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吴家这边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反正王家跟郭家都挺好的。
王旭华知道她该担心的是郭茜茜一家要离开的时候。
他们回来这几天,并没有透露出自己要回来的目的。
这样一来,等真正提出来的时候,才会让人措手不及。
年初二,郭茜茜拖家带口回了娘家。
原本今天王旭华也是要回娘家的,但是考虑到郭茜茜下乡回来一次不容易,她作为大嫂今天回去就不太好。
反正回娘家她想回就回,并不在意这一天,索性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也是想看看郭茜茜到底想要干什么。
免得她不在家,公婆再次做出糊涂事。
也果然如此。
此刻郭茜茜一家跪在地上,不管怎么叫都不愿意起来。
王旭华冷笑一声,啪一下把手里的抹布甩在桌子上。
给了郭怀勇一个眼神,郭怀勇也很上道,立马跑过去把家门关上。
不管在家里怎么闹,都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情,万一被外头的人看去了,可就闹笑话了。
本来郭家闹的笑话就不少,好不容易低调了几年,王旭华可不想自家再次成为家属院舆论八卦的中心。
郭母心疼闺女,见到她自从回来以后安静了很多,面对她也变得懂事,这会儿心疼的直掉眼泪。
郭父也是长叹一口气,猛吸了一口烟,心道还是来了。
王旭华知道自己公公是个明白人,这话跟婆婆说她肯定听不进去。
但是自己公公是能想明白的,也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她提醒过郭父郭茜茜可能会有其他事情,也提醒他到时候别被郭茜茜一哭就心软。
“说吧,你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你要是为了因为当初你坚持要下乡,又没经过我跟你妈的同意,自己结婚生了孩子。
真的对不起家里想要给我给你妈磕个,那你可以起来了。
天底下没有记恨孩子的父母。
当初哪怕再是反对你下乡,我跟你妈也给你准备足了东西和钱票。
新衣服,新被褥,怎么就让你这次回来穿的如此破烂?吴其波就这么没有出息,让你一家子过得跟个要饭的似的?”
吴其波被说的满目通红。
他能承认自己没本事,养不活老婆孩子吗?
他不愿意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
他们所在的生产队很穷,他累死累活也永远赶不上当地人那么能干。
一年下来挣的那点工分还不够养活他自己的,这些年一家人想要吃饱饭,全靠自己花钱从生产队买粮食。
而这些钱是哪来的呢?基本上都是郭家父母心疼郭茜茜,每个月给她寄一点。
两人大手大脚惯了,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算计过自己手里的钱能过活几年。
到了后面,自己手里的钱越来越少,郭茜茜没办法,只能把当初自己带家乡的东西换给村里人。
要么换些钱票,要么换些粮食,这也是导致他们一家穿着破破烂烂的样子。
郭茜茜以前有好几件衣服,春夏秋冬最少都有两三件。
更别提为了大家想家里特意给她做的,这个年代新三年就三年房房补补又三年,怎么也不至于才五六年的功夫,就让她穿的如此看不过眼。
整日因为她能看的过眼的衣服都被她换出去了。
自己换了两身旧衣裳,还有一些小孩子的旧衣服,囫囵吞枣的就把孩子养大了。
郭茜茜跪在地上吃不住的哭泣。
“爸,妈,我求你们再帮帮我,两个孩子不能再跟着我回乡下了,你们就把孩子留下来吧,好歹让他们有个学上。
我们去的那个学校地方是个穷乡僻壤,附近几个生产队连个学校都没有。
想要上学得去公社,但是公社离我们大队实在是太远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王旭华皱眉,没想到还真让她说准了。
郭茜茜这次回来就是为了两个孩子。
只不过这两个孩子现在年纪还小,最大的这个才四岁多,小的才两岁,离要上学还有好几年呢。
乡下有的孩子八九岁才第一次上学,她至于现在就把孩子送过来。。
不过她并没有开口。
毕竟郭茜茜并没要求她做什么,人家叫的是自己爹妈。
王旭华总不能让人家作为亲爹亲妈都不管自己闺女吧!
她端看郭父郭母打算怎么做。
郭母止住哭泣,她虽然心疼闺女,但也不是缺心眼。
这时候如果把外孙外孙女留下来,那这两个孩子以后就是他们老两口的责任。
养的好那是应该的,养不好指不定还得被吴家怎么骂呢。
再说了,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还在呢,怎么就找到外公外婆门上来了?
郭母不敢搭腔,转头看向郭父。
“你公婆还好好的,做爷爷奶奶的带孙子也算是天经地义,你们跟你婆家说了吗?
你以为带孩子就那么容易,你例假这些年每次心情回来,不是要钱就是要东西,什么时候关心过我跟你妈的身体?
我这膝盖动不动就走不了路,你大哥明天回来服侍我,我想要昨天怎么都得让他帮忙。
你妈也被我拖累的哪儿也去不了,整日只能在家里,生怕我自己有点什么事情找不到人。
你是想你爸拖着这残疾的腿帮你带孩子,还是指望你妈既要照顾我这个残废,还要帮你照顾两个孩子?”
郭父时常腿疼这一点在家属院人尽皆知,哪怕他们出去打听也无所谓。
这一点郭茜茜真的不知道。
跟家里往来的信件里从来没有说过这件事。
“爸,你的腿怎么了?”
“以前干重活留下的旧伤而已。”
他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多说。
郭茜茜知道自己爸是不想接茬,但是她这次一定要把两个孩子留下。
便把视线转向了郭怀勇和王旭华。
“大哥大嫂,希望你们帮帮我。
我知道我提的这个要求过分,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两个孩子没有城里户口,也就没有口粮。
这样行不行,我把两个孩子过继给你们,这样也能上大嫂的户口,两个孩子就能有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