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州城中这些纷扰,并不会影响大和使团的前进。
如今他们已经到了城外,可是叶兰欣还不知道她的小叔子一家回来了。
这次宫宴,叶家的位置靠得更加往后了,之前是侯爵的时候,都是很靠前的位置,如今能够参加宫宴,已经是皇上心情好。
早朝照旧,朝堂上很多人都针对大和使团马上要入城的事,提出不同的建议。
顾从云在那里听着只觉得可笑,人家马上入城了,礼部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这些人还在提醒哪些东西需要注意,不能示弱,也不能失了风度。
好像是那些新娘子马上进门了,才过来提醒新郎官要好好梳洗打扮,但是也要顾虑尊严的所谓长辈。
这些人平日里尸位素餐惯了,以为自己说了几句话,就算是今日的任务完成了。
皇上一直都在看着这些人的表现,至于对谁满意,对谁有意见,他肯定不会直接表达。
他心中始终有数,毕竟他不是什么昏君,任凭这些大臣蒙蔽自己。
而且他信任的人,都是忠君爱国的能臣良将。
文有莫太师之首的文官,武有顾从云为首的武将。
听着这些人乱七八糟却说不到重点的样子,皇上直接问道:“有传言称这次大和国师前来,准备求一位大尧贵女回去联姻,众位爱卿可有什么意见?”
刚刚还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吹毛求疵的众人马上安静下来,这种事关两国关系的大事,他们是不敢轻易开口的。
若是将来出了岔子,谁也没有办法负责。
这才是如今朝廷更多官员信奉的中庸,不要强出头,要跟随趋势。
那些喜欢出头的,风险也让他们来承担,但是功劳是大家共有的。
皇上的话,让大殿之中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虽然顾从云并不直接参与这些朝政大事,但他看着这些没事就喜欢咬文嚼字为难别人的官员们鸦雀无声,实在是生气。
“刚刚知道人家礼部尚书早就已经做完的准备工作,随时要让人家利用退朝和官眷入宫这一点点时间来修改布置工作的那些人呢,怎么不说话了?平日里没事就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轮到真正出谋划策的时候,无的放矢不适应了是么?”
顾从云这番话,显然是对那些平日里只会吹毛求疵,关键时刻却拿不出主意的大臣们的讽刺。
那些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却无人敢出言反驳。
莫太师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点头,顾从云虽然是武将,刚刚的遣词也有些尴尬,不过这番话,说得实在是在理。
皇上见众人都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大和国师前来联姻,乃是大事,朕希望众位爱卿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朕分忧。”
莫太师走了出来,说道:“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并不可取,毕竟大和距离我们大尧还有相当的距离,若是直线距离的话,还想要经过大舜,又在海上是个岛国,大尧的贵女嫁过去之后,只怕终生再无可能返回家中。”
他说完之后,顾从云也说道:“启禀皇上,臣也认为联姻之事不必答应,之前小女抓到的奸细就是大和派来潜入大尧套取情报,如今奸细被除,他们虽然有心联姻,却未必没有其他野心,不得不防,联姻之事,只怕会牺牲一个贵女的一生,任何贵女背后都有一个或者数个家族,将来牵扯极广。”
有他们两人牵头,马上有人附和:“臣也觉得,太师大人和国公大人所言甚是,大和小民民风秽乱,大尧贵女只怕难以适应……”
一直没敢说话的周执礼听后,眉头微微皱起,低着头悄悄地在朝堂之上扫视了一圈,似乎在权衡着众人的意见。
毕竟他和陆家兄妹商量了要把顾软词送出去,若是真的不联姻,这个计划从头上就断了。
他缓缓开口:“微臣斗胆直言,此事关系重大,皇上还是需要仔细考虑。大和虽然与我们大尧相隔甚远,但联姻之事若能成功,对两国邦交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正如诸位大人所言,其中风险亦不可不察。”
他尽量让自己的发言显得公正,却非常明确地把好处放在了前面。
叶家人闻言却没有办法帮忙说什么,他们如今地位尴尬,跟周执礼的特殊关系更加让他们束手束脚。
有些大臣听后,果然点头称是,心中也开始打着小算盘。
“不如靖安侯展开说说,若是联姻能成,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顾从云并没有客气,昨日女儿回来之后虽然什么都没说,可是陆恩砚派人传了话,他们顾家人已经知道了周执礼的计划。
周执礼愣了一下,随后就用事先从别处打听来的东西说道:“大和虽然是海上孤岛,不过也因为地理位置有些特产,对我大尧百姓而言,皆是难得一见之物。若两国联姻,便可开启通商之路,让大尧百姓也能享受到大和的特产,促进两国经济交流。再者,大和这几年注重兵力,若我大尧与之联姻,便可借其兵力威慑他国,使我大尧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当然,其中风险亦不可不察,但若能妥善处置,联姻之事,利大于弊。”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顾从云差点忍不住要冷哼一声了。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自己事先已经想好的方式:“既然好处这么多,靖安侯又觉得风险不多,刚好靖安侯自家的女儿已经及笄,刚好可以嫁过去。”
周执礼一听,当时还有些窃喜:“国公爷,这件事我倒是想要促成,只不过小女已经赐婚给三皇子了,自然不能另行婚配……”
结果这段时间一直沉默寡言的三皇子陆恩睿开口了:“父皇,若是表妹能够带给大尧和大和安定,儿臣愿意让出这门亲事。毕竟表妹嫁过去是正妻,她父亲又是朝中第一个支持联姻的大臣,相信大和那边一定会善待表妹。”