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时,何雨欣才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大楼的落地窗外,北京的霓虹正次第亮起,勾勒出城市坚硬的轮廓。她揉了揉眉心,办公桌上的相框里,小儿子朱洪鹏穿着学士服笑得灿烂,那是上个月毕业典礼的留影。
“局长,这是明天的议程。”秘书轻敲房门,将文件放在桌角,“朱部长的电话转进来了。”
何雨欣接起电话,丈夫朱聿修的声音带着惯常的温和:“雨欣,洪鹏的毕业典礼我们又没赶上,他……没闹情绪吧?”作为文化部部长,朱聿修常年埋首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政策制定,夫妻俩的日程表总是被“调研”“会议”“出访”填满。朱洪鹏从小学到大学,家长会、运动会、甚至生日晚餐,都鲜少见到父母同时在场的身影。
“他懂事,说理解。”何雨欣的声音低了些,“但我知道,他心里是盼着的。聿修,我们是不是……太亏欠他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朱聿修叹了口气:“等这段时间忙完,我们好好补偿他。”
“不用等了。”何雨欣看着相框里儿子的笑脸,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洪鹏刚毕业,正好有时间。我提议,我们全家去丽江自驾游。就我们三个人,抛开工作,好好陪陪他。”
朱聿修有些意外,但很快赞同:“好。只是洪昆那边……他在商务部挂职,恐怕走不开。”
大儿子朱洪昆继承了父母的事业心,早已在部委站稳脚跟,此刻正因一项紧急外贸谈判抽不开身。最终,成行的只有何雨欣、朱聿修和刚脱下学士服的朱洪鹏。
出发前,何雨欣特意叮嘱:“我们这次是家庭旅行,不搞任何公务接待,就按普通游客的方式走。自驾最好,能看看沿途风景,也能亲身体验一下民间旅游的真实情况。”她虽主管广电,但对文旅行业的生态也有所关注,隐约听闻过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的混乱,但总觉得那是“个别现象”。
朱洪鹏坐在副驾驶,兴奋地规划着路线,手机里不断跳出丽江的攻略:“妈,爸,我们到了先去束河古镇吧,听说那里比大研古镇人少,更有味道!”看着儿子眼里的光,何雨欣和朱聿修相视一笑,心中的愧疚似乎被这期待的氛围冲淡了些。他们不知道,这场带着弥补之心的旅行,即将揭开一层他们从未想象过的黑幕。
梨江的阳光带着高原特有的炽烈,穿透车窗洒在三人身上。古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在商铺招牌上跳跃,空气中弥漫着烤饵块和鲜花饼的香气。朱洪鹏像只雀跃的小鸟,举着手机四处拍照,何雨欣和朱聿修则放慢脚步,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为了方便游玩,他们在古城入口处的一家旅行社报名了“梨江深度纯玩二日游”,宣传单上印着“无购物、无自费、真纯玩”的字样,价格看起来也公道。接待他们的经理西装革履,态度殷勤,反复强调:“我们是正规大社,政府备案的,绝对让你们玩得放心!”
然而,行程开始的第一站,便打破了所有美好的想象。
旅游大巴停在拉市海景区边缘,导游是个操着本地口音的年轻男子,脸上的笑容在下车后瞬间收敛,语气变得强硬:“各位,到拉市海必须体验茶马古道骑马,这是精华项目,每人220元,现在交钱,马上安排!”
何雨欣皱了皱眉:“我们报的是纯玩团,合同里没说有这个自费项目。”
“合同?”导游嗤笑一声,“大姐,来丽江玩,哪有不骑马的?这就是行规!不交钱?行啊,你们自己在这荒郊野岭待着,大巴可不等人,等下我们去下一个景点,你们自己想办法回去!”他身后几个虎背熊腰的汉子抱臂而立,眼神不善。
朱洪鹏气得脸色发白:“你们这是强制消费!我要投诉!”
“投诉?随便!”导游毫不在意,“赶紧交钱,别耽误大家时间!”
何雨欣拿出手机,悄悄打开录音,同时在网上搜索“拉市海骑马价格”。屏幕上立刻跳出大量游客评价:“被导游强制消费220元,实际网上只要68元!”“ same项目,差价三倍,太坑了!”她看着手机屏幕,心一点点沉下去。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明目张胆的欺诈。
旅游局的纵容:“行业惯例,我们管不了”
强压着怒火,何雨欣拨通了宣传单上印着的丽江市旅游投诉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嘈杂,一个懒洋洋的男声问:“喂,什么事?”
“你好,我们在拉市海遇到导游强制消费,价格比网上贵好几倍,这是明显的价格欺诈和强制交易!”何雨欣尽量保持冷静。
“哦,骑马啊。”对方语气平淡,“这个是这样的,景区里的项目嘛,价格浮动正常。而且导游带团也不容易,总要有点‘服务费’,这都是行业惯例了,我们管不了。”
“行业惯例?强制消费也是惯例?”何雨欣的声音提高了,“你们作为监管部门,怎么能这么说?”
