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之中,各地蒙学也逐渐扩大了规模。
不少孩童经过半年、数月的学习,起码能认识不少常用字、掌握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
他们之中根据天赋,有人会继续学习,也有人则会推荐去匠作营之中当学徒。
因为蒙学是免费的,这让不少百姓都对此趋之若鹜。
而各地教谕也乐见其成,因为他们辖地的学子数量、质量,就决定了其官员考评。
如今虽然考评体系还比较简陋,但严洛已经让各地主官开始灌输这个概念。
等到数年之后,庶民出身的学子更多,严洛就准备开始进行科举制度了。
这也是分化卿族、世家的有力武器之一。
......
这一个月内,张飞在半途还是忍不住偷偷喝了酒。
这次赌约,严洛也明白了系统所谓“忠心耿耿”的意思。
张飞对自己当然非常忠诚,让他去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对方绝对不会有任何废话。
但对于自身的性格、癖好,却不可能百分百限制住。
举个例子,严洛如果召唤出了曹操,让他以后不近女色、远离人妻,对方必定不可能做到。
这和忠诚度没什么关系。
所以严洛索性将张飞派往丹水城,在周亚夫麾下做个小卒,同时带话给周亚夫,让他好好整治一下对方,争取让其能够戒酒、遵守军纪。
如此一来,瀚阳城的防务,暂时就只能由养由基来做。
但和梁姬分别太久,小美人已经派人送来了几次慰问书简。
虽然词汇用的很婉转,但那意思严洛肯定懂。
当下严洛打开召唤面板,这段时间每天刷新的武将大多不适合独当一面,而今天这位不同,正适合独自镇守瀚阳城。
等级7【23\/2187】;召唤点:
【魏武卒10人(20召唤点)】*170
【7000斤粟米(7召唤点)】*90
【7000斤粟米(7召唤点)】*473
【天赋.周仓强体之躯(300召唤点)】*82
【三国.关羽(1500召唤点)】*489
关羽镇守一方的时候,其实战绩不俗,虽然败走麦城,但却是诸多因素叠加。
以他的能力,镇守区区一座瀚阳城还是很容易的。
毕竟一边就是严城,一边则是周亚夫部,不用担心会被自己人给卖了。
当下严洛花费100召唤次数,2000召唤点,召唤出1000魏武卒。
又花费300召唤点,获得了周仓的强体之躯。
再用1500召唤点,召唤出了关羽。
关羽的身份仍然是亲卫,1000魏武卒则是禁军精锐。
关羽的形象和演义中一样,面如重枣,美髯长须,身高九尺,体型高大雄壮。
兵器是一柄青龙偃月刀,腰间还配一柄三尺剑,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难怪当日斩华雄的时候和张飞自称马弓手、步弓手,曹操也说这俩人长得完全不像普通小卒。
严洛随即任命关羽为瀚阳城从九品陪戎副尉,虽然官职不大,但麾下却分派了800魏武卒、800精锐长枪兵、800新兵。
同时让关羽继续在瀚阳城境内招募士卒,新兵至少扩充到3000人的规模。
再用魏武卒、精锐长枪兵以老带新,迅速形成战斗力。
只要关羽能扩军成功,到时候便会升其军职。
以后再将张飞、周仓调到他的麾下,倒也有趣。
作为亲卫,能被提拔成镇守一方的将领,哪怕暂时军职低微,关羽也是欣喜不已。
随后严洛嘱咐他征兵之外,也要和夏鲁奇一样做好未来清查人丁田亩、分田给百姓的准备工作。
随后便带着养由基和200魏武卒、50亲卫老卒、80精锐弓箭手组成的禁卫亲兵离开瀚阳城,启程返回严城。
黄忠和高顺在此地精简城防营的事做的不错,这一个多月,裁撤了大部分原本的城防营士卒,只留下2000余青壮,和那3960名精锐弓箭手混编在一起,组成新的城防营。
而从陈氏等卿族、士大夫家族中征集的粮草也是最多,高达百万斤以上。
另外配合阳榷招募工匠,组成严城匠作营,并兴建严城粮仓,也是工作出色。
严洛赏赐了几人一些金银钱财、绫罗绸缎,以示奖励。
随后便暂时忘却烦恼,和梁姬在后宫努力造人。
......
一晃,便到了八月底。
蔡国等三国不仅仅没有攻下晏国都城宁城,反而损兵折将,被对方一支奇兵烧毁了不少辎重,被迫退回原先的占领区。
然后他们也不打算继续打了,开始坐下来商谈,并瓜分之前攻占的城邑。
蔡国索要了临近丹水城的碧波城。
其余两国各自分了城池,不久之后,三国联军便正式解散。
晏国那边虽然度过了危机,但也国力损耗严重,因此没有继续追击,双方非常默契的停止了战争。
而卫公那边,则是终于攻破黑水关,联军长驱直入,夺取凉国大片领土,这让卫国威势更上一层楼。
卫国拓土五百里,将凉国国土压缩到了北面,林蛮、山蛮之地的凉国军队也都纷纷投降卫国。
跟在卫公后面的小弟们,也各有收获,分得不少钱粮、零碎土地、奴隶。
此战之后,卫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横跨千里之地,城邑人口无数。
随后卫公班师回朝,为了表示尊敬王室,将之前侵占的王室城邑凌霄城主动归还。
王室那边自然是欣然接受,但随后他们就发现不对劲。
因为卫公并没有归还天子节杖,而是堂而皇之的带回了卫国宫中。
这让王室一干人有苦说不出,但为了区区一座城邑,卖掉象征天子征伐大权的虎头节杖,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以往的霸主们,哪怕再霸道,征伐诸侯结束之后,都会归还节杖。
之后哪怕再发动战争,也只是借着“我曾经被天子赐节杖”的光环行事。
哪有拿了节杖就不还的?
王室上卿许迩便公开破口大骂,称卫公有不臣之心,乃是悖逆之徒。
随后王室另外一位上卿刘公累,便直接出奔投靠卫公,并将许迩的言论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卫公勃然大怒,派出使者面见天子,索要许迩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