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管家冯乐一直在镇上购买建宅子的材料,从青石板、青砖、青瓦、木材、打造家具的木工师傅、打井的师傅,建房子的匠师…
事无巨细,全部安排妥当。
冯乐来兔儿岭镇时,老爷给了他五千两银票,老爷叮嘱他,这些银子是二少爷的日常开支银子,二少爷琢磨吃食,尽管支持他尝试。
他爹也叮嘱他,二少爷需要的家丁、仆妇也在培训中,城北的三进宅子已经购买了,正在修缮中。
总之一句话,二少爷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教习嬷嬷,菊韵是跟随冯老爷从府城来到云城的。菊韵不苟言笑,这与她常年教导府中仆妇的规矩礼仪有关。
这次夫人指派她来兔儿岭镇,教导未进门的二少奶奶的规矩,她心中对这个农户出身的二少奶奶也很好奇。
如果说这个农户女子是倾国之姿,倒也谈不上。菊韵在内心将禾娘与大少奶奶作了比较,得出农户女子稍胜一筹的结论。
因为是母亲安排过来的教习嬷嬷,虽然是家中最严厉的嬷嬷,冯二郎也没有干预太多。他的妻子虽然是与他生活在一起,但逢年过节还是回家中陪父亲、母亲一起。早些学会家中的规矩,对小姑娘也是好事。
只是菊韵嬷嬷来了兔儿岭镇,他就不能去看望小姑娘了。
菊韵嬷嬷是阿娘的眼睛…
一大早管家冯乐驾着骡车,亲自送菊韵嬷嬷和小桃一起去了胡家村。
冯二郎和顺子、冯雨一起驾马车,带着一捆麻袋跟着去胡家村,他们是去摘其余四棵山果的。
铺子里就剩下冯安夫妻俩在膳房里做芝麻糖串了。
冯二郎昨晚清洗出了几个酒坛,他琢磨了几个办法酿红果酒,如果成了…
到了胡家村的村尾,冯雨把马拴在空宅基地上,冯二郎和岳父见礼后,带着三郎一起去了对面的半山腰。
冯二郎的心像猫抓一样想见见小姑娘,但是有菊韵嬷嬷在,她是阿娘的眼睛。
冯二郎告诉自己,不能坏了规矩…
冯二郎忍下了冲动,安心的和顺子、冯雨、三郎摘起山果来。
胡老二和小管家见礼后,菊韵嬷嬷和小桃对胡老二行了万福礼。
这些礼仪在胡家村不曾见过,胡老二摆摆手道:“嬷嬷教会禾儿就行了!我们乡野之人,不懂这些规矩!”
说罢,胡老二扛起一捆鲜稻草送到大红马身前,再拿一个大木盆放在马身前,打了一桶水倒进去。
安顿好一切,胡老二扛着锄头出了院子。
冯乐叮嘱小桃道:“小桃帮着小姐做事,要有眼力劲儿!”
小桃微屈膝应了一声“是!”
冯乐叮嘱菊韵和小桃道:“酉时阿顺会来接你们回去!”
菊韵嬷嬷和小桃齐齐应了一声“是”,侧过身子,双手交叠于腰侧,规矩的站好。
接着,冯乐驾着骡车回了镇上。
禾娘第一眼见到菊韵嬷嬷,她不由自主的收敛了微笑,这嬷嬷与村里所有的婶娘、阿奶们不一样。
她梳着圆髻,头发一丝不苟,一身棉布裙,不见一道褶皱,脚上的棉布鞋也是干干净净,她手上拿着一把尺子…
看到她手中的尺子,禾娘不由得紧张了,那尺子打人很疼的吧!
嘿嘿嘿!猜对了…
禾娘对菊韵嬷嬷鞠了一躬,乡下人家来了长辈客人就是鞠躬!
菊韵嬷嬷和小桃对禾娘行了万福礼,温声说:“奴婢见过胡小娘子!”
禾娘摆摆手说道:“不用多礼,不用多礼!”
菊韵和小桃直起身来,小桃去了膳房,心里偷笑,菊韵嬷嬷的尺子打人可疼了,她还是避开为好!小娘子以后可是二少奶奶,她见了二少奶奶学规矩挨打,二少奶奶以后可不能给她小鞋穿啊!
小桃搬个小凳子,坐在兔笼前看兔子吃草…
菊韵对禾娘说:“奴婢听从夫人的吩咐,来教小娘子学规矩,我们冯家在云城虽不是官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规矩还是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今日起,奴婢教小娘子,还请小娘子不要害怕!”
禾娘听完菊韵嬷嬷的话,乖巧的点点头。
菊韵先从站立的姿势教起,她用尺子轻轻比量着禾娘的身姿,稍有不对便轻声提醒。
禾娘虽有些紧张,但学得很用心。原来大户人家的女子仅仅是站立,就有这么多的规矩。
禾娘努力按照菊韵嬷嬷所说的调整站姿,不一会儿额头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菊韵嬷嬷见状,心中微微满意,这小娘子倒是肯吃苦。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村里的孩子们听闻禾娘家来了陌生人,好奇的跑来看热闹。一群孩子站在院门口,叽叽喳喳的小声议论着。
菊韵嬷嬷眉头微皱,这种场面在冯宅可不会出现。禾娘有些无奈,忙向菊韵嬷嬷解释这是村里的孩子,并无恶意。
菊韵嬷嬷叹了口气,心想这也是农家常态。城里就是相邻两家的孩子来往,也得下拜帖,收到回帖后,才可以进家门拜访。
小桃却觉得有趣,她偷偷朝着孩子们扮鬼脸。禾娘怕孩子们打扰到菊韵嬷嬷教学,便走过去轻声哄着孩子们离开。
待孩子们散去,禾娘重新回到菊韵嬷嬷面前继续学习站姿。
菊韵嬷嬷不禁感慨,这农家女子身上有着质朴和坚韧,或许日后真能成为合格的冯家二少奶奶。
摘山果的主仆几人扛着山果回来了,小桃给他们泡了茶水,菊韵嬷嬷带着禾娘回避到了闺房。
喝完茶水,冯二郎连心爱的姑娘一面都没见过,失望的坐马车回到了兔儿岭镇…
午膳是小桃和禾娘一起做的,红薯煮的白米饭,猪油炒的红薯叶子,鸡蛋炒的韭菜,一碗炒肉、一碗咸菜。
所有的菜分成两份,胡老二和三郎在堂屋里用膳,禾娘和菊韵嬷嬷、小桃在膳房里的小方桌上用膳。
菊韵嬷嬷说,男女七岁不同席!
禾娘牢牢记住了又一个高门大户人家的规矩。
用膳的规矩更大,高门大户人家的小姐,原来吃饭是数着吃的,筷子和碗、牙齿都不能发出碰撞声,咀嚼的时候要闭着嘴巴,吞咽的时候更不能发出丝毫声音…
午后阳光正好,菊韵嬷嬷教禾娘走步,禾娘想咧开嘴笑,她快十六岁了,原来她竟然连路都不会走。
禾娘刚咧开小嘴,菊韵嬷嬷扬起了手中的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