“哎呀,大姐,你别激动。”对方不耐烦起来,“你要是觉得贵,可以不骑嘛。投诉我们也处理不了,就这样吧。”说完,“啪”地挂断了电话。
何雨欣握着手机,手都在发抖。朱聿修脸色铁青:“这就是当地旅游局的态度?”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几分钟后,何雨欣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本地号码。她接通后,一个粗哑的男声传来:“是刚才投诉的那个游客吧?我是旅行社的负责人。跟你说啊,别瞎折腾,在丽江这地界,我们和旅游局关系好得很,你投诉一百次也没用!识相点就赶紧交钱,不然有你好受的!”电话随即被挂断,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同车的几位游客也因拒绝消费被导游刁难,有人愤而报警。十几分钟后,一辆警车呼啸而至。何雨欣本以为看到了希望,没想到警察了解情况后,只是简单地对导游说:“小吴,差不多行了,别把事情闹大。”
接着,他转向游客,语气平和却带着敷衍:“各位,既然没产生费用,就算了吧。出门旅游图个开心,别为这点事影响心情。”
“警察同志,他们这是强制消费,涉嫌违法!”一位老年游客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警察摆摆手,“我们会批评教育他的。这样吧,旅行社给大家道个歉,这事就算了了,啊?”
导游象征性地说了句“对不起”,警察便示意大家上车,对旅行社和导游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何雨欣敏锐地观察到,警察和导游说话时,态度熟稔,甚至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这绝非偶然,而是长期默许和纵容的结果。
大巴重新启动,车内一片沉默。窗外的丽江依旧风景如画,但何雨欣心中的寒意却越来越重。她看向身旁的朱聿修,他的眼神同样凝重。他们是国家部委的负责人,遭遇如此对待尚且投诉无门,那些普通游客呢?他们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当晚回到酒店,何雨欣彻夜未眠。拉市海的阳光、导游嚣张的嘴脸、旅游局推诿的话语、警察和稀泥的态度,在她脑海里反复交织。她不是普通的游客,她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局长,是肩负着舆论监督和行业监管职责的官员。如果连她都对这种乱象视而不见,那她手中的权力还有什么意义?
“聿修,”天快亮时,她摇醒身边的丈夫,“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朱聿修早已醒着,他握住妻子的手:“我明白你的意思。梨江的旅游乱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监管体系的全面失灵。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不仅损害游客权益,更会毁掉江的梨旅游招牌,影响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不仅如此,”何雨欣的眼神变得锐利,“你没听到那个旅行社负责人说的吗?‘和旅游局关系好得很’。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监管失职,可能还存在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
何雨欣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公文渠道层层传递,她知道那样太慢,也可能被地方“截胡”。她直接查找了梨江市市长贾郑经的公开联系方式——,她对他还有一丝期待。
电话接通时,贾郑经正在开会,得知是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来电,立刻走到了办公室。
“贾市长,我是何雨欣。”何雨欣的声音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现在就在丽江,以普通游客的身份,体验了你们的‘纯玩团’。”
贾郑经心中一紧,隐约感觉到事情不妙。
何雨欣没有绕弯子,直接将拉市海的遭遇、导游的强制消费、旅游局的不作为、警察的和稀泥,以及旅行社负责人的威胁,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贾市长,这就是梨江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强制消费、价格欺诈、监管纵容、警商勾结(至少是态度暧昧),你们的旅游局是怎么监管的?”
贾郑经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何局长,您别生气,这……这肯定是个别现象,我们马上调查,严肃处理!”
“个别现象?”何雨欣冷笑一声,“我在网上随便一搜,类似的投诉成千上万。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恐怕也会被‘个别现象’这个借口蒙蔽!贾市长,梨江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是城市的名片,现在却成了宰客的温床,你们脸上好看吗?”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严厉:“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内,必须对涉事旅行社、导游以及监管不力的旅游局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并拿出全市旅游市场的整改方案。如果做不到,或者只是做做样子,我何雨欣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的名义,动用所有官方媒体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曝光梨江旅游乱象,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你们是怎么管理的!”
