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郎对胡老二抱拳道:“小婿听从岳父的安排!”
胡老二一口气饮完茶,他对女婿说道:“二郎和谷雨、顺子一起坐会儿。我去准备礼物!”
说完他大步出了堂屋,去了膳房。
禾娘在膳房里准备做午膳了,崭新的膳房,宽大的灶台搭了三口锅,有十一张、七张和五张。
禾娘在里面的锅里焖煮了一锅白米饭,准备在外面的锅里炒菜。
胡老二进来后,把女婿带来的肉切下二斤左右的一块,放进竹篮后,从橱柜里取出一坛烧酒、一包红糖、二十个鸡蛋、一条大鱼、一包麻糖一起放进竹篮里。
胡老二估算了一下,这些礼物明天的喜宴完全用得上。
作为新女婿,送这份礼,足够了!
“禾儿,我带二郎去你大伯家送礼,一会儿回来吃饭!”说完,胡老二提着竹篮出了门。
禾娘答应了一声,寻思着多做两个菜。
三郎坐在堂屋里陪顺子,胡老二带着冯二郎去胡老大家。
胡家村娶媳妇,都是本村人操办。全村以前是三十二户,今年新成亲了四户,就是三十六户了。
办酒席也不会超过五桌。
每家的当家男人都来帮忙,打扫卫生的、迎亲的,招待客人的…
婆娘们饭菜做得好的,安排几个做喜宴。说是喜宴,也只有两三个荤菜。
两三斤猪肉、两三斤鸡蛋、一只鸡是主菜,配上萝卜和白菜、土芋…
虽然是明天成亲,今天来帮忙的也不少人了,当然看热闹的更多。
乡下人家没有什么热闹可看,就指望年底办喜事,好凑在一起热闹热闹了。
胡老大家的院子里也贴上了几个红“喜”字,隔壁新院子红对联贴上了,大红窗花剪纸也贴上了。
胡老二带着新女婿进了胡老大家的院子,谈笑的汉子和婆娘们都止住了嬉闹声,他们都看着冯二郎这个富家侄女婿。
一身富贵的衣服,村里没有人叫得出衣服是什么料子,脚上穿的还是皮靴,头上用的是银籫束发…
冯二郎看到这么多面孔盯着他瞧,强自镇定着对众人抱抱拳、点点头示意一下。
胡老大和朱氏赶紧出了堂屋,侄女婿来送礼,这是贵客!
冯二郎按照岳父的提醒,先给大伯抱拳见礼,再对朱氏喊了一声:“大伯娘!”
在隔壁院子里忙碌的秋分,听到动静后,回来接过二叔提着的礼篮送进了房间。
胡老婆子听说孙女婿上门了,她拄着竹棍从房里出来,大声说:“孙女婿!孙女婿在哪呢?我是禾丫头的阿奶!”
胡老二头疼了,赶紧上前准备扶着老娘就要进屋,冯二郎温声道:“岳父,我给阿奶见个礼吧!”
胡老二只得搀扶着老娘站住了。
冯二郎恭恭敬敬的跪在胡老婆子身前磕了一下头道:“二郎见过阿奶!”
“啥!城里人见礼还要磕头啊!”
“哎哟!这新女婿的规矩可大了!”
“老二!赶紧扶女婿起来!”
“哎哟哟!这地上全是土,把新女婿的衣服弄脏了!”
……
院子里的人都七嘴八舌的开了口!
胡老二赶紧扶起女婿,拍拍他膝盖上的土道:“我们乡下人,不懂这些,二郎不用行礼了!”
胡老婆子笑呵呵的,不住点头,这个孙女婿不错,见面就磕头!
冯二郎从怀里摸出一个红色的香囊,双手呈给胡老婆子道:“阿奶,我没带礼物给你老人家,失礼了!”
胡老婆子飞快的接过香囊,不停的说:“不失礼,好好好!”这么好看的钱袋子,可不得好快接过来?
“大哥,二郎的礼物送到了,我带他回去用午膳了!”胡老二心累,他的老娘都不带推辞一句的,麻利的收下了香囊,她作为长辈应当要回礼的!
老娘拿什么回礼?接礼的手伸得倒是挺快的!
“回吧!二郎啊!明日有工夫就来喝喜酒吧!你铺子里的营生忙,大伯也不好耽误你的事儿!没有功夫就不来!”胡老大对冯二郎憨笑着说。
这时,秋分抱着哭唧唧的铃儿小丫头从屋里出来了。他不时拍拍孩子的背,轻声哄着“不哭不哭。”
冯二郎愣了一下,这是大舅哥的女儿了,他又从怀里摸出一个粉色的香囊,上前一步塞到小丫头的手里说道:“这是姑父给你的,拿着玩吧!”
本来香囊是打算送给小姑娘的,这下好了,小姑娘没有了。
秋分连声说:“多谢妹夫!多谢妹夫!”
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紧紧盯着胡老婆子和铃儿小丫头手上的香囊,这么好看的钱袋子,装的肯定是好东西哇!
冯二郎微笑着看了一眼止住哭泣的小丫头,跟在岳父身后出了院子。
胡老二看着女婿欲言又止,女婿送出去的钱袋子一看就是好东西,也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就这么送出去了,唉…
“岳父,本来那两个香囊是我准备送给禾儿的。没事的!家里还有,明日我再带来就是!
给阿奶的那个里面是两颗金花生,给大哥孩子的那个香囊里的是十几粒银瓜子!”冯二郎出言解释着。
胡老二听到这句话,脚步猛的一顿。他瞪大了眼睛看向女婿,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二郎哇!你这…这也太贵重了。咱乡下人家,哪有一出手就送金送银的?这可使不得啊!”
冯二郎看着岳父严肃的神情,点点头道:“今天是小婿思虑不周,没有征询岳父的意思!”
胡老二轻叹一口气道:“怪不得二郎,我们胡家村是乡下,二郎以后记住了,乡下和城里送礼不一样!”
接着,胡老二语重心长的告诉冯二郎,胡家村的风俗习惯,冯二郎认真的听着,他出生在城里,在镇上也是保持着云城里的生活习惯。
他的未婚妻子是村里人,入乡随俗,他就应当遵从乡村的风俗习惯,他不能坏了胡家村的规矩!
家里,禾娘已经把饭菜端上堂屋的八仙桌了,她的一份吃食都摆在膳房的餐桌上了。
胡老二坐在上方,冯二郎坐左手边,三郎坐右手边,顺子坐下方。
又一次,女儿没有上饭桌,胡老二给女婿和顺子倒了一杯酒,有些闷闷不乐。
胡老二不知道冯家吃饭的规矩,女子是不是不能上桌?所以他没有开口让三郎去叫禾娘来吃饭。
冯二郎看看桌上没有小姑娘的碗筷,他站起来对岳父抱拳道:“岳父,我今天失礼了!
禾儿妹妹以后进了我家的门,她就是我二房的少奶奶了!
有我上桌的地方,她就得坐在我身边!
我不知晓胡家村女子不能上桌吃饭,但是今天能不能让禾儿妹妹上桌吃饭?”
胡老二和三郎听完,同时咧嘴笑了,三郎高兴的说:“姐夫!我就去叫阿姐来吃饭!”
话没说完,人已经跑出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