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上次曹操找吕布购买粮草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双方互不相让,战况异常激烈。
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他不仅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更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这场持久战中,他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和计谋,成功地坑杀了袁绍麾下的大将文丑。此役过后,曹军士气大振,士兵们个个斗志昂扬,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绍一方。失去了文丑这位得力战将后,袁绍军队的气势明显受挫,呈现出一种颓废之势。他们在战场上开始变得犹豫不决,进攻时缺乏果断,防守时也漏洞百出。面对如此困境,袁绍可谓是焦头烂额,一时之间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而在这一个月里,吕布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命令文远、关羽、张飞以及赵云等诸位猛将各自整顿所属兵马,积极操练士卒,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同时,他还让公台密切关注着官渡战场的局势变化,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以便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如今,袁绍和曹操之间的胜负尚未分明,但吕布相信时机很快就会来临。待到他们决出胜负之际,便是他率领大军出击之时。届时,吕布定要趁虚而入,一举将袁绍和曹操的势力尽数吞并,尽然在一统北方。
果不其然,正如吕布之前所料想的那般,袁绍军队溃败之势已逐渐显露无遗。就在这一天,正当吕布收拾妥当,准备前往兵营巡查之际,陈宫与郭嘉二人竟急匆匆地寻到了他。见他们神色凝重,似有要事相商,吕布便赶忙引着他们一同来到了书房。
刚一踏入书房,只见陈公台双手抱拳,向着吕布恭敬地施了一礼后开口道:“主公啊,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称,昨夜乌巢之处猛然间燃起熊熊烈火,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依我和奉孝兄推测,那里想必便是袁绍大军囤积粮草之所。而这场大火,十有八九乃是曹操趁夜色率军突袭乌巢所致。只是,让我与奉孝兄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曹操究竟是如何得知袁绍将粮草囤置于乌巢的呢?难不成他身旁之人竟懂得占卜预测之术?若真如此,那么对于主公而言,可就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啦!”
当吕布听闻公台这般言论时,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阵强烈的笑意。然而,凭借着多年来养成的深沉与内敛,他硬是将这股笑意生生地压了下去,丝毫没有让其表露于外。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却如闪电般飞速思索着,并暗自思忖道:“所谓的占卜之术,恐怕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依他看来,定是那许攸背叛了袁绍,趁着茫茫夜色悄然投奔至曹操麾下。
而后,他又向曹操吐露了袁绍的机密——所有粮草皆囤积于乌巢之地。正因如此,曹操才会果断派遣兵马,趁夜突袭乌巢。
如今,袁绍屯积在乌巢的粮草已然付之一炬,其大军必定会因此而军心大乱。据他了解,那张合和高览二人,由于惧怕袁绍事后追查责任,绝对会率领所属部队向曹操投降。
若是事态果真如此发展,那么眼下袁绍与曹操之间的攻守之势便会瞬间逆转。此时此刻,不正是该他登场亮相、一展身手的绝佳时机吗?想到占卜之术,倒是让吕布想到了诸葛亮,看来时候派人找一下他的下落了。”想到此处,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局中大显神威的场景。
吕布目光落在公台与奉孝身上,缓声开口安慰道:“你们且看曹操那边,怎么可能有如此奇异之人?若是当真存在这样厉害的角色,他又怎会前来恳求咱们出手相助呢?可不要忘了当初他还威胁于我,让我卖给他些许粮草以解燃眉之急。若真是有这般能耐,为何不早早将其拿出用以对抗袁绍呢?非要拖到如今这般田地才想起动用此招。依我之见,恐怕是袁绍身旁的谋士背叛了他,才致使屯集在乌巢的大批粮食毁于一旦。”
奉孝与公台听着吕布的这番解释,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露出恍然之色。只见奉孝低头沉思片刻后,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高声说道:“照将军所言,那袁绍的大军必定已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此时此刻,正是我方趁虚而入、一举破敌的绝佳时机呀!”
吕布满意地点点头,“公台,你即刻安排下去,让将士们做好出征准备。”两人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