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远说的客气,哪里容得下别人违抗。
海船必须留在辽东!
王宁远的手段,他们见过更是领教过。
简单一餐,王宁远送走三位船队掌柜。
战争中死伤最多的反而不是在战场上。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受伤死亡的数量更大。
从伤兵营爬出来的老兵才更加宝贵。
无论战力,还是生命力,他们都是顶级的存在。
另外造成人口大面积减少的就是瘟疫和饥饿。
胜者通吃,战争中真的有文明?
文明的军队,除了后世毛世祖带领的子弟兵,岳家军也算一个。
王宁远已经尽力在改变封建军队,可异族的做法在前,想要扭转谈何容易。
至于伤患和瘟疫,王宁远俩口子虽然是半调子,可比起这个时代的大夫自然领先一大截。
到了辽东,张穗将被服作坊的工作接了过去。
提督府和被服作坊刚上正轨,她已经着手开始整治军医和医疗体系。
辽东的落后到底超出她原有的想象。
粗手大脚的女真和蒙古女子不适合照顾伤患。
朝鲜和倭国女子只能被选了出来。
杀才就是杀才,镇江卫医护所刚建立时,有些不知所谓的小将官为了一时爽快,没少嚯嚯女护工。
数位将军跪在王宁远面前求情,最后换来的也只是一声叹息。
军政不同心换来的后果,王宁远清楚,朝廷更是清楚。
朝中虽然弹劾不断,可雍庆帝的信任却一直未减。
王宁远另加兵部侍郎衔。
“说过多少次,佛门想入本官治下,免谈。
你是在试探本官的底线嘛!”
佛门还真是无孔不入,这才多久,提督府户科的官员居然开始替佛门说起好话。
“大人,佛门在导人向扇一事上的确有功绩?”
王宁远冷哼一声,“功绩?
莫不如将他们派到朵颜部让他们的军士放下屠刀,减少杀戮如何。
超度,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需要他们超度。
他们的牺牲为国朝百姓争取了生存空间,自然受百姓香火供奉。
既然提起这一茬,那就一起办了!
在镇江卫和金州卫设将军殿,将辽东战死的将士灵牌都请进来。”
“大人,金州卫一事朝廷还没有决断。
还有就是,镇江卫财政!”
“到嘴的肥肉还能让他飞了,若真有此等同僚,实在是国朝之耻。
那些和尚不是各个富的流油嘛,别说本官不给他们机会,掏银子,让他们去倭国传法。”
属下被王宁远的安排惊的说不出话。
好事占尽,却一杆子将他们支到了倭国。
“别说本官不给他们机会。
夫人那里用着倭国女子颇为顺手,五千倭国女子,本官允许他们重回中原大地。”
“大人,如此多的倭国女子,您就不怕?”
王宁远将手里的文书一扔。
“怕,本官为何要怕?
都是些一身轻的杀才,本官给他们找了婆娘,她们还能嫌弃。”
那些杀才配上异族女子也挺好。
王宁远太喜欢倭国女以夫为天的传统。
“行了,去忙吧,记得将那群秃驴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都搜刮干净。
债多不压身,本官也不在乎多一条罪被弹劾。”
属下刚走,夫人身边的丫鬟就来请。
整日里佛道,可佛门和道门的确不同。
张穗在京城多年经营的夫人关系网总算起了作用。
当然出力最大的当然是皇后娘娘。
五十多位道门的杏林高手和制丹大家齐聚镇江卫提督府,让张穗立马安心下来。
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才真正的难能可贵。
提督府后院,王家自己的饭堂中,王宁远一身便服。
“衙门里琐事繁杂,没能亲自迎接各位道门老友,实在抱歉。”
对于道长们的不修边幅王宁远早有预料。
只是看到夹杂其中的不少邋遢老道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到底是俩口子,王宁远眉头一挑,张穗立马明了。
“古道长,我家老爷看您邋遢,怕您身上带着寄生虫呢!”
张穗说完,白了一眼王宁远就捂嘴笑起来。
古道长放下手里的木匣,晃着脑袋左右看看。
“夫人真会说笑,老道一身草药香,哪有蚊虫还敢靠近。
辽东还真是风水宝地,才入提督府就看到如此多的宝药。
还真是不虚此行。”
“古道友所言不差,只看提督府的药房,老道心中已有数十道妙方。
只怪识人迂腐,宁可将宝药束之高阁,也不愿拿出救世人。”
说着老道立马起身,对着王宁远躬身施礼。
“老道代天下苦命人谢过大人。
如此多稀有宝药必能解无数世人之苦。
功德无量!
夫人防治瘟疫之手段让人耳目一新,造福后世子孙。
必能福泽天下!”
王宁远好奇的问了一句。
“道长已经去过疫区?”
“老道已经入辽东月余,没想到老鼠居然是传播疫情的,”
古道长笑着补充,“用夫人的话就是载体。”
鼠疫起也是王宁远没有想到的。
还好有贤内助,不然鼠疫爆发,就辽东这点人口,加上如今辽东人口流动大,还真是一发不可收。
到底不缺底蕴,随着道门的到来,各种外用内服的成药在军中推广开。
对于各方那些上不得台面手段的防范提升不少。
消耗和拉锯一直没有,停止,北静王的选择依然模糊。
虽然市舶司的收入大增,可随着江南乱起,户部收入大减。
辽东战事也到了比拼国力的关键时刻。
正三品的九边巡察使即将到镇江卫,王宁远这个从三品的提督自然要出迎。
为官者就没有不惜命的,王子腾不敢去北静王处督战,却敢到镇江指手画脚。
“王大人一路辛苦!”
“王提督春风得意,日见体宽。”
王子腾,你还真是睁眼说瞎话。
“王大人一句劳苦,本官已经在提督府备下酒席为您接风。
只是镇江卫苦寒之地,怕怠待大人,本官提前赔罪。”
“辽东三卫的守将可没少上折子夸奖王大人。
如今京营将士都对辽东三卫的伙食羡慕不已。
将士们吃得,本官自然吃得。
王大人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