电话那头,贾郑经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是是是!何局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彻查!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挂了贾郑经的电话,何雨欣立刻拨通了总局办公室主任的电话:“通知下去,成立梨江旅游市场专项调查组,由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牵头,联合纪检监察部门,明天就派工作组去丽江,进行暗访调查。记住,不要提前通知地方,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紧接着,她又签发了一份内部文件,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名义,紧急发往云省文化和旅游厅:“据群众举报及初步调查,梨江市部分旅行社存在强制消费、价格欺诈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当地旅游监管部门存在明显失职失察。现责令你厅立即督促梨江市文旅局对涉事企业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于三日内将处理结果及全市整改方案报总局备案。总局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全程督导。”
文件措辞严厉,态度强硬,彰显了何雨欣这次“动真格”的决心。朱聿修在一旁看着妻子雷厉风行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做得对。权力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何雨欣揉了揉太阳穴,看向窗外刚刚亮起的梨江古城。阳光洒在青瓦白墙上,本该是一片祥和,但她知道,一场风暴即将在这座古城掀起。而这一次,她要用手中的权力,为那些无助的游客,讨回一个公道。
何雨欣的“雷霆之怒”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梨江乃至整个云省文旅系统激起了千层浪。贾郑经市长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整改工作,市文旅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一场前所未有的旅游市场整治行动迅速展开。
联合工作组以雷霆手段切入,首先锁定了何雨欣一家遭遇的旅行社——“梨江风光国际旅行社”。调查组调取了该旅行社的财务账目、游客合同、导游排班记录,并传唤了涉事导游和负责人。
调查发现,该旅行社长期与蜡市海周边的“黑马场”勾结,以低价吸引游客报名,再通过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手段牟利,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同时,调查组顺藤摸瓜,牵出了另外两家存在类似问题的旅行社——云省海外国际旅游集团和摘星晨国际旅行社,这三家企业长期垄断部分旅游线路,形成了利益链条。
处理结果很快公布:
- 三家涉事旅行社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立案调查,企业负责人被列入旅游行业“黑名单”,终身不得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 涉事导游被吊销导游资格证,列入全国旅游从业人员黑名单,并依法追究其蜡强制交易的法律责任;
- 市海景区的“黑马场”被依法取缔,相关责任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这一系列“顶格处罚”在梨江旅游行业引起了强烈震动,那些曾经有恃无恐的旅行社和导游,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监管的力度”。
何雨欣在与贾郑经的通话中,尖锐指出了“监管失灵”的问题。为此,梨江市痛定思痛,对旅游监管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 重启“红黑榜”制度:每月对全市旅行社、导游、景区等进行综合考评,上榜“红榜”的给予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列入“黑榜”的则公开曝光,并依法惩处。第一期“黑榜”就公布了12家违规旅行社和8名不良导游,在行业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 设立24小时快速投诉通道:整合旅游、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投诉热线,成立“梨江旅游投诉快速处理中心”,承诺游客投诉“1小时响应、12小时调查、24小时反馈”。中心配备专业调解人员和法律顾问,确保游客维权渠道畅通无阻;
- 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组成常态化联合执法队,定期对旅游市场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打击强制消费、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执法过程全程录像,确保公正透明。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宰客”现象,梨江市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的举措:
- 推行“一店一票”制:要求所有旅游购物店、消费场所必须向游客出具正规发票和消费明细,严禁“口头报价”“模糊消费”。游客若发现价格不符,可凭票投诉,一经查实,商家将面临高额罚款;
- 实施“明码标价”工程:全市所有旅游项目(如骑马、游船、演出等)必须在显着位置公示价格,严禁任何形式的“坐地起价”。景区门票、观光车、索道等实行政府指导价,浮动范围不得超过10%;
- 建立“诚信旅游”奖励机制:对连续三年无投诉、诚信经营的旅行社和导游,给予税收减免、优先推荐客源等奖励,并在官方平台进行重点宣传,引导行业形成“诚信光荣、欺诈可耻”的氛围。
这场“风暴式”整改持续了数月,梨江旅游市场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牌”。曾经乌烟瘴气的蜡市海景区变得规范有序,骑马价格统一公示,游客可以自主选择;古城里的旅行社不再用“低价陷阱”揽客,而是靠服务和口碑竞争;旅游投诉电话不再是“摆设”,而是真正成为了游客的“保护伞”。
当梨江的整改工作初见成效时,何雨欣坐在广电总局的办公室里,看着桌上那份厚厚的《梨江市旅游市场整改报告》。报告显示,整改后三个月,梨江旅游投诉率同比下降了70%,游客满意度从整改前的62%提升至89%,旅游收入反而实现了15%的增长。
这个结果让她稍感欣慰,但更多的是沉重的思考。这场由她“个人干预”引发的整改风暴,虽然短期内解决了问题,却也暴露出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为什么普通游客打一百次投诉电话都没用,而我一个电话就能让整个梨江动起来?”何雨欣在总局党组会议上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地方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的‘选择性执法’和‘权力崇拜’!”
调查发现,梨江旅游乱象长期存在,根源在于利益链的固化:旅行社通过“回扣”“好处费”拉拢导游,导游则通过强制消费牟利,而部分监管人员或因收受好处,或因怕惹麻烦,对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了“旅行社—导游—监管部门”的共生利益链条。普通游客的投诉,触动了这条利益链,自然会被“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