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娘刚把洗干净的衣服在竹篙上晾晒好,就见阿爹和两个舅舅挑着稻谷进了院子。
三郎还在稻田里捡遗漏的稻穗,每一颗谷子都是阿爹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三郎不想阿爹的汗水白流。
禾娘泡好了四碗白糖水晾在堂屋的桌子上,现在家里有糖了,禾娘也不是抠搜的性子。
两个舅舅喝了一碗糖水后,拿着扁担匆匆往田里赶,听妹夫说想今天就把谷子脱粒完,他们没有意见,他俩本来就是来帮忙的。
每年插秧和割稻谷时,两个舅舅就来家里帮阿爹。舅舅们的话少,其实他们家里的活儿也不少,可两个舅舅叮嘱阿爹不用去帮忙,照顾好自己和三郎就行。
外祖父和外祖母早就离世了,两个舅舅帮阿爹的忙,禾娘和三郎都很感激舅舅。
两个舅舅都各自有三个孩子,大舅家的两个表哥已经成家了,表妹比禾娘小一岁。二舅家的大表姐和大表哥也都成家了,表弟比三郎小一岁。
胡家村就很少有亲戚来帮忙秋收的,当然村里人也很少出去帮忙亲戚的。
秋收都是力气活儿,吃得多,都宁愿自己吃饱肚子,自己家的农活儿自己慢慢做。
门外又来了两辆骡车,领头的是昨天见过的冯管家,他对正在院子里铺稻穗的胡老二抱拳道:“岳家老爷,小的让石器场送了石碾子来,今天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胡老二的眼里露出赞许之意,他家在村尾,家里有了石碾子,就不用去推村里共用的石碾子了。
有了大骡子,有了石碾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就能把谷子打下来了。
胡老二温声道:“多谢管家了!”
冯乐管家招呼石器场的两个壮汉,把石碾子推进了胡家小院。套在石碾子上的绳套都装好了,省心!
石器场的人走后,冯乐管家阻止了骡车上要下来的菊韵嬷嬷。
岳家老爷家里要打稻谷,菊韵嬷嬷是来教少奶奶规矩的,今天来得不是时候。
菊韵嬷嬷也微笑着坐回了软榻。她看到了这个泥坯小院,也看到了未来的二少奶奶,朴素的麻布衣,正家里家外的忙碌着…
冯乐对胡老二说:“岳家老爷!小的先回去了,过两日再送一个嬷嬷来家里叨扰,还请岳家老爷多多见谅!”
胡老二摆摆手道:“小事,小事!”
冯乐扫视了一眼院子,对胡老二抱拳告辞,他驾驶着骡车离开了胡家村。
忙碌的村里人对骡车、马车已经不稀奇了,村里出了一个镇上的女婿,听说还是县城里的富贵人家,他们都觉得与有荣焉!
富贵人家怎么了?还不是和我们农家结了亲!成了胡家的女婿!
胡老二铺好稻穗后,拿起扁担也往田里赶,他的脚下虎虎生风,像踩着风火轮一样。
他的心里慢慢坚定下来了,女婿家虽然是富绅,事事都替自己着想。女婿只是单纯的想娶女儿过日子,胡老二接受了女婿的好意。
胡老二赶到田里,和两个大舅哥一起快速把剩下的稻穗挑回家。
三郎在田里来回寻找了两遍,确认了没有遗留的谷穗后,才开心的笑了。
回到家中,稻穗铺满了小院,散发着淡淡的稻香。
三郎伸展着双臂,虽然有些酸痛,但他很高兴,他也成为一个小汉子了,他能帮助阿爹了!
两个舅舅看到胡老二从牲口棚牵出了大青骡子,他们的眼里流露出的是满意之态。
妹夫有了大骡子帮忙,也能松泛些,他俩担心妹夫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要是累倒了,累病了,两个孩子才是遭大罪了!
郎舅三人将石碾子上的绳套套到大青骡身上,将缰绳系好,胡老二轻轻拍了拍骡子的背,骡子便听话地开始拉着石碾子缓缓转动。
石碾子滚动过的地方,稻穗上的谷子都掉落下来,三郎和两个舅舅都笑了!
有了牲口就是好啊!村尾小院里响起欢快的笑声。
胡老二牵着骡子在稻穗上来回碾压两遍,两个舅舅把稻穗翻个面,继续碾压…
禾娘则在膳房里准备午饭,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
里面的七张锅里是满满一锅没有掺红薯的白米饭。香喷喷的,太好闻了!
禾娘不时地深深嗅一口饭香。
外面锅里禾娘在炒菜,今天禾娘整整炒了一碗肉,舅舅家的日子虽然比胡家村好过,得亏舅娘精打细算,也是逢年过节才添些荤腥。
家里有了银子,禾娘也想阿爹和三郎吃得油水足一些。
很快一盆骨头炖的汤,一盆红薯叶子,一盆韭菜鸡蛋,一碗咸菜摆上桌了。
禾娘提出了一坛烧酒放在桌子上,碗筷摆好,打了一盆水放门口的木桩上,招呼着阿爹和舅舅、三郎洗手吃饭。
饭桌上,除了三郎和禾娘偶尔相视一笑,郎舅三人都是安静的喝酒、吃菜、吃饭。
禾娘觉得阿爹和舅舅他们相处也有意思,不说话,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饭后,稻穗上的谷子全部碾下了,稻草都用木叉抖了几遍,捆成一捆捆的码在草垛上。
两个舅舅和胡老二一起拿着扫帚和簸箕、谷筛把谷子里的灰尘、草屑全部清理干净。
五麻袋加大半麻袋黄灿灿的谷子堆在院墙边。此时,阳光洒在小院里,一家人虽累却有了笑意,享受着这丰收的喜悦。
禾娘给大家都泡了一碗茶,有酒、有糖、有茶、有肉、有了骡子、骡车、石碾子…
两个舅舅都在心里替外甥女高兴,又为小妹惋惜,孩子大了,小妹却享不到福气。
两个舅舅要回去了,禾娘给舅舅们准备的肉放在小竹篮里,上面盖上了旧麻布。
一个舅舅一个麻布包袱,里面各自放着一匹麻布,一匹棉布。
舅舅们都没有推脱,外甥女既然准备好了,拿着就是,这孩子一看就是有主见的!
胡老二和三郎一起把两个舅舅送出了村头。
回家后,胡老二和三郎把稻谷摊开在油布上晒太阳,晒三天后,就可以收进粮食房了。
六只鸡在鸡笼里看着满院子的稻谷,馋得大声“咯咯咯”的直叫唤。
三郎看看谷子,看看鸡,抓了一把谷子撒进鸡笼里,嘴里念叨着:“只许吃一把谷子,多的没有!这一把谷子我都舍不得哩!”
六只鸡不理会三郎的碎碎念,拼命的啄食黄灿灿的谷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