嗑着瓜子,边听着人们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
时不时的拉一下袖子,手腕上的大金镯子刚好能露一点出来,惹得那些老太太时不时的侧目看上两眼。
沈秀隔得老远都能听到那些老奶奶夸外婆的言语,逗得外婆不断的仰头大笑。
到沈得志家门口,见田氏正在打扫屋子。
“二婶,苗苗姐呢?”
田氏扭头看去,见是沈秀,只一眼就看到其头上戴着的绒花,粉粉的真是好看呀!
“秀秀来了啊!你苗苗姐在屋子里呢,你找她有事儿啊?”
不知为何,沈秀一直对田氏没什么好感,跟她说话时态度也是不冷不热的那种。
“没什么事儿,我就是来给苗苗姐送朵头花!”
“送头花?”田氏这才注意到沈秀手上还捏着一朵绒花,这种头花她以前在镇上看到过,卖的可贵了。
当时就是想摸一下,那货郎都不肯,明摆着就是瞧不起她。
不过那时候她也确实买不起就是了。
田氏擦了擦手,客气的笑道:“这么好的头花你留着戴呗,咋还给你苗苗姐呢?”说着就伸手将头花接了过去。
“我头上戴有,大丫姐和小丫也有,而且只要我想要,我姐姐还会给我买的。”
田氏听说大丫小丫也有,心里说不上来怎么回事儿,就是有点不得劲。
“那大丫小丫跟你们非亲非故的,咋你姐姐对她们那么好呢?”
沈秀听着心里有些不悦,说别人也就算了,可小丫从一岁多刚会走路那会儿到现在,很多时候都是沈秀带的,这感情自然是别人不能比的。
沈秀有时候还会手贱的欺负一下顾平安,却是绝对不允许别人欺负程小丫的。
可以说,在沈秀心里小丫比顾平安那个表弟还要亲近的多。
所以田氏这么说话,直接就让沈秀更讨厌她了。
“我姐姐说了,她把大丫姐和小丫当家人的。”
田氏却无所觉,或者说不觉得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能有多少心思:“呦!又不是一个爹妈,连姓氏都不一样,咋能跟咱们是一家人呢?”
沈秀沉下脸:“二婶误会了,我姐姐说小丫跟我们是一家人,没说小丫跟你们是一家人。”
“你……”田氏被噎,有些气恼的看向沈秀。
“二婶要是不喜欢小丫也没关系,以后我不会带着小丫来你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