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友似乎可以看到他卸任丞相之职之后,入公主府做侍君的日子。
然而,他这么多年的努力,终结在儿女情长里,梅友即便再付出真心,可那份真心里,多少带有些许不甘心。
矛盾虽然没有先前那般强烈。
却不会突然消失,毕竟他这个年龄,正是男儿奋发图志之时,留在这一方小天地,是可以静下心,日子久了呢?
他闭了闭眼。
何况,九公主殿下即便对他极好,却不能只属于他。
复景台到底蓄力二百多年,他自幼便被洗脑,他的野心又怎么能压下去呢?
内心挣扎之时,门外忽然传来擎天的声音。
“九公主殿下已醒,请梅友丞相移步去正殿用午膳!”
梅友睁开眼,缓缓站起身,看着方才写下那个未写完的字,“静”只写了个青,还有右半边的争未写。
他走出去,跟着擎天去了正殿。
容想想见梅友走入膳厅,便歪头笑道:“今日为何这般严肃?”
梅友躬身一礼,见容想想示意他坐在身旁,便没客气地落坐。
“听说胜南国的大儒贺先生要回京了。”梅友说道。
容想想闻言,浅浅一思,书中曾描写过,大儒贺先生在胜南国的地位,与历史中的老子很是相似。
见梅友和康承恩都微微皱着两道眉,容想想一下想到,这位贺先生的大弟子是萧君泽。
书中对萧君泽的描写是极雅极贤之人,自幼陪同贺先生入宫,与九公主多有玩耍。
原来是真正的“青梅竹马”要回来了,容想想微微勾起唇角。
书中对萧君泽形象描写的寥寥无几,因为那时的萧君泽尚且年幼,之后便是圣上有意培养萧君泽,在萧君泽及冠那日,专门送了萧君泽一枚玉冠和玉簪。
在胜南国,唯有丞相才可戴玉冠和玉簪。
意思再是明显不过,但是当夜贺先生上表拜帖入宫与圣上下棋,次日便得了圣上的应允,带着百名弟子离京讲学。
离开了近三年,书中对萧君泽的描写本就极少,容想想也不知萧君泽长得如何,性情如何,是否真如书中所写的那般极雅极贤。
不过,在容想想看来,那种极雅极贤之人并不是她所喜欢的类型。
因为极雅极限之人,难免会压抑自己的人性,让自己成为万人瞩目的光,容想想喜欢的类型,是自己就是光。
容想想拍了拍梅友的手背道:“贺先生离京两年多,也该回来了,总不能一直云游吧,这与本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呢?用膳吧!”
原本是宽慰之词,在梅友听来,却是九公主容想想极有可能早就收到萧君泽的书信,得知萧君泽要回京的消息,故而才不惊讶。
梅友道:“试问九公主殿下,若是贺先生及其弟子刚入京便出了事,而且与九公主殿下有关,当如何?”
闻言,容想想的眸光一顿,立刻明白过来,梅友言下之意是复景台要对大儒贺先生及其弟子下手,将黑锅甩在她的身上。
贺先生得胜南国文人雅士所敬重,皇帝素日也要给贺先生三分薄面,若那般,必定会出大乱子,若是皇族保下她,必定会失了民心。
不得不说,这一招实在阴险至极。
容想想挑眉道:“我以为梅友丞相已经想好了法子,能帮我开罪!否则,也不会专门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我该不该将我所想最好的法子,告诉九公主殿下呢?】
梅友内心迟疑的想法,被容想想听了个真切,她明白梅友是真心爱她,可这份爱还是藏了一份私心在。
在容想想看来,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私心,这世上哪有大公无私之人。
可梅友这份私心,是很容易让他摇摆不定的,这关乎于胜南国的国之社稷、国之稳定。
所以,容想想眨了眨眼,心中开始筹谋,如何能让梅友定了心,将这份私心转变一下。
梅友给出容想想的答案,自然不是他心中思考最好的法子,容想想听到他的心声,对于梅友想到最好的法子,可以说值得夸赞,无懈可击。
这也充分说明,当初皇帝选择梅友做丞相,虽然梅友年轻,但是拥有大谋略,大格局,解决问题的思路逻辑是十分清晰。
这也是梅友堪当丞相之职不败的原因。
容想想颔首道:“那便按照你的法子行事吧!”
梅友很是出乎意料,在他看来,九公主容想想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只不过素日隐藏的好罢了,他说给九公主的法子,有两个漏洞是相当大的。
他的想法是,让九公主容想想提出疑问,他从而好与九公主容想想有拉扯。
怎么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呢?
这让梅友很,是想不通。
但是……从次日早朝,皇帝突然提议要远行南下,说许多年没有去过江南,让太子容翊暂管朝政,他要带着皇后和几位忠臣下江南。
“九皇妹还没去过江南,父皇此次下江南,将九皇妹一并带去吧!
大司农李斯淳的父亲母亲就在江南,他许久没有回江南,想必也惦念远在他乡的父亲母亲了!”
梅友皱了皱眉,恍然明白,九公主容想想说采纳他的建议,实则,是用了自己的法子。
他不免扬起唇角一笑,心说:实在是个绝顶聪慧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