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上午十点整。
暖场音乐戛然而止,一个浑厚而充满力量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响彻整个操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向主席台。
“青川市第一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庆典,现在开始!”
“第一项议程:升国旗,奏唱国歌!”
庄严的国歌前奏响起,主席台上,旗手肃立。
操场上,所有人,无论年龄身份,都肃然起立。齐声高唱国歌的声音,如同滚雷,汇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春日的晴空下激荡回响。
陈默在后台侧幕,透过缝隙看到这庄严的一幕,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心中涌动着肃穆之情。
国歌毕。
校长林哲生登台致辞。
他深情回顾了青川一中从战火硝烟中诞生,在时代浪潮里发展的七十年风雨历程,细数了一代代师生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言辞恳切地感谢了所有为学校发展付出心血的师生校友,并对学校的未来蓝图进行了充满信心的展望。
他的发言饱含深情,不时引起台下老校友们的共鸣掌声。
接着是重要嘉宾致辞。
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文斌上前致辞,他的发言官方而务实,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一中的成绩。
这之后还新加了退休教师代表的讲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用颤抖而激动的声音讲述了他执教三十年的点滴,质朴的话语里满是对讲台和学生的眷恋,让底下响起了真诚的掌声。
然后,是三位杰出校友代表发言。
中年企业家谈创业与感恩母校;青年创业者分享创新与时代机遇;最后登台的,是那位清瘦挺拔的身影——鹭城大学教授,周明理。
陈默在侧幕候场区看到周明理上台后精神一振,目光紧紧追随着走上发言席的周教授。
主席台上,周教授的身影显得更加清瘦,但站姿如松。他没有讲稿,只是对着麦克风,声音平静而清晰,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理性和穿透力。
他没有过多谈自己的成就,而是从“仰望星空”讲起,谈科学探索的纯粹精神,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的可贵,谈母校当年简陋图书馆里那些泛黄的书籍如何为他打开了通往宇宙的大门...
独树一帜的发言倒是让底下无聊透顶的学生们有了些许的好奇,因为比起前面几位宽而大的泛泛之说,此时台上的周教授讲的故事明显更有意思一些。
“......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周明理的目光仿佛透过人群,看向更远的地方,“无论你们未来走向何方,请记住,在布满六便士的地上,永远不要忘记抬头,看看那轮属于你自己的月亮。”
当这句熟悉的话语从他口中平静说出时,侧幕的陈默心头剧震,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去年在书页上看到这句话时产生的共鸣。
周明理教授的发言在一片带着思考的安静掌声中结束。
主持人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下面,有请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全国作文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京北大学保送生——陈默同学,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大家欢迎!”
哗——
台下瞬间掀起一阵不小的声浪。
“是那个保送的陈默?!”
“可不就是他嘛,听说他文章写的可好了!还上了新闻呢!”
“快看快看!他出来了哇!”
“......”
随着底下一阵窃窃私语,万众瞩目之下,陈默挺直脊背,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从侧幕走向了主席台中间的发言席。
掌声也如同潮水般涌起,大部分学生都带着对同龄佼佼者的期待与好奇看向主席台。
阳光洒在他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上,蓝白色的校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陈默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到了父母紧张而骄傲的脸,看到了叶妍在高三区域用力鼓掌的身影,看到了林晓兴奋的眼神,看到了李晴安静且鼓励的注视,也看到了林勋等人大力拍手的动作......
最后,他的目光与嘉宾席上那位刚刚坐下的清瘦学者——周明理教授,有了一瞬的的交汇。
整个操场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个即将发言的少年身上。
“嘶——”
陈默站在麦克风前,悄悄深吸一口气,然后微微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清晰而平稳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操场的每一个角落: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校友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二七班的陈默。今天,能够站在母校七十周年华诞的庆典上,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也心怀感恩。”
开场白简洁得体,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却又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稳重。
台下又响起一片善意的掌声。
他微微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回溯时光:
“感恩母校的培育,这绝非一句空话。青川一中这片沃土,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汗水。这里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有并肩奋斗的同窗,有图书馆浩瀚的书海,有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更有镌刻在青春记忆里、滋养我们一生的精神养分......”
这部分他语速稍缓,情感真挚。
“......感谢母校!这里的每一扇窗,都曾映照过追梦的身影;这里的每一缕风,都曾传递过思想的回响......”
在表达了对学校和师长的敬意后,陈默的语气变得更为个人化,带着一种分享的真诚:
“今天,我更想和大家分享一点点我个人的、或许不够成熟的成长感悟。”
说到这里,陈默笑了笑,仿佛想到了2010年9月1号那天早上,“我记得刚踏入青川一中的大门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泯然众人。那时的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对未来有些迷茫,对知识的重量也体会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