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让你们受惊了!你的伤要不要紧,远洲他们怎么样,没受伤吧?”
老首长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他转过头,看向沈音音,目光缓和了些许,点了点头,声音沉稳有力,说着,他还顺势问起了顾远洲的情况。
“没有没有,他好着呢,一救出我们就又去忙任务了。”
沈音音连忙回答,随即话锋一转,非常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许真真,“说起来,真真这次真的特别勇敢!真的!”
“当时情况那么危险,那个匪徒拿着刀,真真一点都没慌,还想办法自救,甚至还想保护我!特别冷静,特别厉害!要不是她分散了匪徒的注意力,可能后果更不堪设想呢!”
她侧过身,神情中带着钦佩和赞叹,语气间也满是对自己朋友的赞扬和肯定。
沈音音这番话,半是真心的感慨,半是刻意说给老首长听的,夸许真真的同时,也抛出话头,好打破这个僵局。
果然,老首长在听到沈音音如此具体地夸赞许真真时,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光彩!
沈音音能感觉到,他的腰板都挺得更直了,嘴角甚至不受控制地微微向上扬起了一个弧度!
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冲淡了老首长脸上的严肃。
“那是自然!我许振国的外孙女,身上流着军人和警察的血,关键时刻,当然勇敢!有胆色!”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都比刚才洪亮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家族荣誉感和毫不掩饰的赞赏。
坐在一旁的许真真,原本正低着头绞手指,听到外公这话,猛地抬起了头,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外公居然在夸她?
这还是她外公吗?
不是从小她得了什么荣誉和奖状,他都只是淡淡地敷衍一句:“嗯,知道了”。
他什么时候这么直接的夸赞过她?
这还是她印象里那个永远板着脸,要求严苛,从不轻易表露情绪的外公吗?
一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冲垮了狭小空间内所有的紧张和尴尬。
许真真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炸开了一小朵烟花,砰砰直跳,她赶紧低下头,生怕被外公看到自己忍不住上扬的嘴角和发酸发红的眼圈。
自从有了升职的契机以后,她一直拼命的工作,其实也是想在外公面前争一口气,想得到外公的赞许。
却没想到这赞许来得这样的突然。
车内的气氛,因为沈音音这恰到好处的“桥梁”,瞬间冰雪消融,变得轻松起来。
沈音音看着许真真那想笑又拼命忍住,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样子,又看看老首长那虽然努力想恢复威严却依旧透着满意的神情,一时间竟也忍不住弯起了眼睛。
这个世上少一个像她这样遭遇的人,真好!
看来,这对别扭的祖孙之间,并非坚冰一块,只是需要一点合适的温度和契机来融化。
难得外公主动夸赞自己,许真真也是给梯子就下,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抬起头,目光带着生疏,却真挚的关切,望向对面威严的老人。
“外公……”她的声音比刚才自然了许多,“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工作还是那么忙吗?要注意休息啊。”
许真真想起自己自从参加工作,搬出军属大院后,就很少再关心过外公的生活,每次过年那顿例行公事的饭局,也多是外公问,她机械地回答,从未主动关心过他的身体。
倒也不是她不想关心,而是她的性格可能真的随了她母亲,足够拧巴!
在外,她怎么样都行,可面对亲人,她却无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老首长显然没料到外孙女会突然关心自己,笔直的身姿顿了一下,随即那总是绷着的脸上迅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他连忙摆了摆手,声音依旧洪亮,“我好着呢!身体硬朗得很!一顿饭还能吃两大碗米饭,每天晨练五公里雷打不动!不用担心我,你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他说得又快又急,仿佛生怕外孙女不信,老小孩一样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膛。
然而,在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看着外孙女那双带着关切的眼睛,忽然间,另一张相似却更温柔带笑的脸庞仿佛重叠在了许真真的脸上。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曾经,女儿也是这样,总是细声细气地叮嘱他“爸爸,别太累”,“爸爸,记得按时吃饭”,“爸爸,你又不是铁人,再忙也得休息呀”……
一股巨大的酸楚猛地冲上鼻腔,老首长的眼眶控制不住地微微泛红,他迅速别过头,假借看向窗外,掩饰性地抬手,极快地用指节蹭了一下眼角。
车内刚刚升温的气氛,因为这不经意触动的往事,瞬间又沉寂了下来,弥漫开一丝淡淡的伤感。
老首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他清了清嗓子,有些生硬地试图转移话题,打破这沉重的沉默。
他的目光落在了沈音音身上,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那篇报道。
由于那篇报道的背面写的就是许真真,所以那篇报道的内容早就被他反复看过无数次,到现在,那张报纸还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呢。
“咳……”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努力让语气恢复平时的沉稳,“小沈同志啊,我记得前不久新城日报对你有个专访,里面你说了句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
沈音音立刻坐直了些,接茬,“老首长您说。”
“你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老首长重复这句话时,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欣赏和肯定。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非常有力量!我从来就不认为,妇女同志就应该被束缚在家里,整天围着灶台和孩子转!新时代的女性,就应该像你和真真这样,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能扛事,能担责任!这才是我们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