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青川市,彻底褪去了冬末的微寒,进入了真正温和宜人的春天。
阳光变得越发明亮温暖,但又不至于灼热。
街道两旁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儿争相开放,空气里常常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青草气息。
偶尔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将整个世界洗刷得更加清透,雨后泥土的味道格外好闻。
人们换上了轻便的春装,校园里也多了许多鲜活亮丽的色彩。
日子仿佛按下了慢放键,在平淡中缓缓流淌。
对于青川一中的学生而言,除去清明节后,四月份没有大的假期,也没有特别值得期待的节日,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上课、下课、做不完的习题和偶尔偷闲的打闹。
“淦啊,我拿你当好兄弟,这种事你居然瞒着我,你良心不会痛吗?”
早上跑操结束后,王远搂着林勋的脖子忿忿不平。
陈默和张力笑着站在一旁看热闹。
“幸好耗子没跟着我们一起走,不然大熏真要完了。”
“谁让大熏他每天都往赵思琪那边凑,暴露是迟早的事,哈哈哈。”
班级里,林勋和赵思琪之间那点“不寻常”的气氛,到底还是没瞒住。
虽然那天在台球厅林勋极力敷衍了过去,但平时在教室里,他总忍不住借故溜达到赵思琪座位旁边,问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分享点小零食。
次数一多,眼神里、动作里的那点雀跃和紧张根本藏不住,班上不少眼尖的同学都看出了苗头,私下里偶尔会窃窃私语地调侃几句。
今天早上,神经大条的王远在班里好心人的分析下终于反应过来,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好兄弟居然有了“心上人”。
尤其是回想到之前每次下课,林勋都找借口凑到赵思琪桌边不知道说些什么,笑得一脸“谄媚”,他就生气。
“我靠!你小子居然‘背叛’组织!你想当‘叛徒’!”
“什么啊,你在说什么东西啊?”
林勋无奈了,开始耍赖,“之前是说过做一辈子好兄弟,但我可没说一辈子不找女朋友啊!”
“我去,那你好意思瞒着我?全班人都看出来了,就我不知道!要不是黄...要不是我今天看出来你不对劲,你还想瞒我到什么时候?!”
“md,我就知道,是不是黄鑫和你说的,我艹了,等会我就找他!”
“你别给我转移话题,你......”
经过王远的一番“严刑逼供”后,林勋见抵赖不过,只好承认自己有“隐瞒军情”、“重色轻友”的错误。
“说好的请我一顿啊!”
“请请请!你赶紧松手,丫的手劲那么大。”
林勋揉了揉脖子,一脸酸爽。
另一边,张浩倒是记住了陈默的话,没有冒进。
他真的找机会,拿着自己确实搞不懂的题目,磕磕巴巴地去找林薇请教了。
刚开始还紧张得手心冒汗,话都说不利索。
但林薇似乎并没有在意,只是对他的主动请教有些意外,然后很耐心地给他讲解起来。
有了第一次,后面就自然多了。
张浩发现自己很多基础确实薄弱,问题不少,林薇讲解得很细致,脾气也好。
一来二去,张浩几乎成了林薇的“固定”问问题对象,两人之间的交流也从最初的尴尬生疏,变得自然了许多。
虽然离“好朋友”还有点距离,但至少不再是“普通的同班同学”了。
张浩很知足,每次问完题都乐呵呵的,学习劲头居然也足了一点。
陈默偶尔问起,得知进展顺利,也为他感到欣慰。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陈默这边也不例外。
他自己的生活也很是规律。
每天坚持锻炼,下午放学后和叶妍一起回家,享受短暂的独处时光。周末则带着叶妍去她没去过的地方逛逛,感情在四月的平淡中稳步升温。
除此之外,陈默的画画练习也从未间断。
课间十分钟,回家后的零星时间,他常常拿出速写本勾勒几笔。
日积月累,笔下的线条越发流畅精准,对光影和结构的把握也提升明显。
有时随手画的课本插图或者窗外一景,都能让偶尔看到的同学发出小小的惊叹。
不过,在人际交往上,陈默则变得更加谨慎。
自从上次体育课林晓摔倒事件后,他切实感受到了叶妍的介意。
为了履行对叶妍的承诺,陈默不仅刻意与林晓保持着比普通同学更远一点的距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单独接触和过度关心,连带着对班上其他女生,包括前桌李晴和彭芳,也都更加注意分寸。
这让李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以前她还能借着分享家里带来的手工饼干,或者讨论一下画画技巧,和陈默自然地说上几句话。
但现在,陈默接过饼干时会礼貌道谢,但很少再像以前那样和她闲聊;讨论画画时,他也更多地就事论事,说完就结束话题,眼神不再有多余的停留。
李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无形的界限。
她心里有些难受,但也只能把这份失落埋在心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书本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离那个目标更近一点。
林晓的表现则出乎意料的平静,她似乎完全接受了陈默划出的界限,言行举止没有任何越界的地方。
见到陈默会像普通朋友一样打招呼,问问题也仅限于学习,态度自然大方,看不出任何异样。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反而让陈默稍微放松了些警惕,再一次......觉得她可能真的想通了。
而在无人知晓的网络世界,陈默的“另一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覆汉》经过推荐和口碑发酵,彻底火了起来。
创阅网历史分类的月票榜和推荐榜上,《覆汉》的名字稳稳地占据前列,甚至一度冲到了首页的热销总榜上。
书评区每天都异常活跃,催更的、讨论剧情的、分析人物命运的帖子层出不穷。偶尔有引战或挑刺的帖子出现,立刻会有大量的忠实读者自发上去“维护正义”。
qq上,编辑青锋找陈默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语气一次比一次热情,不再是公事公办的沟通,而是带上了几分商量和探讨的味道,时不时还会透露一些网站接下来的推荐安排,言语间充满了对《覆汉》未来成绩的期待。
后台的稿费数字更是每天都在跳跃式增长,远远超出了陈默最初的心理预期。
每次登录作者后台,看着那些不断上涨的数据和令人咋舌的稿费总额,陈默内心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爽快感。
......
四月的风温柔地吹过校园,日子平淡如水,却也在默默地酝酿着改变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